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永中专利>正文

一种二驱—四驱差速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30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8:33
为了解决车辆二驱和四驱能够实时切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驱—四驱差速转换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花键套和第一离合器套,第一花键套两侧滑动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第一离合器套套接在第一花键套外侧,并沿外花键滑动设置;第二传动轴上依次套接有第一输出齿轮、差速装置和第二输出齿轮;第一输出齿轮与第二传动轴通过键连接,第一输出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在具体使用中,发动机的动力经过齿轮箱传递到第一传动轴,当需要两驱驱动时,第一离合器套向左拨动;当需要使用四驱时,第一离合器套向右拨动,如此达到车辆后桥二驱和四驱相互转换的目的,解决了车辆二驱和四驱能够实时切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驱—四驱差速转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差速器
,特别是一种二驱—四驱差速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轮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常采用在后桥上加装差速器的方式进行传动,若后轮陷入泥坑中打滑或爬坡时,则需要通过锥齿轮轴组件、输出轴组件、前桥万向节将变速箱的动力传递给左、右两侧前轮,使左右二侧前轮也能从变速箱获得动力而运转,即要求能实现车辆前后轮四驱驱动功能,另外,当车辆转弯时也需要对左、右两侧前轮实现差速驱动。差速器通常由差速器壳体、第三传动齿轮、左半轴齿轮、右半轴齿轮、左半轴和右半轴等零件组成。其中差速器壳体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发动机的动力经输入轴进入差速器,驱动第三传动齿轮,再由第三传动齿轮通过左半轴齿轮传递给左半轴,同时第三传动齿轮通过右半轴齿轮传递给右半轴,左半轴通过汽车传动轴传递给左车轮,右半轴通过汽车传动轴传递给右车轮,如此完成汽车的驱动。然而车辆在恶劣环境下出现车轮打滑时,则需要无差速运行,即差速锁止,因此,如何进行二驱和四驱切换时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车辆二驱和四驱能够实时切换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二驱—四驱差速转换装置,其目的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离合器套即能达到车辆后桥二驱和四驱转换的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驱—四驱差速转换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一花键套,其中第一花键套设置有内花键和外花键,通过内花键与第一传动轴套接,第一花键套两侧滑动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设置有与外花键相匹配的第一传动键,第二传动齿轮设置有与外花键相匹配的第二传动键,还包括第一离合器套,所述第一离合器套套接在第一花键套外侧,并沿外花键滑动设置;第二传动轴上依次套接有第一输出齿轮、差速装置和第二输出齿轮;第一输出齿轮与第二传动轴通过键连接,第一输出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差速装置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还包括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的左半轴齿轮和右半轴齿轮;左半轴齿轮一体连接有左输出轴,其中左输出轴与左壳体滑动连接,左输出轴与第二传动轴键连接;右半轴齿轮一体连接有右输出轴,其中右输出轴与右壳体滑动连接,右输出轴与第二传动轴也采用滑动连接,右输出轴右端设置有平键,平键上套接有第二输出齿轮;右输出轴的右端还套接有第二花键套,第二花键套外侧套接有第二离合器套,第二输出齿轮设置有与第二离合器套相匹配的外连接键;还包括过渡轴和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上套接有第三输出齿轮,过渡轴上套接有过渡齿轮,第二输出齿轮与过渡齿轮相啮合,过渡齿轮与第三输出齿轮啮合。进一步地,还包括变速轴,所述变速轴上套接有变速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还套接有输入齿轮,其中变速齿轮与输入齿轮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变速齿轮包括第一变速齿轮和第二变速齿轮,第一变速齿轮与第二变速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三离合器套;输入齿轮包括第一输入齿轮和第二输入齿轮,其中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一变速齿轮相啮合,第二输入齿轮与第二变速齿轮相啮合。本技术在具体使用中,发动机的动力经过齿轮箱传递到第一传动轴,当需要两驱驱动时,第一离合器套向左拨动,此时第一离合器套套接在第一传动齿轮的第一传动键和第一花键套的外花键上,通过第一传动轴转动,带动花键套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离合器套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输出动力,由于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啮合,发动机动力通过第一传动齿轮传递到第一输出齿轮,进而传递到第二传动轴,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如此达到二驱传动的效果;当需要使用四驱时,第一离合器套向右拨动,此时第一离合器套套接在第二传动齿轮的第二传动键和第一花键套的外花键上,通过第一传动轴转动,带动花键套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离合器套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传动齿轮转动,输出动力,由于第二传动齿轮与差速装置第三传动齿轮啮合,发动机动力通过第二传动齿轮传递到第三传动齿轮,进而传递到左半轴齿轮和右半轴齿轮,带动两个车轮转动,如此达到四驱传动的效果;如此可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第一离合器套向左或是向右移动,即能达到车辆后桥二驱和四驱相互转换的目的,解决了车辆二驱和四驱能够实时切换的问题,并且切换简单,动作可靠;第二离合器套向左滑动时实现四驱差速锁止功能,第二离合器套向右