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宗益专利>正文

一种退火窑辊道齿轮箱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787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退火窑辊道齿轮箱传动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密封回流机构和传动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一螺纹板、滑槽、滑板、第二螺纹板、第一齿轮、第一电机、第二支撑柱、压力泵、螺杆和螺帽,第一支撑柱内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螺纹板,第一支撑柱内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滑槽,滑槽一侧滑动设置有滑板,滑板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板,第二螺纹板和第一螺纹板之间辊动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轴心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第一支撑柱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密封回流机构和传动机构,使得装置在满足高度调节的同时使得水平板移动过程平稳,同时传动过程温度不会过高,从而传动效率更加优秀。

A Roller Gear Box Drive Device for Annealing Kil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nealing kiln roller gear box transmiss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lifting mechanism, a sealed reflux mechanism and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lif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 column, a first thread plate, a chute, a slide plate, a second thread plate, a first gear, a first motor, a second support column, a pressure pump, a screw and a nut, and a first thread plate is fixed at one end of the first support column, and a first thread plate is fix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support column. A sliding groove is fix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column, and a slid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sliding groove. The sliding plate is fixed to connect the second threaded plate. The first gear is rolled between the second threaded plate and the first threaded plate. The axle center of the first gear is fixed to connect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column is fixed at one side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column. By setting a lifting mechanism, a sealed reflux mechanism and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device can make the horizontal plate move smoothly while satisfying the height adjustment,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will not be too high, so that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火窑辊道齿轮箱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退火窑辊道齿轮箱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退火所用的热工设备称为退火窑。退火窑可按制品的移动情况、热源和加热方法进行分类。按制品移动情况可将退火窑分为间歇式、半连续式和连续式三类;按热源可将退火窑分为燃气退火窑、燃油退火窑、燃煤退火窑和电退火窑四类;按加热方法可将退火窑分为明焰式和隔焰式二类。对刚成形的玻璃制品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不均匀内应力的热工设备。具备退火工艺所需加热、恒温均热、徐冷、冷却的功能。有燃料加热式和电热式,后者能更严格控制和灵活调节所要求的退火制度。燃料加热方式又分明焰式和隔焰式两种,明焰式用于大型厚壁制品退火。然而退火窑辊道因为其传动温度高,会对传动轴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影响整个传动装置的运转。同时目前的退火窑辊道传动装置在调整高度的时候因为承重原因经常会出现振动,这样可能会造成装置内零部件因为振动造成错位甚至损坏。因为传动过程中需要添加润滑油,然而目前的润滑油添加也经常会因为安装误差而导致回流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退火窑辊道齿轮箱传动装置,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密封回流机构和传动机构,通过压力泵输出端限制螺杆上下移动速度,使得装置在满足高度调节的同时使得水平板移动过程平稳,同时传动过程回油的润滑油通过带角度的回油槽使得润滑油回流,减少泄露,通过设置较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尺寸大的回油孔,使得润滑油在传送和回流过程更便于聚油,也避免由于安装误差导致的回油孔与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中心不对中,影响回流效果,同时通过设置减震弹簧,使得传动过程中对传动轴顶壳造成的振动影响降低,使得装置更加稳定,循环水管将低温通过第一岩棉板传导至传动中的传动轴表面,同时温度传感器输入端通过传动轴顶壳底部感受温度,通过输出端控制排风扇风量,排风扇底部通过出风口对传动轴表面进行吹风降温,使得传动过程温度不会过高,从而传动效率更加优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退火窑辊道齿轮箱传动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密封回流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内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螺纹板,所述第一支撑柱内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一侧滑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板,所述第二螺纹板和第一螺纹板之间辊动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心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柱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内底部固定设置压力泵,所述压力泵顶部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密封回流机构包括水平板,所述水平板内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送油管,所述定量泵一端固定连接送油管,所述送油管一端固定连接定量泵,所述定量泵远离送油管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回油管,所述第一回油管顶部固定连接有回油孔,所述回油孔顶部固定连接有端盖内的第二回油管,所述第二回油管