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安全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41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安全升降平台,所述底板的下端面的四角均通过第一安装架滚动安装有第一滚轮,所述竖板的顶部之间焊接有顶板,所述从动皮带轮和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钢索的一端栓接在卷线轮上,且所述钢索的另一端栓接在矩形箱的顶部四角的圆环上,所述矩形箱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横杆,所述竖板的内侧壁的中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横杆的外端均通过第二安装架滚动安装有第二滚轮,所述横杆的外端通过第二滚轮滑动插接在滑槽的内部;该移动式安全升降平台,方便移动,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作业方式,提高了对矩形箱的限位效果,减少矩形箱在上下运动时的晃动,提高了安全性。

A Mobile Safety Lifting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bile safety lifting platform.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are rolled and installed with the first roller through the first mounting frame. The top of the vertical plate is welded with a top plate. The driven pulley and the active pulley are connected by belt transmission. One end of the steel cable is bolted to the reel wheel,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teel cable is bolted to the rectangular box. On the top four-corner ring of the rectangular box,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ox are welded with crossbars, and the middl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vertical plate is provided with sliding grooves. The outer end of the crossbar is rolled and installed with a second roller through the second mounting frame, and the outer end of the crossbar is slidingly inserted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sliding groove through the second roller; the movable safety lifting platform is convenient and convenient. Mobil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selection of operation mode, improve the limitation effect of rectangular box, reduce the movement of rectangular box up and down, improve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安全升降平台
本技术涉及升降平台
,具体为一种移动式安全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升降平台已经普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运用越来越广泛,不管是建筑,土木工程,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升降机械,许多商家把握这个商机纷纷投资建厂,升降机械公司随之如雨后竹笋般林立在各大工业城市,升降机市场是火爆异常,供不应求,从侧面可以看出,社会发展迅速,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现如今升降平台应用十分广泛,但传统的升降平台在升降时,由于缺少限位结构导致晃动比较厉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难以移动,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安全升降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安全升降平台,包括底板和钢索,所述底板的下端面的四角均通过第一安装架滚动安装有第一滚轮,所述底板的四角均竖直开设有打桩孔,所述打桩孔的内部均设有定位桩,所述底板的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顶部之间焊接有顶板,两个所述竖板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焊接有从动皮带轮,所述底板的上端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右端转动安装有主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和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壁焊接有卷线轮,所述钢索的一端栓接在卷线轮上,且所述钢索的另一端栓接在矩形箱的顶部四角的圆环上,所述矩形箱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横杆,所述竖板的内侧壁的中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横杆的外端均通过第二安装架滚动安装有第二滚轮,所述横杆的外端通过第二滚轮滑动插接在滑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左右两个所述竖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孔洞,所述转轴的左右两侧的外壁均通过第三安装架滚动安装有第三滚轮,所述转轴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第三滚轮在孔洞的内部转动,所述孔洞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三滚轮一一对应的滚轮槽。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左右两侧的外壁均通过第三安装架至少滚动安装有四个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呈等角度分布设置。优选的,所述矩形箱的底部黏贴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橡胶垫的内部至少等距镶嵌有九个弹簧。优选的,所述打桩孔的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定位桩的顶部外壁与打桩孔的内壁相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移动式安全升降平台,方便移动,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作业方式,提高了对矩形箱的限位效果,减少矩形箱在上下运动时的晃动,提高了安全性;2.使用时,通过第一滚轮方便该装置的移动;3.