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制动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28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后制动钳体,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卡钳密封圈寿命不佳的问题。本汽车后制动钳体包括本体,本体上具有用于容纳活塞的活塞腔,活塞腔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形槽一和用于安装油封的环形槽二,环形槽二位于环形槽一和活塞腔底壁之间,活塞腔内设有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环,保温环套设在活塞外,环形槽一位于保温环和环形槽二之间,保温环外套有导热环,导热环两端均向内弯折形成环形挡边,保温环边沿夹紧在两环形挡边之间,导热环外侧壁与活塞腔内侧壁紧密抵靠,导热环和本体相固连,活塞腔侧壁沿保温环径向贯穿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与导热环相正对。本汽车后制动钳体具有能延长密封圈寿命的优点。

A rear brake caliper body for automobi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制动钳体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涉及一种汽车钳体,特别是一种汽车后制动钳体。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制动器卡钳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盘式制动器制动卡钳【申请号:201020261669.3;授权公告号:CN201751622U】,包括制动卡钳体、制动盘、以滑动配合方式设置于制动卡钳体内的筒状活塞、由活塞推动与制动盘作用产生制动力矩的内摩擦块和外摩擦块,活塞由工程塑料制成;还包括密封圈,制动卡钳体上设置环槽,密封圈嵌于环槽内并与活塞密封配合使制动卡钳体与活塞共同形成工作腔。上述的卡钳存在一个问题:刹车时,摩擦片和刹车片摩擦会产生较大的热量,部分热量会与密封圈接触,而密封圈与高温长期接触,会加速密封圈老化,影响密封圈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后制动钳体,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延长密封圈寿命。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后制动钳体,包括本体,本体上具有用于容纳活塞的活塞腔,活塞腔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形槽一和用于安装油封的环形槽二,且环形槽二位于环形槽一和活塞腔的底壁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腔内设有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环,保温环和环形槽一两者的中心轴线共线,保温环套设在活塞外,且环形槽一位于保温环和环形槽二之间,所述的保温环外套有导热环,导热环的两端均向内弯折形成环形挡边,且保温环的边沿夹紧在两环形挡边之间,所述的导热环的外侧壁与活塞腔的内侧壁紧密抵靠,且导热环和本体相固连,所述的活塞腔的侧壁沿保温环的径向贯穿开设有排气孔,且排气孔与导热环相正对。安装时,保温环处于摩擦片和环形槽一之间,以将摩擦片和密封圈隔开,从而有效减少热量传递到密封圈上的量,以延缓密封圈老化速度,来提高密封圈寿命;其次,在贯穿设置的排气孔的作用下,可加快导热环的散热速度,来进一步减少热量传递到密封圈上,从而进一步延长密封圈寿命。在上述的汽车后制动钳体中,所述的保温环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储油槽,储油槽呈环状且与保温环同轴设置,所述的储油槽内填充有润滑油脂。在润滑油脂的润滑作用下,以减少保温环和活塞之间的摩擦,从而延缓保温环的磨损速度。在上述的汽车后制动钳体中,所述的活塞腔的内侧壁上具有环形凸肩,环形凸肩位于环形槽二和保温环之间,环形凸肩的其中一个端面为环形槽一的内壁,且环形凸肩的另一个端面与导热环相抵。在环形凸肩作用下,对导热环的安装起限位作用,以方便钳体的组装。在上述的汽车后制动钳体中,所述的活塞腔的外侧壁上具有凸头,且排气孔远离导热环的一端的端口位于凸头上。采用上述的设计,使排气孔远离导热环的端口的位置高于活塞腔外侧壁,从而减少灰尘进入到排气孔内,使整个导热环的散热过程顺畅进行,使提高密封圈寿命的目的稳定实现。在上述的汽车后制动钳体中,所述的导热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本体相固连。在上述的汽车后制动钳体中,上述的排气孔至少有两个且沿活塞腔的周向分布,上述的凸头和排气孔两者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正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后制动钳体具有以下优点:1、安装时,保温环处于摩擦片和环形槽一之间,以将摩擦片和密封圈隔开,从而有效减少热量传递到密封圈上的量,以延缓密封圈老化速度,来提高密封圈寿命。2、在贯穿设置的排气孔的作用下,可加快导热环的散热速度,来进一步减少热量传递到密封圈上,从而进一步延长密封圈寿命。