气态二硫化碳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0213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焦炭法二硫化碳生产技术装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气态二硫化碳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箱外壳,内筒,脱硫箱内两块与脱硫箱上下两面壁垂直且十字形正交的挡板,气态二硫化碳进口管,连通管,出口管,脱硫箱内液态硫磺输出管,测温仪表。所述脱硫箱本体为圆筒形,所述脱硫箱外壳和内筒为同心圆设置,脱硫箱外壳和内筒上下面以及外圆周均为夹套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其中一块挡板底边由直边形改为锯齿形的结构,解决了目前脱硫箱脱硫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既能显著增加二硫化碳脱硫装置的脱硫效果,提高气态二硫化碳的纯度,又能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Gaseous carbon disulfide desulfurization unit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oke process carbon disulfid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gaseous carbon disulfide desulfuriz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hell of a desulfurization box, an inner cylinder, two vertical and cross-shaped baffles in the desulfurization box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walls of the desulfurization box, a gas carbon disulfide inlet pipe, a connecting pipe, an outlet pipe, a liquid sulfur output pipe in the desulfurization box, and a temperature measuring instrument. The main body of the desulfurization box is cylindrical, the shell and inner cylinder of the desulfurization box are concentric circles,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the shell and inner cylinder and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desulfurization box are jacketed structures.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desulfurization effect of the desulfurization box is not good at present by changing the bottom edge of one of the baffles from a straight edge to a serrated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fabrication,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desulfurization effect of the carbon disulfide desulfurization device, improve the purity of the gaseous carbon disulfide, and not cause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nd has remarkabl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态二硫化碳脱硫装置
本技术属于焦炭法二硫化碳生产技术装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气态二硫化碳脱硫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焦炭法气化反应炉中生产出的气态二硫化碳必须经过初次脱硫除杂,其脱硫装置的脱硫箱一般采用圆筒形设计,其上部设置有气态二硫化碳进口管、连接管以及出口管,其内设置有十字正交且垂直于其内上下面壁的两块长方形挡板,两块挡板的上边沿和两侧边沿均与所述脱硫箱内筒壁固定连接,两块挡板十字正交连接处也为固定连接。其中一块挡板的下边伸入脱硫箱内液态硫磺中设置,与脱硫箱内底板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使得液态硫磺能够流过。另一块挡板的下边与脱硫箱内液态硫磺液面保持一定距离设置,以使得气态二硫化碳能够通过。两块十字垂直相交的长方形挡板将其内筒中上部分为四个空间,其顶部设置的连通管两端分别与其中两个交叉空间对称连通,其气态二硫化碳进口管与出口管分别设置在连通管两侧脱硫箱另外两个空间顶部。脱硫箱工作时,即气态二硫化碳由进气管进入脱硫箱内经四个空间循环后由输出管排出,脱硫箱内形成的液态硫磺由其下部设置的输出管道排出。