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酸脱色吸附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017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稀酸脱色吸附罐,包括釜体、与釜体可拆卸连接的釜盖、搅拌装置,所述釜体内设置有活性炭吸附筒,活性炭吸附筒上端固定在釜体侧壁上,釜盖上设置有进料道,釜体下端设置有出料道,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搅拌桨,驱动电机驱动搅拌桨旋转,搅拌桨设置有顶、中、底三层桨叶结构,底层桨叶为多片的片状翅片与转动轴通过圆盘固定连接,片状翅片与转动轴轴线成45度夹角,底层桨叶的片状翅片的旋向为将物料向上翻的方式设置,中层桨叶与顶层桨叶为上下两对片状翅片交错分布,中层桨叶的片状翅片为将物料向上翻的方式设置,搅拌桨设置在活性炭吸附筒内。

A Decolorization Adsorption Tank for Dilute Acid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ilute acid decolorization adsorption tank, which comprises a kettle body, a kettle cover and a stirring device which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kettle body. The ke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cylinder, the upper end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cylinder i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kettle body, a feeding channel is arranged on the kettle cover, and an outlet channel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kettle body. The stirring device includes a driving motor and a stirring paddle, and a driving motor drives the stirr Rotating, agitator blade is equipped with top, middle and bottom three-layer blade structure. The bottom blade is multi-blade flake fin and rotation axis are fixed by disc. The flake fin and axis of rotation axis are 45 degrees angle. The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bottom blade is set up by turning material upward. The middle blade and the top blade are staggered distribution of upper and lower flake fins, and the middle blade has two pairs of flake fins. The shape fin is arranged in the way of turning up the material, and the agitator is arranged in the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酸脱色吸附罐
本技术涉及一种稀酸脱色吸附罐,特别是涉及一种的吸附效率高的稀酸脱色吸附罐,属于化工设备

技术介绍
