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投入室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8469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投入室的成型装置,包括:模具单元,其收纳用于成型曲面部的被成型物;主室,其在一侧和另一侧分别具有供投入所述模具单元的主室入口和供排出所述模具单元的主室出口;预热机构,其在所述主室入口侧预热所述模具单元;成型机构,其在所述被成型物成型曲面部;冷却机构,其冷却成型结束的所述模具单元;投入室,其连接至所述主室入口;以及移送机构,其沿从所述主室入口朝向所述主室出口的第一方向在所述主室内部移送所述模具单元,收纳初始状态的被成型物的新的模具单元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被供应至所述投入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工作部件的接触干扰,并使占有空间最小化,且减少装置的长度或占有空间。

Molding device with input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ulding device with an input chamber, which comprises a die unit, which receives the moulded object used for moulding the curved surface part; a main chamber, which has the main chamber entrance for the input of the die unit and the main chamber exit for the discharge of the die unit on one side and the other side respectively; a preheating mechanism, which preheats the die unit at the entrance side of the main chamber; The die unit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main chamber entrance to the main chamber entrance along the first direction from the main chamber entrance to the main chamber exit, and the new die unit of the formed object in the initial state is received vertically. A second direction in the first direction is supplied to the input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event contact interference of working parts, minimize occupying space, and reduce the length or occupying space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备投入室的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备供投入模具单元的投入室的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过去,在便携式终端中使用扁平的玻璃,而近来为改善握感或提高信息显示性,大多采用具有曲面部的玻璃。左右侧面或上下侧面弯曲的曲面玻璃大多用于最新型智能手机的正面窗或后面后盖的用途。在本技术中,若被成型物的成型结束,被成型物的部分或全部被成型为曲面。被成型物包括摄像头透镜、具有曲面部的玻璃、表盖玻璃、汽车仪表盘玻璃、各种测量仪盖玻璃、蓝宝石、透光板、便携式终端的前盖和后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能够提供模具单元根据各工程向多种方向被移送的成型装置。此外,能够提供使模具单元的物流动线最小化的成型装置,且提供防止各部件之间的接触干扰的成型装置。上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的成型装置包括:模具单元,其收纳用于成型曲面部的被成型物;主室,其在一侧和另一侧分别具有供投入所述模具单元的主室入口和供排出所述模具单元的主室出口;预热机构,其在所述主室入口侧预热所述模具单元;成型机构,其在所述被成型物成型曲面部;冷却机构,其冷却成型结束的所述模具单元;投入室,其连接至所述主室入口;以及移送机构,其沿从所述主室入口朝向所述主室出口的第一方向在所述主室内部移送所述模具单元,收纳初始状态的被成型物的新的模具单元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被供应至所述投入室。此外,本技术的成型装置包括排出室,其连接至所述主室出口,所述模具单元从所述主室出口朝向所述排出室沿所述第一方向被排出,所述排出室内部的所述模具单元沿作为所述第二方向的逆方向的第四方向被移动至所述排出室的外部,被供应至所述投入室的内部的所述模具单元的位置和被排出至所述排出室的外部的所述模具单元的位置以所述主室为基准位于同一侧。此外,本技术的成型装置具有排出室,其连接至所述主室出口,所述投入室、所述主室入口、所述主室出口、所述排出室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为一列,与所述主室平行地具有第二冷却机构,所述模具单元沿与所述主室的延长方向一致的所述第一方向在直线上被移送,并依次通过所述投入室、所述主室以及所述排出室,所述模具单元沿作为所述第二方向的逆方向的第四方向从所述排出室被移动至所述第二冷却机构,所述模具单元沿作为所述第一方向的逆方向的第三方向在所述第二冷却机构被移动。此外,本技术的成型装置具有开闭投入室入口的投入室开闭器和开闭所述主室入口的主室开闭器,所述投入室开闭器和所述主室开闭器设置于相互弯折的方向,所述投入室入口和所述主室入口向相互弯折的方向露出。此外,本技术的成型装置具有开闭投入室入口的投入室开闭器和开闭所述主室入口的主室开闭器,所述模具单元在所述主室开闭器封闭所述主室入口且所述投入室开闭器开放所述投入室的状态下被供应至所述投入室的内部,所述模具单元在所述投入室开闭器封闭所述投入室且所述主室开闭器开放所述主室入口的状态下从所述投入室的内部被供应至所述主室的内部。此外,本技术的成型装置具有向所述投入室的内部供应所述模具单元的第一杆,具有向所述主室的内部供应所述模具单元的第二杆,所述第二杆在不干扰通过所述第一杆移送的所述模具单元的位置,在所述投入室的内部待机。此外,在本技术的成型装置中,在开闭投入室入口的投入室开闭器被开放的状态下,第一杆在从所述投入室的外侧朝向所述投入室的内侧前进以推动所述模具单元,在所述第一杆向所述投入室的外侧后退时所述投入室开闭器封闭所述投入室。此外,在本技术的成型装置中,在开闭所述主室入口的主室开闭器被开放的状态下,第二杆在从所述主室的外侧朝向所述主室的内侧前进以推动所述模具单元,在所述第二杆向所述主室的外侧后退时所述主室开闭器封闭所述主室入口。