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机箱,所述转机箱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贯穿转机箱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杆,所述第一扇叶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内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支撑架,所述第三电机支撑架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顶部和底部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杆,所述第二扇叶杆固定连接有贯穿第一扇叶内壁的第二扇叶,所述转机箱一侧固定连接呈一定角度的回油槽;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挡圈,所述挡圈内圈固定设置有螺纹沟槽,所述挡圈之间固定设置有传动轴底壳,所述传动轴底壳内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顶部及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岩棉板,所述传动轴底壳外侧壁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动轴顶壳,所述传动轴底壳和传动轴顶壳之间固定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顶壳内两端固定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传动轴顶壳内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升降机构顶部固定设置有密封回流机构,所述密封回流机构顶部固定设置有传动机构,底座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底部,所述螺杆和第二螺纹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水平板底部,所述回油槽顶部固定连接挡圈底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顶部和底部均通过L型支撑杆固定安装于转机箱侧壁。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底壳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岩棉板。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端贯穿传动轴顶壳,所述温度传感器两端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底部贯穿传动轴顶壳固定设置有出风口。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底壳和传动轴顶壳同一侧均固定设置有传动电机固定板,所述传动电机固定板之间固定设置有传动电机。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水泵两端贯穿第二岩棉板均固定连接有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外部冷却水源。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板两端均固定连接下箱体,所述下箱体一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定量泵固定座,所述定量泵固定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定量泵。进一步的,所述螺杆外部相匹配设置有螺帽,所述送油管上固定设置有限流阀。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油管表面固定设置有可旋转的回油阀。进一步的,该传动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步骤一:开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旋转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螺纹板配合第一齿轮转动,使得滑板上的第二螺纹板在滑槽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水平板上下移动,移动过程中水平板带动螺杆移动,压力泵输出端限制螺杆上下移动速度,从而使得水平板移动过程平稳。转动到适合高度关闭第一电机,水平板停止上下移动;步骤二:打开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过程中定量泵将储油箱内的润滑油通过送油管抽取,转动限流阀,控制送油管的润滑油流速,润滑油抽取至第一回油管内,从第一回油管流向第二回油管,第二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一扇叶杆转动,第一扇叶杆带动第一扇叶转动对润滑油进行搅拌,第一扇叶内的第三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二扇叶杆旋转,第二扇叶杆带动第二扇叶转动,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同时转动使得润滑油更加均匀,搅拌后润滑油通过转机箱进入到回油槽内,最后通过挡圈进入到螺纹沟槽上对传动过程中的传动轴进行润滑,使用后的润滑油通过螺纹沟槽在回到回油槽内,通过第二回油管从回油孔进入到第一回油管内;步骤三:循环水泵通过输入端将冷却水从外部抽取至循环水管内。循环水管将低温通过第一岩棉板传导至传动中的传动轴表面。同时温度传感器输入端通过传动轴顶壳底部感受温度,通过输出端控制排风扇风量。排风扇底部通过出风口对传动轴表面进行吹风降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退火窑辊道齿轮箱传动装置,通过设置升降机构,第一电机输出轴旋转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螺纹板配合第一齿轮转动,使得滑板上的第二螺纹板在滑槽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水平板上下移动,移动过程中水平板带动螺杆移动,压力泵输出端限制螺杆上下移动速度,使得装置在满足高度调节的同时使得水平板移动过程平稳;(2)通过设置密封回流机构,第二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一扇叶杆转动,第一扇叶杆带动第一扇叶转动对润滑油进行搅拌,第一扇叶内的第三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二扇叶杆旋转,第二扇叶杆带动第二扇叶转动,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同时转动使得润滑油更加均匀,同时传动过程回油的润滑油通过带角度的回油槽使得润滑油回流,减少泄露,通过设置较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尺寸大的回油孔,使得润滑油在传送和回流过程更便于聚油,也避免由于安装误差导致的回油孔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退火窑辊道齿轮箱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2)、密封回流机构(3)和传动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第一支撑柱(5)和第二支撑柱(12),所述第一支撑柱(5)内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螺纹板(6),所述第一支撑柱(5)内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滑槽(7),所述滑槽(7)一侧滑动设置有滑板(8),所述滑板(8)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板(9),所述第二螺纹板(9)和第一螺纹板(6)之间辊动设置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的轴心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柱(5)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柱(12),所述第二支撑柱(12)内底部固定设置压力泵(13),所述压力泵(13)顶部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杆(14);所述密封回流机构(3)包括水平板(16),所述水平板(16)内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