脱硫箱运行时,脱硫箱内温度需保持在110℃-160℃之间,才能够使得气态二硫化碳中的单质硫转变为液态硫,实现脱除气态二硫化碳中单质硫的效果,但由于目前装置的脱硫箱内的另一块挡板的下边为直边,且距脱硫箱内液态硫磺表面保持有一定垂直距离,由于进入脱硫箱内的气态二硫化碳流速较快且温度又高于160℃(二硫化碳气化反应炉中输出的气态二硫化碳温度偏高)时,其中的气态单质硫不易转换成液态硫,即会随着气态二硫化碳排出脱硫箱外,严重影响脱硫效果,给气态二硫化碳下一步精馏带来很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脱硫装置存在的上述严重影响脱硫效果,给气态二硫化碳下一步精馏带来很大难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态二硫化碳脱硫装置。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态二硫化碳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箱外壳(1)、内筒(2)、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气态二硫化碳进口管(5)、连通管(6)、出口管(7)、液态硫磺输出管(8)和测温仪表(9);所述脱硫箱外壳(1)为圆筒形,所述内筒(2)以同心圆设置在脱硫箱外壳(1)的内腔中,形成夹套式结构;所述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十字形正交垂直设置于内筒(2)内腔的中上部,将内筒(2)内腔中上部分为四个空间;所述连通管(6)设置于脱硫箱外壳(1)的顶面其两端分别与内筒(2)内腔中两个交叉空间对称连通,所述气态二硫化碳进口管(5)和出口管(7)分别设置在连通管(6)两侧脱硫箱外壳(1)的顶面,且气态二硫化碳进口管(5)和出口管(7)的一端分别与内筒(2)内腔中的另两个空间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气态二硫化碳进出气管连接;所述测温仪表(9)固定设置在脱硫箱外壳(1)顶部,其连接端穿过脱硫箱外壳(1)与内筒(2)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挡板(3)和挡板第二挡板(4)均为长方形,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的上边和两侧边分别与内筒(2)内腔顶面和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3)的高度大于第二挡板(4)的高度,两者高度差为170mm,第一挡板(3)的底边为直边,其底边与脱硫箱内筒(2)底部垂直距离为100mm,其中:所述第二挡板(4)的底边为锯齿形结构,其齿尖与液态硫磺表面水平相连。所述液态硫磺输出管(8)自脱硫箱内筒(2)至脱硫箱外壳(1)倾斜设置,其内侧端管口设置于脱硫箱内筒(2)下部,延伸于液态硫磺中;其外侧管口设置于脱硫箱外壳(1)上,外侧管口内直径下口与所述第二挡板(4)的锯齿形底边为同一水平面设置,以使脱硫箱内液态硫磺增多时能够自液态硫磺输出管(8)自动流出,又能对脱硫箱内气态二硫化碳形成封闭。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脱硫箱内第二挡板的底边为锯齿形结构,且其齿尖与其下部液态硫磺表面水平相连。由于其过气断面缩小了一半,降低了过气速度,加大了含有单质硫的气态二硫化碳与其下部液态硫磺的接触机会,容易使得含有单质硫的气态二硫化碳的温度与单质硫液化温度相接近(液态硫的温度为115℃-160℃),从而使得气态二硫化碳中的单质硫能够最大限度地转换为液态硫,脱硫效果非常明显。又一步,所述气态二硫化碳脱硫装置均采用钢板和钢管制作,其外表面均采用耐高温防锈漆喷涂。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益: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既能显著增加二硫化碳脱硫装置的脱硫效果,提高气态二硫化碳的纯度,又能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脱硫箱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B-B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E-E-E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2中D处放大图;图6为图4中C处放大图。图中:1-脱硫箱外壳;2-内筒;3-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气态二硫化碳进口管;6-连通管;7-出口管;8-液态硫磺输出管;9-测温仪表;10-液态硫磺;11-导热油。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气态二硫化碳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箱外壳(1),内筒(2),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气态二硫化碳进口管(5)、连通管(6)、出口管(7)、液态硫磺输出管(8)和测温仪表(9);所述脱硫箱外壳(1)为圆筒形,所述内筒(2)以同心圆设置在脱硫箱外壳(1)的内腔中,形成夹套式结构;脱硫箱运行时,夹套内装有导热油(11),可保持脱硫箱内温度为115℃-160℃,以促使气态二硫化碳中单质硫液化。