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扁平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68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扁平电缆。柔性扁平电缆包括: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以及第三导体层,第二导体层设置于第一导体层和第三导体层之间;设置于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之间的第一介质层;设置于第二导体层和第三导体层之间的第二介质层;设置于第一导体层远离第一介质层一侧的第一绝缘层;设置于第三导体层远离第二介质层一侧的第二绝缘层;其中,第二导体层中设置有信号线和接地单元,接地单元设置于信号线的外侧、且不与信号线接触;第一导体层与接地单元通过第一连接孔连接,第三导体层与接地单元通过第二连接孔连接。该柔性扁平电缆能够降低受到的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提升了柔性扁平电缆的传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扁平电缆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信号传输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扁平电缆。
技术介绍
柔性扁平电缆(FlexibleFlatCable,FFC)是一种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绝缘材料和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通过高科技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压合而成的新型数据线缆,具有柔软、随意弯曲折叠、厚度薄、体积小、连接简单、拆卸方便、易解决电磁屏蔽(EMI)等优点。然而,柔性扁平电缆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尤其是在高频信号传输过程中,柔性扁平电缆极易受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影响了柔性扁平电缆的传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扁平电缆,能够降低柔性扁平电缆受到的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提升了柔性扁平电缆的传输性能。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扁平电缆,包括: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以及第三导体层,第二导体层设置于第一导体层和第三导体层之间;设置于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之间的第一介质层;设置于第二导体层和第三导体层之间的第二介质层;设置于第一导体层远离第一介质层一侧的第一绝缘层;设置于第三导体层远离第二介质层一侧的第二绝缘层;其中,第二导体层中设置有信号线和接地单元,接地单元设置于信号线的外侧、且不与信号线接触;第一导体层与接地单元通过第一连接孔连接,第三导体层与接地单元通过第二连接孔连接。可选的,接地单元为接地导体。可选的,信号线至少包括第一子信号线、第二子信号线,以及设置于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之间的用于接地的导体,其中,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形成一对差分信号线。可选的,第一导体层中设置有第一信号岛以及围绕第一信号岛的第一缝隙;第三导体层中设置有第二信号岛以及围绕第二信号岛的第二缝隙;还包括:贯通第一导体层和第三导体层的第三连接孔,用于连通第一信号岛、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岛。可选的,第一介质层的单面或双面设置有铜层,和/或,第二介质层的单面或双面设置有铜层。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介质层和第二导体层之间的粘合层;和/或,设置于第一介质层和第一导体层之间的粘合层;和/或,设置于第二介质层和第二导体层之间的粘合层;和/或,设置于第二介质层和第三导体层之间的粘合层。可选的,相邻的信号线之间设置有用于接地的导体。可选的,第一连接孔在柔性扁平电缆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二连接孔在柔性扁平电缆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合。可选的,第一连接孔在柔性扁平电缆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二连接孔在柔性扁平电缆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重合。可选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贯通。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信号线的外侧增加接地单元,接地单元能够隔离外界电磁信号对信号线的干扰,防止信号间的串扰,达到降低柔性扁平电缆受到的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提升了柔性扁平电缆的传输性能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进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同时,除非明确地描述,否则词语“包括”和诸如“包含”或“具有”的变形将被理解为暗示包含该元件,但不排除任意其它元件。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到的“和/或”是指”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组件不应该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并且,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另外,本专利技术下述各个实施例可以单独执行,各个实施例之间也可以相互结合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扁平电缆,能够降低柔性扁平电缆受到的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提升了柔性扁平电缆的传输性能。下面,将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扁平电缆的结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柔性扁平电缆包括:第一导体层10、第二导体层11以及第三导体层12,第二导体层11设置于第一导体层10和第三导体层12之间;设置于第一导体层10和第二导体层11之间的第一介质层13;设置于第二导体层11和第三导体层12之间的第二介质层14;设置于第一导体层10远离第一介质层13一侧的第一绝缘层15;设置于第三导体层12远离第二介质层14一侧的第二绝缘层16。其中,第二导体层11中设置有信号线110和接地单元111,接地单元111设置于信号线110的外侧、且不与信号线110接触,如图1所示,接地单元111设置于信号线110的左右两侧,接地单元111和信号线110之间有间隙;第一导体层10与接地单元111通过第一连接孔20连接,第三导体层12与接地单元111通过第二连接孔21连接。具体的,第一导体层10、第二导体层11、第三导体层12以及第一介质层13和第二介质层14为柔性扁平电缆的能量传输区域,接地单元111可以为接地导体。可选的,第一介质层13和第二介质层14中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孔洞,孔洞分布在所述信号线110四周,这样可以改善信号线110周围的电磁场分布情况,使电场线更均匀地分布在信号线110周围,降低了柔性扁平电缆的传输损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信号线的外侧增加接地单元,接地单元能够隔离外界电磁信号对信号线的干扰,防止信号间的串扰,达到降低柔性扁平电缆受到的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提升了柔性扁平电缆的传输性能的作用。可以理解的,第一连接孔20在柔性扁平电缆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二连接孔21在柔性扁平电缆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可以不重合,如图1所示。当然,结合图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与图1所示的柔性扁平电缆不同的是,第一连接孔20在柔性扁平电缆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二连接孔21在柔性扁平电缆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重合。进一步地,结合图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与图2所示的柔性扁平电缆不同的是,第一连接孔20和第二连接孔21贯通,如此,第一连接孔20和第二连接孔21可以经过一次工艺制造得出,节省了柔性扁平电缆的制造成本。具体的,结合图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信号线110至少包括第一子信号线A、第二子信号线B,以及设置于第一子信号线A和第二子信号线B之间的用于接地的导体C,其中,第一子信号线A和第二子信号线B形成一对差分信号线。另外,结合图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进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与图1所示的柔性扁平电缆不同的是,柔性扁平电缆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介质层13和第二导体层11之间的粘合层17;和/或,设置于第一介质层13和第一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以及第三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三导体层之间;设置于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导体层之间的第一介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导体层和所述第三导体层之间的第二介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体层远离所述第一介质层一侧的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三导体层远离所述第二介质层一侧的第二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二导体层中设置有信号线和接地单元,所述接地单元设置于所述信号线的外侧、且不与所述信号线接触;所述第一导体层与所述接地单元通过第一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三导体层与所述接地单元通过第二连接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21 CN 20181110866631.一种柔性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以及第三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三导体层之间;设置于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导体层之间的第一介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导体层和所述第三导体层之间的第二介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体层远离所述第一介质层一侧的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三导体层远离所述第二介质层一侧的第二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二导体层中设置有信号线和接地单元,所述接地单元设置于所述信号线的外侧、且不与所述信号线接触;所述第一导体层与所述接地单元通过第一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三导体层与所述接地单元通过第二连接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单元为接地导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至少包括第一子信号线、第二子信号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子信号线和所述第二子信号线之间的用于接地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一子信号线和所述第二子信号线形成一对差分信号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层中设置有第一信号岛以及围绕所述第一信号岛的第一缝隙;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立超张成亮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