滑动时实现四驱差速无锁止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二驱—四驱差速转换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二驱—四驱差速转换装置第一传动轴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二驱—四驱差速转换装置第二传动轴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二驱—四驱差速转换装置第一花键套剖视示意图;图中:1第一传动轴、101第一传动齿轮、102第二传动齿轮、103第一花键套、1031内花键、1032外花键、104第一输入齿轮、105第二输入齿轮、2第二传动轴、201第一输出齿轮、202差速装置、2021左壳体、2022右壳体、2023第三传动齿轮、2024左半轴齿轮、2025左输出轴、2026右半轴齿轮、2027右输出轴、203第二输出齿轮、204第二花键套、205第二离合器套、3第一离合器套、4过渡轴、401过渡齿轮、5第三传动轴、501第三输出齿轮、6变速轴、601第一变速齿轮、602第二变速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可知,一种二驱—四驱差速转换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1、第二传动轴2和第一花键套103,其中第一花键套103设置有内花键1031和外花键1032,通过内花键1031与第一传动轴1套接,第一花键套103两侧滑动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101和第二传动齿轮102;第一传动齿轮101设置有与外花键1032相匹配的第一传动键,第二传动齿轮102设置有与外花键1032相匹配的第二传动键,还包括第一离合器套3,所述第一离合器套3套接在第一花键套103外侧,并沿外花键1032滑动设置;第二传动轴2上依次套接有第一输出齿轮201、差速装置202和第二输出齿轮203;第一输出齿轮201与第二传动轴2通过键连接,第一输出齿轮201与第一传动齿轮101啮合;所述差速装置202包括左壳体2021和右壳体2022,左壳体2021和右壳体2022之间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2023,第三传动齿轮2023与第二传动齿轮102相啮合,还包括与第三传动齿轮2023啮合的左半轴齿轮2024和右半轴齿轮2026;左半轴齿轮2024一体连接有左输出轴2025,其中左输出轴2025与左壳体2021滑动连接,左输出轴2025与第二传动轴2键连接;右半轴齿轮2026一体连接有右输出轴2027,其中右输出轴2027与右壳体2022滑动连接,右输出轴2027与第二传动轴2也采用滑动连接,右输出轴2027右端设置有平键,平键上套接有第二输出齿轮203;右输出轴2027的右端还套接有第二花键套204,第二花键套204外侧套接有第二离合器套205,第二输出齿轮203设置有与第二离合器套205相匹配的外连接键;还包括过渡轴4和第三传动轴5,第三传动轴5上套接有第三输出齿轮501,过渡轴4上套接有过渡齿轮401,第二输出齿轮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驱—四驱差速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动轴(1)、第二传动轴(2)和第一花键套(103),其中第一花键套(103)设置有内花键(1031)和外花键(1032),通过内花键(1031)与第一传动轴(1)套接,第一花键套(103)两侧滑动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101)和第二传动齿轮(102);第一传动齿轮(101)设置有与外花键(1032)相匹配的第一传动键,第二传动齿轮(102)设置有与外花键(1032)相匹配的第二传动键,还包括第一离合器套(3),所述第一离合器套(3)套接在第一花键套(103)外侧,并沿外花键(1032)滑动设置;第二传动轴(2)上依次套接有第一输出齿轮(201)、差速装置(202)和第二输出齿轮(203);第一输出齿轮(201)与第二传动轴(2)通过键连接,第一输出齿轮(201)与第一传动齿轮(101)啮合;所述差速装置(202)包括左壳体(2021)和右壳体(2022),左壳体(2021)和右壳体(2022)之间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2023),第三传动齿轮(2023)与第二传动齿轮(102)相啮合,还包括与第三传动齿轮(2023)啮合的左半轴齿轮(2024)和右半轴齿轮(2026);左半轴齿轮(2024)一体连接有左输出轴(2025),其中左输出轴(2025)与左壳体(2021)滑动连接,左输出轴(2025)与第二传动轴(2)键连接;右半轴齿轮(2026)一体连接有右输出轴(2027),其中右输出轴(2027)与右壳体(2022)滑动连接,右输出轴(2027)与第二传动轴(2)也采用滑动连接,右输出轴(2027)右端设置有平键,平键上套接有第二输出齿轮(203);右输出轴(2027)的右端还套接有第二花键套(204),第二花键套(204)外侧套接有第二离合器套(205),第二输出齿轮(203)设置有与第二离合器套(205)相匹配的外连接键;还包括过渡轴(4)和第三传动轴(5),第三传动轴(5)上套接有第三输出齿轮(501),过渡轴(4)上套接有过渡齿轮(401),第二输出齿轮(203)与过渡齿轮(401)相啮合,过渡齿轮(401)与第三输出齿轮(501)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驱—四驱差速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动轴(1)、第二传动轴(2)和第一花键套(103),其中第一花键套(103)设置有内花键(1031)和外花键(1032),通过内花键(1031)与第一传动轴(1)套接,第一花键套(103)两侧滑动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101)和第二传动齿轮(102);第一传动齿轮(101)设置有与外花键(1032)相匹配的第一传动键,第二传动齿轮(102)设置有与外花键(1032)相匹配的第二传动键,还包括第一离合器套(3),所述第一离合器套(3)套接在第一花键套(103)外侧,并沿外花键(1032)滑动设置;第二传动轴(2)上依次套接有第一输出齿轮(201)、差速装置(202)和第二输出齿轮(203);第一输出齿轮(201)与第二传动轴(2)通过键连接,第一输出齿轮(201)与第一传动齿轮(101)啮合;所述差速装置(202)包括左壳体(2021)和右壳体(2022),左壳体(2021)和右壳体(2022)之间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2023),第三传动齿轮(2023)与第二传动齿轮(102)相啮合,还包括与第三传动齿轮(2023)啮合的左半轴齿轮(2024)和右半轴齿轮(2026);左半轴齿轮(2024)一体连接有左输出轴(2025),其中左输出轴(2025)与左壳体(2021)滑动连接,左输出轴(2025)与第二传动轴(2)键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永中
申请(专利权)人:熊永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