此外,在本技术的成型装置中,在所述投入室内部具有供放置所述模具单元的投入台,在所述主室内部具有供放置所述模具单元的下部加热块,所述主室入口位于所述投入台与所述下部加热块之间,所述主室与所述投入台之间的第一缝隙和所述主室与所述下部加热块之间的第二缝隙小于所述模具单元的宽度或长度。此外,在本技术的成型装置中,与所述主室入口对置的所述下部加热块的边角被倒角。此外,在本技术的成型装置中,所述模具单元包括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向所述主室的内部供应所述模具单元的第二杆仅与所述下部模具接触。此外,在本技术的成型装置中,在所述主室的外部设置有冷却水供应管道,在所述冷却水供应管道分歧的冷却水被投入至所述主室、所述预热机构、所述成型机构、所述冷却机构、所述移送机构中的至少一个。此外,本技术的成型装置具有供应冷却水的冷却水供应管道和回收冷却水的冷却水回收管道,在所述冷却水供应管道供应的所述冷却水经由形成所述主室的框架、所述预热机构、所述成型机构、所述冷却机构、所述移送机构中的至少两个被回收至所述冷却水回收管道。此外,在本技术的成型装置中,所述主室是连接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而成的,分别形成有作为所述第一框架的内部的冷却水通道的第一冷却水流道和作为所述第二框架的内部的冷却水通道的第二冷却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水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水流道相互分开。本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技术,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送模具单元,以防止工作部件的接触干扰,并使占有空间最小化。从而,能够在向最优化的多种方向移送多个模具单元的过程中执行预热工程、成型工程以及冷却工程,因而能够减少装置的长度或占有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成型装置的侧面图。图2是图示本技术的加热块的侧剖视图。图3和图4是图示本技术的成型装置的多种实施例的平面图。图5是图示本技术的投入室和主室的部分剖视图。图6是图示本技术的冷却水通道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底座,2:投入室,3:主室,4:排出室,5:投入缸,6:排出缸,7:排出杆,10:预热机构,11:预热缸,12:预热活塞,13:预热上部加热块,14:预热下部加热块,30:成型机构,31:成型缸,32:成型活塞,33:成型上部加热块,34:成型下部加热块,40:冷却机构,41:冷却缸,42:冷却活塞,43:冷却上部加热块,44:冷却下部加热块,60:移送机构,70:冷却水循环通道,102:被成型物,104:平坦部,105:曲面部,200:模具单元,201:上部模具,203:下部模具,231:模具壁部,235:成型槽部,300:上部加热块,301:加热板,302:散热板,303:冷却板,304:加热器,400:下部加热块,2a:投入室入口,3a:主室入口,3b:主室出口,501:第一方向,502:第二方向,503:第三方向,504:第四方向,509:下部加热块的边角,520:投入室开闭器,530:主室开闭器,540:第二冷却机构,551:第一杆,552:第二杆,550:投入台,561:第一缝隙,562:第二缝隙,560:冷却水供应管道,561:冷却水回收管道,570:框架,571:第一框架,572:第二框架,581:第一冷却水流道,582:第二冷却水流道,C:冷却水。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对本技术的成型装置进行说明。在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主室3。收纳被成型物102并在被成型物102形成曲面部105的模具单元200可以在通过主室3的内部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单元,其收纳用于成型曲面部的被成型物;主室,其在一侧和另一侧分别具有供投入所述模具单元的主室入口和供排出所述模具单元的主室出口;预热机构,其在所述主室入口侧预热所述模具单元;成型机构,其在所述被成型物成型曲面部;冷却机构,其冷却成型结束的所述模具单元;投入室,其连接至所述主室入口;以及移送机构,其沿从所述主室入口朝向所述主室出口的第一方向在所述主室内部移送所述模具单元,收纳初始状态的被成型物的新的模具单元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被供应至所述投入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单元,其收纳用于成型曲面部的被成型物;主室,其在一侧和另一侧分别具有供投入所述模具单元的主室入口和供排出所述模具单元的主室出口;预热机构,其在所述主室入口侧预热所述模具单元;成型机构,其在所述被成型物成型曲面部;冷却机构,其冷却成型结束的所述模具单元;投入室,其连接至所述主室入口;以及移送机构,其沿从所述主室入口朝向所述主室出口的第一方向在所述主室内部移送所述模具单元,收纳初始状态的被成型物的新的模具单元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被供应至所述投入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出室,其连接至所述主室出口,所述模具单元从所述主室出口朝向所述排出室沿所述第一方向被排出,所述排出室内部的所述模具单元沿作为所述第二方向的逆方向的第四方向被移动至所述排出室的外部,被供应至所述投入室的内部的所述模具单元的位置和被排出至所述排出室的外部的所述模具单元的位置以所述主室为基准位于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排出室,其连接至所述主室出口,所述投入室、所述主室入口、所述主室出口、所述排出室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为一列,与所述主室平行地具有第二冷却机构,所述模具单元沿与所述主室的延长方向一致的所述第一方向在直线上被移送,并依次通过所述投入室、所述主室以及所述排出室,所述模具单元沿作为所述第二方向的逆方向的第四方向从所述排出室被移动至所述第二冷却机构,所述模具单元沿作为所述第一方向的逆方向的第三方向在所述第二冷却机构被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开闭投入室入口的投入室开闭器和开闭所述主室入口的主室开闭器,所述投入室开闭器和所述主室开闭器设置于相互弯折的方向,所述投入室入口和所述主室入口向相互弯折的方向露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开闭投入室入口的投入室开闭器和开闭所述主室入口的主室开闭器,所述模具单元在所述主室开闭器封闭所述主室入口且所述投入室开闭器开放所述投入室的状态下被供应至所述投入室的内部,所述模具单元在所述投入室开闭器封闭所述投入室且所述主室开闭器开放所述主室入口的状态下从所述投入室的内部被供应至所述主室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荣和李衍衡郑东衍
申请(专利权)人:DAEHO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