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干姜药材质量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干姜药材质量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干姜药材来源于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干燥根茎,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姜辣素类成分是干姜的活性成分,主要包含6-姜酚、8-姜酚、10-姜酚、姜烯酚及姜酮等酚类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姜酚具有消炎、抗氧化、抗肿瘤、保肝利胆和抑制中枢神经等作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快速分析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对样品无损害,无化学污染等显著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中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目前,干姜药材中普遍存在硫磺熏蒸的现象,大量研究发现硫磺熏蒸会导致药材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发生改变,存在安全隐患。虽然国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硫熏药材,但硫熏具有防腐、防霉、防虫蛀,漂白的作用。因其操作简单、成本相对低廉、不少中药材在加工时,仍会选用硫薰作为前处理方法之一,所以快速简便的鉴别硫熏干姜,对保障干姜药材质量至关重要。目前文献报道的干姜活性成分的含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干姜药材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干姜药材样品,粉碎过三号筛,取干姜粉末放入石英样品杯中,混合均匀,以空气为参比,按下述条件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扫描光谱范围12000~4000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干姜药材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干姜药材样品,粉碎过三号筛,取干姜粉末放入石英样品杯中,混合均匀,以空气为参比,按下述条件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扫描光谱范围12000~4000cm-1,分辨率16cm-1;扫描次数64;温度22℃~27℃,相对湿度50~60%;同一条件下每个干姜样品重复扫描3~5次,求出平均红外光谱图谱以建立模型;(2)以步骤(1)的平均红外光谱图谱模型为基础,应用TQAnalyst8.0软件中的判别分析建立并优化定性分析模型;所述优化的内容包括光谱预处理方法、建模波段及主成分数的选择;以误判数和PI为综合评价指标,优选最佳定性分析模型,误判数越少,PI值越大,所建模型越好;(3)将步骤(1)干姜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导入Simca13.0软件,利用Simca13.0软件对干姜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利用ScorePlot对干姜进行鉴别;(4)应用TQAnalyst8.0软件中的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并优化定量分析模型,优化的内容包括光谱预处理方法、建模波段及主成分数的选择;以内部交叉验证系数,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校正集均方差,验证集预测均方差为综合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定量分析模型;R2越接近1,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校正集均方差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辉,李鹏辉,周桂生,郭盛,黄胜良,汪国强,董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