5-硝基邻甲酚,黄色或棕褐色结晶粉末,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在生产5-硝基邻甲酚的工艺中,废弃的稀酸经过过滤、脱色、吸附来回收利用,现有的活性炭吸附罐通常不带搅拌功能,而且吸附罐内部的活性炭层为一层或者多层垂直于罐体的轴线方向放置,需要被吸附的物料从灌顶部洒向活性炭层。但是,这种吸附罐物料与活性炭接触的表面积小,吸附效率不高,而且这种吸附罐不带搅拌功能,在吸附带有颗粒的物料时,物料堆积在活性炭层上结块形成阻隔层,后序物料无法通过活性炭吸附层,造成活性炭层通过率降低,严重影响吸附脱色效果。因此在此现有缺陷的基础上,需要研究一种带搅拌功能的、脱色吸附效果好、吸附效率高的稀酸脱色吸附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吸附罐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带搅拌功能的、脱色吸附效果好、吸附效率高的稀酸脱色吸附罐。本技术提供一种稀酸脱色吸附罐,包括釜体、与釜体可拆卸连接的釜盖、搅拌装置,所述釜体内设置有活性炭吸附筒,活性炭吸附筒上端固定在釜体侧壁上,釜盖上设置有进料道,釜体下端设置有出料道,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搅拌桨,驱动电机驱动搅拌桨旋转,搅拌桨设置有顶、中、底三层桨叶结构,底层桨叶为多片的片状翅片与转动轴通过圆盘固定连接,片状翅片与转动轴轴线成45度夹角,底层桨叶的片状翅片的旋向为将物料向上翻的方式设置,中层桨叶与顶层桨叶为上下两对片状翅片交错分布,中层桨叶的片状翅片为将物料向上翻的方式设置,搅拌桨设置在活性炭吸附筒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转动轴分为上下两段,转动轴的下段连接有搅拌桨的顶层桨叶、中层桨叶和底层桨叶,转动轴的上段和下段通过橡胶联轴器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转动轴与橡胶联轴器通过螺纹方式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片状翅片接触物料的表面设置为内凹的弧形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底层桨叶为6片片状翅片与转动轴通过圆盘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片状翅片与圆盘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活性炭吸附层设置为筒状,相比片层状的活性炭吸附层增大了活性炭与物料的接触面积,搅拌桨设置在活性炭吸附筒内,搅拌桨搅拌罐内物料混合,不仅仅活性炭吸附筒内的物料能接触活性炭吸附筒进行吸附脱色,筒外的物料也能在搅拌的作用下接触活性炭吸附筒进行脱色吸附,增加了吸附的效果。2、本技术的活性炭吸附筒内物料为带颗粒的物料,活性炭吸附筒内截留下的颗粒物在搅拌桨的作用下不会在活性炭吸附筒内侧进行堆积结块,因此不会降低活性炭吸附筒的通过性和吸附性能,提高吸附罐的脱色吸附效果。3、本技术的稀酸脱色吸附罐的搅拌桨设计有顶、中、底三层桨叶结构,底层桨叶为6片片状翅片与转动轴通过圆盘固定连接,片状翅片与转动轴轴线成45度夹角,底层桨叶的片状翅片的旋向为将物料向上翻的方式设置,中层与顶层的桨叶为上下两对片状翅片交错分布,中层桨叶将物料向上翻,顶层桨叶将物料向下翻,采用这种新型搅拌桨结构能够将反应釜的物料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上下翻搅,提高物料搅拌混合程度,增加罐内物料与活性炭吸附筒15的接触频率,提高吸附效率。4、本技术的稀酸脱色吸附罐的转动轴分为上下两段,转动轴的下段连接有搅拌桨的顶层桨叶、中层桨叶和底层桨叶,转动轴的上段和下段通过橡胶联轴器固定连接,当搅拌桨旋转时,搅拌桨将物料上下翻搅,搅拌桨受物料的反作用力上下移动,橡胶联轴器的橡胶块能带动搅拌桨上下移动,不仅将物料对搅拌桨的有害反作用力以缓和的方式减小,而且能利用起来增加了搅拌桨上下移动的位移,增大了搅拌桨搅拌范围,也能进一步增加了物料混合的均匀性。5、本技术的稀酸脱色吸附罐的搅拌桨的片状翅片接触物料的表面设置为弧形面,防止一股物料直接撞击接触平面的桨叶沿同一路径反弹,再遇见同一路径的一股物料则容易翻滚产生气泡,而同一路径的一股物料接触弧形面的反弹形成不同股冲击角度不同的反弹物料,则不同股角度不同的反弹物料的冲击力相互抵消,则不会产生气泡,防止产生不必要的副产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稀酸脱色吸附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体;2、釜盖;3、搅拌装置;4、进料道;5、出料道;6、驱动电机;7、搅拌桨;8、底层桨叶;9、片状翅片;10、转动轴;11、圆盘;12、中层桨叶;13、顶层桨叶;14、橡胶联轴器;15、活性炭吸附筒。