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合成箱的液压阀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314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合成箱的液压阀板总成,包括上阀体、下阀体和阀体隔板,上阀体与下阀体上下叠放配套合并在一起,阀体隔板设置在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下阀体上设置有主调压阀、旁通阀、溢流阀、限压阀、第一进油油路、进油口和两个冷却出油口,第一进油油路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油口、第二冷却出油口;上阀体上设置有第一换挡电磁阀、第二换挡电磁阀、第三换挡电磁阀、第四换挡电磁阀、第五换挡电磁阀、直驱先导调压阀、直驱换向阀和第二进油油路,第二进油油路通过阀体隔板与下阀体上的第一进油油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油液泄漏小,压力响应性及压力控制性好。

Hydraulic Valve Plate Assembly for Hybrid Power Combination Box of New Energy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合成箱的液压阀板总成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液压阀板总成,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合成箱的液压阀板总成。
技术介绍
自动变速器是汽车动力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执行机构大多由液压系统来驱动。因此,液压系统的性能是影响自动变速器换挡品质的直接因素,作为自动变速器的重要执行机构,对液压系统的要求是结构简单、质量轻、响应快、同时也要能够保证足够高的可靠性。混合动力系统为现阶段解决汽车能耗和环境污染的可行技术方案,并且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汽车动力系统比以往更看重纯电动行驶的能力。为了保证混合动力系统方案的平台化和拓展性能,满足后续不同动力系统的搭载需求,其使用的液压系统需要满足混合动力系统的多种动力输出形式及多种平台搭载需求。而液压系统通过液压阀板总成来实现,但传统的液压阀体总成的铸造难度大、铸造后加工难度大,而且液压阀体总成上的阀芯较多,需要使用较多的弹簧,比较难保证一致性。而对于现有的多块式阀体总成,在早期开发阶段及小批量阶段的开发成本非常高,且多面贴合的泄漏量较大,对接触面粗糙度要求高,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油液泄漏小、压力响应性及压力控制性好的用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合成箱的液压阀板总成。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合成箱的液压阀板总成,包括上阀体、下阀体和阀体隔板,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上下叠放配套合并在一起,所述阀体隔板设置在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所述下阀体上设置有主调压阀安装孔、旁通阀安装孔、溢流阀安装孔、限压阀安装孔、第一进油油路、进油口、第一冷却出油口、第二冷却出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第三出油口、第四出油口、第五出油口、第六出油口和第七出油口,主调压阀安装孔、旁通阀安装孔、溢流阀安装孔、限压阀安装孔内依次对应安装有主调压阀、旁通阀、溢流阀、限压阀,所述第一进油油路的一端与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油油路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却出油口相连通,所述主调压阀的输入端、限压阀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进油油路相连通,所述主调压阀的输出端分别与旁通阀的控制端、溢流阀的控制端相连通,旁通阀的输出端与第一冷却出油口相连通,溢流阀的输出端与相对应混合动力合成箱箱体空腔相连通;所述上阀体上设置有第一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二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三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四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五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直驱先导调压阀安装孔、换向电磁阀安装孔和第二进油油路,第一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二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三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四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五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直驱先导调压阀安装孔、换向电磁阀安装孔内依次对应安装有第一换挡电磁阀、第二换挡电磁阀、第三换挡电磁阀、第四换挡电磁阀、第五换挡电磁阀、直驱先导调压阀、直驱换向阀,所述第二进油油路通过阀体隔板与下阀体上的第一进油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挡电磁阀的输入端、第二换挡电磁阀的输入端、第三换挡电磁阀的输入端、第四换挡电磁阀的输入端、第五换挡电磁阀的输入端、直驱换向阀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二进油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挡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一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换挡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二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换挡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三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四换挡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四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五换挡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五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直驱换向阀的第一输出端与下阀体上的第六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直驱换向阀的第二输出端与下阀体上的第七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直驱先导调压阀的输入端与限压阀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直驱先导调压阀的输出端与主调压阀的控制端相连通。一般情况下,电磁阀与电磁阀、阀与阀之间、电磁阀与阀、电磁阀与出油口之间的连通可通过在上阀体、下阀体、阀体隔板上设置一些油路来实现,具体油路的长短、位置设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设计,以保证实现各电磁阀、阀、出油口之间的连通即可。出油口、进油口、冷却出油口、进油油路、相关电磁阀孔、相关阀孔的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设计。上阀体、下阀体、阀体隔板的形状、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设计。进一步地,所述下阀体上的主调压阀、旁通阀、溢流阀、限压阀、进油口、第一冷却出油口、第二冷却出油口、第一进油油路和上阀体的直驱先导调压阀共同形成液压系统中的供油调压及流量控制系统油路;所述上阀体的第一换挡电磁阀、第二换挡电磁阀、第三换挡电磁阀、第四换挡电磁阀、第五换挡电磁阀和下阀体的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第三出油口、第四出油口、第五出油口共同形成离合器换挡控制系统控制油路,第一出油口与相对应第一离合器控制端相连通,第二出油口与相对应第二离合器控制端相连通,第三出油口与相对应第三离合器控制端相连通,第四出油口与相对应第一制动器的第一控制端相连通,第五出油口与相对应第二制动器的第二控制端相连通;所述上阀体的直驱换向阀和下阀体的第六出油口、第七出油口共同形成驻车控制系统控制油路,第六出油口与相对应驻车机构的第一控制端相连通,第七出油口与相对应驻车机构的第二控制端相连通。所述第六出油口与相对应驻车机构的第一控制端之间、第七出油口与相对应驻车机构的第二控制端之间的连通方式为直接连通或通过中继装置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挡电磁阀、第二换挡电磁阀、第五换挡电磁阀均为直驱比例调压阀,第三换挡电磁阀、第四换挡电磁阀均为直驱开关阀。进一步地,所述下阀体、阀体隔板和上阀体位于同一水平面或者同一垂直面上,所述下阀体、阀体隔板和上阀体通过螺栓安装形成阀体总成。