储油箱(17),所述储油箱(17)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送油管(18),所述送油管(18)一端固定连接定量泵(21),所述定量泵(21)远离送油管(18)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回油管(22),所述第一回油管(22)顶部固定连接有回油孔(23),所述回油孔(23)顶部固定连接有端盖(24)内的第二回油管(25),所述第二回油管(25)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机箱(26),所述转机箱(26)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27),所述第二电机(27)输出轴贯穿转机箱(26)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杆(28),所述第一扇叶杆(28)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29),所述第一扇叶(29)内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支撑架(30),所述第三电机支撑架(30)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31),所述第三电机(31)顶部和底部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杆(32),所述第二扇叶杆(32)固定连接有贯穿第一扇叶(29)内壁的第二扇叶(33),所述转机箱(26)一侧固定连接呈一定角度的回油槽(34);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挡圈(35),所述挡圈(35)内圈固定设置有螺纹沟槽(36),所述挡圈(35)之间固定设置有传动轴底壳(37),所述传动轴底壳(37)内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循环水泵(38),所述循环水泵(38)顶部及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岩棉板(39),所述传动轴底壳(37)外侧壁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动轴顶壳(41),所述传动轴底壳(37)和传动轴顶壳(41)之间固定设置有传动轴(42),所述传动轴顶壳(41)内两端固定设置有减震弹簧(43),所述传动轴顶壳(41)内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4);所述升降机构(2)顶部固定设置有密封回流机构(3),所述密封回流机构(3)顶部固定设置有传动机构(4),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5)和第二支撑柱(12)的底部,所述螺杆(14)和第二螺纹板(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水平板(16)底部,所述回油槽(34)顶部固定连接挡圈(35)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窑辊道齿轮箱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2)、密封回流机构(3)和传动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第一支撑柱(5)和第二支撑柱(12),所述第一支撑柱(5)内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螺纹板(6),所述第一支撑柱(5)内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滑槽(7),所述滑槽(7)一侧滑动设置有滑板(8),所述滑板(8)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板(9),所述第二螺纹板(9)和第一螺纹板(6)之间辊动设置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的轴心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柱(5)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柱(12),所述第二支撑柱(12)内底部固定设置压力泵(13),所述压力泵(13)顶部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杆(14);所述密封回流机构(3)包括水平板(16),所述水平板(16)内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储油箱(17),所述储油箱(17)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送油管(18),所述送油管(18)一端固定连接定量泵(21),所述定量泵(21)远离送油管(18)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回油管(22),所述第一回油管(22)顶部固定连接有回油孔(23),所述回油孔(23)顶部固定连接有端盖(24)内的第二回油管(25),所述第二回油管(25)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机箱(26),所述转机箱(26)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27),所述第二电机(27)输出轴贯穿转机箱(26)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杆(28),所述第一扇叶杆(28)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29),所述第一扇叶(29)内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支撑架(30),所述第三电机支撑架(30)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31),所述第三电机(31)顶部和底部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杆(32),所述第二扇叶杆(32)固定连接有贯穿第一扇叶(29)内壁的第二扇叶(33),所述转机箱(26)一侧固定连接呈一定角度的回油槽(34);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挡圈(35),所述挡圈(35)内圈固定设置有螺纹沟槽(36),所述挡圈(35)之间固定设置有传动轴底壳(37),所述传动轴底壳(37)内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循环水泵(38),所述循环水泵(38)顶部及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岩棉板(39),所述传动轴底壳(37)外侧壁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动轴顶壳(41),所述传动轴底壳(37)和传动轴顶壳(41)之间固定设置有传动轴(42),所述传动轴顶壳(41)内两端固定设置有减震弹簧(43),所述传动轴顶壳(41)内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4);所述升降机构(2)顶部固定设置有密封回流机构(3),所述密封回流机构(3)顶部固定设置有传动机构(4),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5)和第二支撑柱(12)的底部,所述螺杆(14)和第二螺纹板(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水平板(16)底部,所述回油槽(34)顶部固定连接挡圈(35)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窑辊道齿轮箱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27)顶部和底部均通过L型支撑杆(271)固定安装于转机箱(26)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窑辊道齿轮箱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底壳(37)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岩棉板(37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窑辊道齿轮箱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益
申请(专利权)人:陈宗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