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稀酸脱色吸附罐,包括釜体1、与釜体1可拆卸连接的釜盖2和搅拌装置3,釜体1内设置有活性炭吸附筒15,活性炭吸附筒15上端固定在釜体1侧壁上,活性炭吸附筒15可采用卡接的方式可拆卸的固定在侧壁上,也可以采用活性炭吸附筒15上端焊接的方式不可拆卸地焊接在侧壁上,活性炭吸附筒15靠近釜盖2的一端开口设置,靠近釜体1底部的一端封闭设置,活性炭吸附筒15为网状筒内设置活性炭颗粒的形式,采用这个方式更换网状筒内吸附饱和的活性炭,操作方便,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在釜盖2上设置有进料道4,釜体1下端设置有出料道5,搅拌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6和搅拌桨7,驱动电机6驱动搅拌桨7旋转,搅拌桨7设置有顶、中、底三层桨叶结构,底层桨叶8为多片的片状翅片9与转动轴10通过圆盘11固定连接,片状翅片9与转动轴10轴线成45度夹角,底层桨叶8的片状翅片9的旋向为将物料向上翻的方式设置,中层桨叶12与顶层桨叶13为上下两对片状翅片9交错分布,中层桨叶12的片状翅片9为将物料向上翻的方式设置,顶层桨叶13的片状翅片9为将物料向下翻的方式设置,采用这种新型搅拌桨7结构能够将反应釜的物料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上下翻搅,提高物料搅拌混合程度,增加罐内物料与活性炭吸附筒15的接触频率,提高吸附效率,所述搅拌桨7设置在活性炭吸附筒15内,本技术的活性炭吸附层设置为筒状,相比片层状的活性炭吸附层增大了活性炭与物料的接触面积,搅拌桨设置在活性炭吸附筒15内,搅拌桨7搅拌罐内物料混合,不仅仅活性炭吸附筒15内的物料能接触活性炭吸附筒15进行吸附脱色,筒外的物料也能在搅拌的作用下接触活性炭吸附筒15进行脱色吸附,增加了吸附的效果,本技术的活性炭吸附筒15内物料为带颗粒的物料,活性炭吸附筒15内截留下的颗粒物在搅拌桨7的作用下不会在活性炭吸附筒15内侧进行堆积结块,因此不会降低活性炭吸附筒15的通过性和吸附性能,提高吸附罐的脱色吸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转动轴10分为上下两段,转动轴10的下段连接有搅拌桨7的顶层桨叶13、中层桨叶12和底层桨叶8,转动轴10的上段和下段通过橡胶联轴器14固定连接,当搅拌桨7旋转时,搅拌桨7将物料上下翻搅,搅拌桨7受物料的反作用力上下移动,橡胶联轴器14的橡胶块能带动搅拌桨7上下移动,不仅将物料对搅拌桨7的有害反作用力以缓和的方式减小,而且能利用起来增加了搅拌桨7上下移动的位移,增大了搅拌桨7搅拌范围,进一步增加了物料混合的均匀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转动轴10与橡胶联轴器14通过螺纹方式固定连接。方便拆卸更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酸脱色吸附罐,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与釜体(1)可拆卸连接的釜盖(2)和搅拌装置(3),所述釜体(1)内设置有活性炭吸附筒(15),所述活性炭吸附筒(15)上端固定在釜体(1)侧壁上,釜盖(2)上设置有进料道(4),釜体(1)下端设置有出料道(5),搅拌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6)和搅拌桨(7),驱动电机(6)驱动搅拌桨(7)旋转,搅拌桨(7)设置有顶、中、底三层桨叶结构,底层桨叶(8)为多片的片状翅片(9)与转动轴(10)通过圆盘(11)固定连接,片状翅片(9)与转动轴(10)轴线成45度夹角,底层桨叶(8)的片状翅片(9)的旋向为将物料向上翻的方式设置,中层桨叶(12)与顶层桨叶(13)为上下两对片状翅片(9)交错分布,中层桨叶(12)的片状翅片(9)为将物料向上翻的方式设置,顶层桨叶(13)的片状翅片(9)为将物料向下翻的方式设置,所述搅拌桨(7)设置在活性炭吸附筒(15)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酸脱色吸附罐,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与釜体(1)可拆卸连接的釜盖(2)和搅拌装置(3),所述釜体(1)内设置有活性炭吸附筒(15),所述活性炭吸附筒(15)上端固定在釜体(1)侧壁上,釜盖(2)上设置有进料道(4),釜体(1)下端设置有出料道(5),搅拌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6)和搅拌桨(7),驱动电机(6)驱动搅拌桨(7)旋转,搅拌桨(7)设置有顶、中、底三层桨叶结构,底层桨叶(8)为多片的片状翅片(9)与转动轴(10)通过圆盘(11)固定连接,片状翅片(9)与转动轴(10)轴线成45度夹角,底层桨叶(8)的片状翅片(9)的旋向为将物料向上翻的方式设置,中层桨叶(12)与顶层桨叶(13)为上下两对片状翅片(9)交错分布,中层桨叶(12)的片状翅片(9)为将物料向上翻的方式设置,顶层桨叶(13)的片状翅片(9)为将物料向下翻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志高徐明萍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市和舜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