本技术的用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合成箱的液压阀板总成,结构紧凑,可同时提供液压系统中的供油调压及流量控制系统油路、离合器换挡控制系统润滑油路和驻车控制系统润滑油路,直驱式电磁阀的选用,可以允许很大的换挡控制流量通过,并能精确控制换挡压力,使得油液泄漏小,压力响应性和压力控制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用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合成箱的液压阀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用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合成箱的液压阀板总成的爆炸图;图3为实施例1中用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合成箱的液压阀板总成的后视图;图4为实施例1中用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合成箱的液压阀板总成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合成箱的液压阀板总成,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上阀体1、下阀体2和阀体隔板3,上阀体1与下阀体2上下叠放配套合并在一起,阀体隔板3设置在上阀体1与下阀体2之间,下阀体2、阀体隔板3和上阀体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下阀体2、阀体隔板3和上阀体1通过螺栓安装形成阀体总成;下阀体2的右端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旁通阀安装孔201、限压阀安装孔202、主调压阀安装孔203,下阀体2的左端设置有溢流阀安装孔204,下阀体2上设置有第一进油油路(图中未示意出第一进油油路),主调压阀安装孔203、旁通阀安装孔201、溢流阀安装孔204、限压阀安装孔202内依次对应安装有主调压阀205、旁通阀206、溢流阀207、限压阀208,如图3所示,下阀体2朝外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进油口209、第一冷却出油口210、第二冷却出油口218、第一出油口211、第二出油口212、第三出油口213、第四出油口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合成箱的液压阀板总成,包括上阀体、下阀体和阀体隔板,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上下叠放配套合并在一起,所述阀体隔板设置在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上设置有主调压阀安装孔、旁通阀安装孔、溢流阀安装孔、限压阀安装孔、第一进油油路、进油口、第一冷却出油口、第二冷却出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第三出油口、第四出油口、第五出油口、第六出油口和第七出油口,主调压阀安装孔、旁通阀安装孔、溢流阀安装孔、限压阀安装孔内依次对应安装有主调压阀、旁通阀、溢流阀、限压阀,所述第一进油油路的一端与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油油路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却出油口相连通,所述主调压阀的输入端、限压阀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进油油路相连通,所述主调压阀的输出端分别与旁通阀的控制端、溢流阀的控制端相连通,旁通阀的输出端与第一冷却出油口相连通,溢流阀的输出端与相对应混合动力合成箱箱体空腔相连通;所述上阀体上设置有第一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二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三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四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五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直驱先导调压阀安装孔、换向电磁阀安装孔和第二进油油路,第一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二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三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四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五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直驱先导调压阀安装孔、换向电磁阀安装孔内依次对应安装有第一换挡电磁阀、第二换挡电磁阀、第三换挡电磁阀、第四换挡电磁阀、第五换挡电磁阀、直驱先导调压阀、直驱换向阀,所述第二进油油路通过阀体隔板与下阀体上的第一进油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挡电磁阀的输入端、第二换挡电磁阀的输入端、第三换挡电磁阀的输入端、第四换挡电磁阀的输入端、第五换挡电磁阀的输入端、直驱换向阀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二进油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挡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一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换挡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二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换挡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三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四换挡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四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五换挡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五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直驱换向阀的第一输出端与下阀体上的第六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直驱换向阀的第二输出端与下阀体上的第七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直驱先导调压阀的输入端与限压阀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直驱先导调压阀的输出端与主调压阀的控制端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合成箱的液压阀板总成,包括上阀体、下阀体和阀体隔板,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上下叠放配套合并在一起,所述阀体隔板设置在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上设置有主调压阀安装孔、旁通阀安装孔、溢流阀安装孔、限压阀安装孔、第一进油油路、进油口、第一冷却出油口、第二冷却出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第三出油口、第四出油口、第五出油口、第六出油口和第七出油口,主调压阀安装孔、旁通阀安装孔、溢流阀安装孔、限压阀安装孔内依次对应安装有主调压阀、旁通阀、溢流阀、限压阀,所述第一进油油路的一端与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油油路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却出油口相连通,所述主调压阀的输入端、限压阀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进油油路相连通,所述主调压阀的输出端分别与旁通阀的控制端、溢流阀的控制端相连通,旁通阀的输出端与第一冷却出油口相连通,溢流阀的输出端与相对应混合动力合成箱箱体空腔相连通;所述上阀体上设置有第一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二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三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四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五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直驱先导调压阀安装孔、换向电磁阀安装孔和第二进油油路,第一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二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三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四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第五换挡电磁阀安装孔、直驱先导调压阀安装孔、换向电磁阀安装孔内依次对应安装有第一换挡电磁阀、第二换挡电磁阀、第三换挡电磁阀、第四换挡电磁阀、第五换挡电磁阀、直驱先导调压阀、直驱换向阀,所述第二进油油路通过阀体隔板与下阀体上的第一进油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挡电磁阀的输入端、第二换挡电磁阀的输入端、第三换挡电磁阀的输入端、第四换挡电磁阀的输入端、第五换挡电磁阀的输入端、直驱换向阀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二进油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挡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一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换挡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二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换挡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三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四换挡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四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五换挡电磁阀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鹏威钟发平卢明章金乐阳华萍黄杰赵洪星翟光勇袁敏刚
申请(专利权)人: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