3、排气孔远离导热环的一端设于处于活塞腔外侧壁的凸头上,使排气孔的排气位置高于活塞腔外侧壁,以减少灰尘进入到排气孔内,使整个导热环的散热过程顺畅进行,使提高密封圈寿命的目的稳定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汽车后制动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汽车后制动钳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1a、活塞腔;1b、环形槽一;1c、环形槽二;1d、环形凸肩;1e、排气孔;1f、凸头;2、活塞;3、保温环;3a、储油槽;4、导热环;4a、环形挡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汽车后制动钳体包括本体1,本体1上具有用于容纳活塞2的活塞腔1a,活塞腔1a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形槽一1b和用于安装油封的环形槽二1c,且环形槽二1c位于环形槽一1b和活塞腔1a的底壁之间。其中,活塞腔1a内设有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环3,保温环3和环形槽一1b两者的中心轴线共线。其中,保温材料可以为聚苯保温材料或挤塑聚苯保温材料。如图1所示,保温环3套设在活塞2外,且环形槽一1b位于保温环3和环形槽二1c之间。保温环3外套有导热环4,导热环4的两端均向内弯折形成环形挡边4a,且保温环3的边沿夹紧在两环形挡边4a之间,即此时,保温环3的两端面分别与两环形挡边4a紧密抵靠。导热环4的外侧壁与活塞腔1a的内侧壁紧密抵靠,且导热环4和本体1相固连。优选导热环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本体1相固连。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保温环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储油槽3a,储油槽3a呈环状且与保温环3同轴设置。储油槽3a内填充有润滑油脂,以对保温环3和活塞2的接触处进行润滑。活塞腔1a的内侧壁上具有环形凸肩1d,且环形凸肩1d和活塞腔1a同轴设置。环形凸肩1d位于环形槽二1c和保温环3之间,环形凸肩1d的其中一个端面为环形槽一1b的内壁,且环形凸肩1d的另一个端面与导热环4相抵。在环形凸肩1d作用下,对导热环4的安装起限位作用,以方便钳体的组装。如图2和图3所示,活塞腔1a的侧壁沿保温环3的径向贯穿开设有排气孔1e,且排气孔1e与导热环4相正对。进一步优化,活塞腔1a的外侧壁上具有凸头1f,且排气孔1e远离导热环4的一端的端口位于凸头1f上。排气孔1e至少有两个且沿活塞腔1a的周向分布,凸头1f和排气孔1e两者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正对。优选排气孔1e的数量为2个,且此时,凸头1f的数量也为2个。安装时,保温环3处于摩擦片和环形槽一1b之间,以将摩擦片和密封圈隔开,从而有效减少热量传递到密封圈上的量,以延缓密封圈老化速度,来提高密封圈寿命;其次,在贯穿设置的排气孔1e的作用下,可加快导热环4的散热速度,来进一步减少热量传递到密封圈上,从而进一步延长密封圈寿命。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制动钳体,包括本体(1),本体(1)上具有用于容纳活塞(2)的活塞腔(1a),活塞腔(1a)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形槽一(1b)和用于安装油封的环形槽二(1c),且环形槽二(1c)位于环形槽一(1b)和活塞腔(1a)的底壁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腔(1a)内设有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环(3),保温环(3)和环形槽一(1b)两者的中心轴线共线,保温环(3)套设在活塞(2)外,且环形槽一(1b)位于保温环(3)和环形槽二(1c)之间,所述的保温环(3)外套有导热环(4),导热环(4)的两端均向内弯折形成环形挡边(4a),且保温环(3)的边沿夹紧在两环形挡边(4a)之间,所述的导热环(4)的外侧壁与活塞腔(1a)的内侧壁紧密抵靠,且导热环(4)和本体(1)相固连,所述的活塞腔(1a)的侧壁沿保温环(3)的径向贯穿开设有排气孔(1e),且排气孔(1e)与导热环(4)相正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制动钳体,包括本体(1),本体(1)上具有用于容纳活塞(2)的活塞腔(1a),活塞腔(1a)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形槽一(1b)和用于安装油封的环形槽二(1c),且环形槽二(1c)位于环形槽一(1b)和活塞腔(1a)的底壁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腔(1a)内设有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环(3),保温环(3)和环形槽一(1b)两者的中心轴线共线,保温环(3)套设在活塞(2)外,且环形槽一(1b)位于保温环(3)和环形槽二(1c)之间,所述的保温环(3)外套有导热环(4),导热环(4)的两端均向内弯折形成环形挡边(4a),且保温环(3)的边沿夹紧在两环形挡边(4a)之间,所述的导热环(4)的外侧壁与活塞腔(1a)的内侧壁紧密抵靠,且导热环(4)和本体(1)相固连,所述的活塞腔(1a)的侧壁沿保温环(3)的径向贯穿开设有排气孔(1e),且排气孔(1e)与导热环(4)相正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制动钳体,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友诸葛小香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南海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