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机中的风轮通常直接固定在电机轴上,在电机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电磁设计不合理、定转子偏心或电网谐波含量高等原因而产生谐波,由于风轮的固有频率非常丰富,因此该谐波的激振频率容易与风轮的固有频率产生重叠,从而产生共振和较大噪音,严重影响电机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能够削弱甚至消除由谐波产生的振动,避免与风轮产生共振,使电机实现减振降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从所述电机本体的轴向前端伸出的电机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轴上的风轮,所述电机轴穿过所述风轮的中心连接孔;所述电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轴上的前压片、后压片和弹性减振件,所述前压片位于所述风轮的轴向前端,所述后压片位于所述风轮的轴向后端,所述弹性减振件包括轴向减振元件和径向减振元件;其中,所述径向减振元件设置在所述中心连接孔的内周壁与所述电机轴的外周壁之间,所述轴向减振元件压接在所述前压片的轴向后端面与所述风轮的轴向前端面之间和/或所述后压片的轴向前端面与所述风轮的轴向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从所述电机本体(1)的轴向前端伸出的电机轴(2)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轴(2)上的风轮(3),所述电机轴(2)穿过所述风轮(3)的中心连接孔(3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轴(2)上的前压片(4)、后压片(5)和弹性减振件(6),所述前压片(4)位于所述风轮(3)的轴向前端,所述后压片(5)位于所述风轮(3)的轴向后端,所述弹性减振件(6)包括轴向减振元件和径向减振元件(63);其中,所述径向减振元件(63)设置在所述中心连接孔(31)的内周壁与所述电机轴(2)的外周壁之间,所述轴向减振元件压接在所述前压片(4)的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从所述电机本体(1)的轴向前端伸出的电机轴(2)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轴(2)上的风轮(3),所述电机轴(2)穿过所述风轮(3)的中心连接孔(3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轴(2)上的前压片(4)、后压片(5)和弹性减振件(6),所述前压片(4)位于所述风轮(3)的轴向前端,所述后压片(5)位于所述风轮(3)的轴向后端,所述弹性减振件(6)包括轴向减振元件和径向减振元件(63);其中,所述径向减振元件(63)设置在所述中心连接孔(31)的内周壁与所述电机轴(2)的外周壁之间,所述轴向减振元件压接在所述前压片(4)的轴向后端面与所述风轮(3)的轴向前端面之间和/或所述后压片(5)的轴向前端面与所述风轮(3)的轴向后端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连接孔(31)的内周壁与所述电机轴(2)的外周壁沿径向压紧所述径向减振元件(6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减振元件包括压接在所述后压片(5)的轴向前端面与所述风轮(3)的轴向后端面之间的后方减振元件(62),所述后方减振元件(62)与所述径向减振元件(63)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减振元件(63)呈套筒状且套设在所述电机轴(2)的外周壁上,所述后方减振元件(62)呈圆环状,所述径向减振元件(63)的套筒内周壁与所述后方减振元件(62)的内环周壁的半径相同且沿轴向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方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华,陈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威灵芜湖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