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体热生理调节模型的热舒适度实时预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共安全人体热舒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体热生理调节模型的热舒适度实时预测系统。
技术介绍
人体热舒适度是对外界环境满意程度的感受,受热生理和热心理作用共同影响,可由热平衡方程结合热舒适度指标表达。人体热舒适度评估广泛用于公共安全、建筑设计、汽车工业、服装工程、暖通空调等领域。国际标准ISO7730采用平均预测指数(PMV)模型评估人体热舒适度,该模型依据热平衡方程及稳态环境下的人因工效实验而建立,将热舒适度由六大影响因素定量表达,包括代谢量、服装热阻、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平均辐射温度。国际标准ASHRAE55根据环境温度、湿度、服装热阻、人体代谢产热等,采用标准有效温度表征人体热舒适度。然而,这两个标准在稳定态及室内热中性环境下使用较为有效,在高温环境评估热舒适度并不合适,无法用于宽温度范围的热舒适度评估。清华大学专利技术了一种体模型热学假人系统(101859503A)用于模拟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热响应,如人体热吸收、不同组织之间热传导、体表热辐射及出汗等过程。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技术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体热生理调节模型的热舒适度实时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体热调节模型、热舒适度模型、热舒适度输出模块;其中人体热调节模型:通过模拟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换热量及人体热生理调节过程,通过输入人体代谢产热量、服装热阻和湿阻、环境条件,计算人体热生理参数的变化规律,所述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换热量包括对流、辐射、蒸发及传导热交换过程,并涉及服装热湿传递性能对人体换热量的影响,人体热生理调节主要包括颤抖、出汗、血管扩张、血管收缩,通过人体温度与热中性调定点温度的差异计算热生理调节对热生理参数的影响;热舒适度模型:将客观热生理参数与主观热舒适度建立起定量关系,通过热生理参数及其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体热生理调节模型的热舒适度实时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体热调节模型、热舒适度模型、热舒适度输出模块;其中人体热调节模型:通过模拟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换热量及人体热生理调节过程,通过输入人体代谢产热量、服装热阻和湿阻、环境条件,计算人体热生理参数的变化规律,所述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换热量包括对流、辐射、蒸发及传导热交换过程,并涉及服装热湿传递性能对人体换热量的影响,人体热生理调节主要包括颤抖、出汗、血管扩张、血管收缩,通过人体温度与热中性调定点温度的差异计算热生理调节对热生理参数的影响;热舒适度模型:将客观热生理参数与主观热舒适度建立起定量关系,通过热生理参数及其变化情况计算热舒适度等级,在人体热生理调节模型的基础上,得到皮肤温度、核心温度及其变化率,热舒适度指数TSENS通过11个等级表征人体的舒适度,并根据公式(2)将皮肤温度、核心温度、及人体温度等作为输入值得到TSENS值的变化规律;热舒适度输出模块:由人体热调节模型和热舒适度模型组成,在人体热调节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环境、服装、人体参数下的热生理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热舒适度模型计算人体热舒适度,由人体热舒适度等级输出模块实时显示TSENS指数的变化规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体热生理调节模型的热舒适度实时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热调节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将人体按生理结构划分为二十个部位,每个部位从外到内分为四层:皮肤层、肌肉层、脂肪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