当在土质松软的区域作业时,将四个定位桩打入打桩孔的内部对底板进行固定,当在混泥土等硬面上进行作业时,不需打入定位桩,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作业方式;4.工作时,控制电机启动带动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转轴和卷线轮进行转动,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来控制卷线轮收卷或者放开钢索,带动矩形箱上下运动,由于横杆的外端通过第二滚轮滑动插接在滑槽的内部,提高了对矩形箱的限位效果,减少矩形箱在上下运动时的晃动,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切面图;图2为本技术竖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切面图中的A部放大图。图中:1底板、2第一安装架、3第一滚轮、4打桩孔、5定位桩、6竖板、7顶板、8转轴、9从动皮带轮、10电机、11主动皮带轮、12皮带、13卷线轮、14钢索、15矩形箱、16横杆、17滑槽、18第二安装架、19第二滚轮、20孔洞、21第三安装架、22第三滚轮、23滚轮槽、24橡胶垫、25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同附图中以相同标号来标示相同或类似组件;另外请了解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前”、“后”、“内”、“外”、“端”、“部”、“段”、“宽度”、“厚度”、“区”等等及类似用语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本技术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安全升降平台,包括底板1和钢索14,所述底板1的下端面的四角均通过第一安装架2滚动安装有第一滚轮3,所述底板1的四角均竖直开设有打桩孔4,所述打桩孔4的内部均设有定位桩5,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竖板6,所述竖板6的顶部之间焊接有顶板7,两个所述竖板6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右端焊接有从动皮带轮9,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的右端转动安装有主动皮带轮11,所述从动皮带轮9和主动皮带轮11通过皮带12传动连接,所述转轴8的外壁焊接有卷线轮13,所述钢索14的一端栓接在卷线轮13上,且所述钢索14的另一端栓接在矩形箱15的顶部四角的圆环上,所述矩形箱15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横杆16,所述竖板6的内侧壁的中部均开设有滑槽17,所述横杆16的外端均通过第二安装架18滚动安装有第二滚轮19,所述横杆16的外端通过第二滚轮19滑动插接在滑槽17的内部。具体的,所述左右两个所述竖板6的顶部均开设有孔洞20,所述转轴8的左右两侧的外壁均通过第三安装架21滚动安装有第三滚轮22,所述转轴8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第三滚轮22在孔洞20的内部转动,所述孔洞20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三滚轮22一一对应的滚轮槽23,通过第三滚轮22有利于转轴8的顺畅转动,通过滚轮槽23的限位作用,提高了对第三滚轮22的限位效果。具体的,所述转轴8的左右两侧的外壁均通过第三安装架21至少滚动安装有四个第三滚轮22,所述第三滚轮22呈等角度分布设置,通过多个第三滚轮22,减少了每个第三滚轮22所受到的挤压力。具体的,所述矩形箱15的底部黏贴有橡胶垫24,通过橡胶垫24的弹性作用,减少了矩形箱15在落地时受到的损坏。具体的,所述橡胶垫24的内部至少等距镶嵌有九个弹簧25,通过多个弹簧25和橡胶垫24的共同作用,进一步减少了矩形箱15在落地时受到的损坏。具体的,所述打桩孔4的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定位桩5的顶部外壁与打桩孔4的内壁相抵,提高了定位桩5的顶部外壁与打桩孔4内壁的契合度。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第一滚轮3方便该装置的移动,当在土质松软的区域作业时,将四个定位桩5打入打桩孔4的内部对底板1进行固定,当在混泥土等硬面上进行作业时,不需打入定位桩5,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作业方式;工作时,控制电机10启动带动主动皮带轮11、从动皮带轮9、转轴8和卷线轮13进行转动,控制电机10的正反转来控制卷线轮13收卷或者放开钢索14,带动矩形箱15上下运动,由于横杆16的外端通过第二滚轮19滑动插接在滑槽17的内部,提高了对矩形箱15的限位效果,减少矩形箱15在上下运动时的晃动,提高了安全性。因此该移动式安全升降平台,方便移动,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作业方式,提高了对矩形箱15的限位效果,减少矩形箱15在上下运动时的晃动,提高了安全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安全升降平台,包括底板(1)和钢索(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端面的四角均通过第一安装架(2)滚动安装有第一滚轮(3),所述底板(1)的四角均竖直开设有打桩孔(4),所述打桩孔(4)的内部均设有定位桩(5),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竖板(6),所述竖板(6)的顶部之间焊接有顶板(7),两个所述竖板(6)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右端焊接有从动皮带轮(9),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的右端转动安装有主动皮带轮(11),所述从动皮带轮(9)和主动皮带轮(11)通过皮带(12)传动连接,所述转轴(8)的外壁焊接有卷线轮(13),所述钢索(14)的一端栓接在卷线轮(13)上,且所述钢索(14)的另一端栓接在矩形箱(15)的顶部四角的圆环上,所述矩形箱(15)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横杆(16),所述竖板(6)的内侧壁的中部均开设有滑槽(17),所述横杆(16)的外端均通过第二安装架(18)滚动安装有第二滚轮(19),所述横杆(16)的外端通过第二滚轮(19)滑动插接在滑槽(17)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安全升降平台,包括底板(1)和钢索(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端面的四角均通过第一安装架(2)滚动安装有第一滚轮(3),所述底板(1)的四角均竖直开设有打桩孔(4),所述打桩孔(4)的内部均设有定位桩(5),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竖板(6),所述竖板(6)的顶部之间焊接有顶板(7),两个所述竖板(6)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右端焊接有从动皮带轮(9),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的右端转动安装有主动皮带轮(11),所述从动皮带轮(9)和主动皮带轮(11)通过皮带(12)传动连接,所述转轴(8)的外壁焊接有卷线轮(13),所述钢索(14)的一端栓接在卷线轮(13)上,且所述钢索(14)的另一端栓接在矩形箱(15)的顶部四角的圆环上,所述矩形箱(15)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横杆(16),所述竖板(6)的内侧壁的中部均开设有滑槽(17),所述横杆(16)的外端均通过第二安装架(18)滚动安装有第二滚轮(19),所述横杆(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晖腾世纪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