所述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十字形正交垂直设置于内筒(2)内腔的中上部,将内筒(2)内腔中上部分为四个空间;所述连通管(6)设置于脱硫箱外壳(1)的顶面其两端分别与内筒(2)内腔中两个交叉空间对称连通,所述气态二硫化碳进口管(5)和出口管(7)分别设置在连通管(6)两侧脱硫箱外壳(1)的顶面,且气态二硫化碳进口管(5)和出口管(7)的一端分别与内筒(2)内腔中的另两个空间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气态二硫化碳进出气管连接;所述测温仪表(9)固定设置在脱硫箱外壳(1)顶部,其连接端穿过脱硫箱外壳(1)与内筒(2)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挡板(3)和挡板第二挡板(4)均为长方形,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的上边和两侧边分别与内筒(2)内腔顶面和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3)的高度大于第二挡板(4)的高度,两者高度差为170mm,第一挡板(3)的底边为直边,其底边与脱硫箱内筒(2)底部垂直距离为100mm,其中:所述第二挡板(4)的底边为锯齿形结构,其齿尖与液态硫磺表面水平相连。所述液态硫磺输出管(8)自脱硫箱内筒(2)至脱硫箱外壳(1)倾斜设置,其内侧端管口设置于脱硫箱内筒(2)下部,延伸于液态硫磺中;其外侧管口设置于脱硫箱外壳(1)上,外侧管口内直径下口与所述第二挡板(4)的锯齿形底边为同一水平面设置,以使脱硫箱内液态硫磺增多时能够自液态硫磺输出管(8)自动流出,又能对脱硫箱内气态二硫化碳形成封闭。脱硫装置运行时,气化反应炉中的气态二硫化碳由进口管(5)进入脱硫箱内一个空间,穿过设置有锯齿形的第二挡板(4)的孔隙进入第二个脱硫箱空间,然后通过脱硫箱顶部连通管进入第三脱硫箱空间,再穿过设置有锯齿形的第二挡板(4)的孔隙进入到第四脱硫箱空间,最后由出口管输出至精馏系统。气态二硫化碳中的单质硫在脱硫箱内转化为液态硫磺,当液态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态二硫化碳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箱外壳(1)、内筒(2)、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气态二硫化碳进口管(5)、连通管(6)、出口管(7)、液态硫磺输出管(8)和测温仪表(9);所述脱硫箱外壳(1)为圆筒形,所述内筒(2)以同心圆设置在脱硫箱外壳(1)的内腔中,形成夹套式结构;所述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十字形正交垂直设置于内筒(2)内腔的中上部,将内筒(2)内腔中上部分为四个空间;所述连通管(6)设置于脱硫箱外壳(1)的顶面其两端分别与内筒(2)内腔中两个交叉空间对称连通,所述气态二硫化碳进口管(5)和出口管(7)分别设置在连通管(6)两侧脱硫箱外壳(1)的顶面,且气态二硫化碳进口管(5)和出口管(7)的一端分别与内筒(2)内腔中的另两个空间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气态二硫化碳进出气管连接;所述测温仪表(9)固定设置在脱硫箱外壳(1)顶部,其连接端穿过脱硫箱外壳(1)与内筒(2)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挡板(3)和挡板第二挡板(4)均为长方形,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的上边和两侧边分别与内筒(2)内腔顶面和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3)的高度大于第二挡板(4)的高度,两者高度差为170mm,第一挡板(3)的底边为直边,其底边与脱硫箱内筒(2)底部垂直距离为100mm,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4)的底边为锯齿形结构,其齿尖与液态硫磺表面水平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态二硫化碳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箱外壳(1)、内筒(2)、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气态二硫化碳进口管(5)、连通管(6)、出口管(7)、液态硫磺输出管(8)和测温仪表(9);所述脱硫箱外壳(1)为圆筒形,所述内筒(2)以同心圆设置在脱硫箱外壳(1)的内腔中,形成夹套式结构;所述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十字形正交垂直设置于内筒(2)内腔的中上部,将内筒(2)内腔中上部分为四个空间;所述连通管(6)设置于脱硫箱外壳(1)的顶面其两端分别与内筒(2)内腔中两个交叉空间对称连通,所述气态二硫化碳进口管(5)和出口管(7)分别设置在连通管(6)两侧脱硫箱外壳(1)的顶面,且气态二硫化碳进口管(5)和出口管(7)的一端分别与内筒(2)内腔中的另两个空间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气态二硫化碳进出气管连接;所述测温仪表(9)固定设置在脱硫箱外壳(1)顶部,其连接端穿过脱硫箱外壳(1)与内筒(2)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挡板(3)和挡板第二挡板(4)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薇张诚田新社崔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阳城县绿色科技研发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