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检测单粒花生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8692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花生品质速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检测单粒花生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有代表性的单粒花生种子作为建立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预测数学模型的标准样品集;采用近红外光谱仪对上述花生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测定,收集近红外光谱信息;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标准样品集中的单粒花生种子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得到化学值;将单粒花生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化学值和相应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用于建立数学模型,实现定量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无损的检测单粒花生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含量,且操作简单、无污染,为花生高油酸、低亚油酸酸和棕榈酸遗传育种提供了早期选择手段,有效加快育种进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检测单粒花生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花生品质速测
,具体涉及一种无损、快速检测单粒花生种子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花生(ArachishypogaeaL.)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油料与经济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花生生产和消费国,近5年全国花生年种植面积462万公顷,占全球的17.2%,年总产1672万吨,占全球总产的37.5%。在国内大宗油料作物中,花生总产、单位面积产油量、种植业产值均居首位,在花生总产仅一半用于榨油的情况下,花生油年产量约270万吨,占国产植物油产量的四分之一,是国产植物油的第二大来源(仅次于菜籽油)。进一步发展我国花生生产,对保障植物油和蛋白质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油料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均具有重要作用。脂肪酸组成是影响花生及其加工产品的营养保健价值、加工特性与效率、耐储藏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品质性状。花生的脂肪酸以油酸(C18:1)、亚油酸(C18:2)、棕榈酸(C16:0)为主,三者的总含量可以达到90%左右,这三种脂肪酸的含量是花生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油酸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它能选择性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检测单粒花生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选择有代表性的单粒花生种子作为建立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预测数学模型的标准样品集;第二步采用近红外光谱仪对上述花生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测定,收集近红外光谱信息;第三步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标准样品集中的单粒花生种子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所得值即为与第二步近红外光谱对应的化学值;第四步对单粒花生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化学值和第二步中采集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分别进行拟合光谱处理,建立数学模型;第五步按照第二步的方法采集待测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将其输入预测数学模型,确定待测样品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检测单粒花生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选择有代表性的单粒花生种子作为建立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预测数学模型的标准样品集;第二步采用近红外光谱仪对上述花生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测定,收集近红外光谱信息;第三步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标准样品集中的单粒花生种子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所得值即为与第二步近红外光谱对应的化学值;第四步对单粒花生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化学值和第二步中采集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分别进行拟合光谱处理,建立数学模型;第五步按照第二步的方法采集待测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将其输入预测数学模型,确定待测样品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具体包括对单粒花生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化学值和第二步中采集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分别进行拟合光谱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反复采用内部交叉验证剔除奇异值,通过比较模型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差(RMSECV)衡量模型质量,筛选最佳模型;然后验证模型的准确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代表性的花生种子为来源于520份遗传背景丰富的花生种质资源的1000粒以上的花生种子,花生种质资源包括中国的微核心种质、ICRISAT的微核心种质以及224份中国花生品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谱扫描谱区范围为4000-12500cm-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谱测定,每个样品取1粒种子,重复扫描3次,并且第二次和第三次扫描时要将花生换个角度重新装入样品杯中,以得到同一样品的多个近红外光谱。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淮东欣廖伯寿雷永薛晓梦张照华李建国晏立英万丽云康彦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