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位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00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位锁,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挡条,底座的左端具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滑槽,第一支撑杆的下部与滑槽滑动连接,且中部与第二支撑杆铰接,第二支撑杆的下部与底座铰接;挡条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上方并与底座平行设置,挡条的右端与第一支撑杆的上部铰接,挡条的左端具有横向设置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上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滑块,滑块的下部与第二支撑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伺服马达驱动支撑杆运动,可以实现车位锁自动上升或下降,避免其他人占用车位,而且自动上锁功能快捷方便,无需人工下车弯腰处理,给使用者带来便捷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位锁
本技术涉及智能泊车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位锁。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私家车用作代步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停车时经常会发生自家车位被他人占用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难题,人们技术了车位锁。现有的车位锁需要人们弯腰去开锁,使用极其不方便。如何使得车位锁能够自动开锁解锁,既能够避免被人占用车位,又不用车主弯腰解锁上锁,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被人占用车位,又能自动解锁的车位锁,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位锁,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挡条,所述底座的左端具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且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部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挡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上方并与所述底座平行设置,所述挡条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部铰接,所述挡条的左端具有横向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上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下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具有横向开设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右侧具有与之驱动连接的伺服马达,伺服马达的旁侧设有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伺服马达电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伺服马达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内部设有能够接受手机或者汽车内至信号发射器的信号接收器,通过手机端可以对所述控制器发送指令,控制车位锁的升降,或者在汽车驶入或驶出信号接收器的信号接收范围,车位锁会自动下降或上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间段设有一安装通槽,所述第二支撑杆贯穿于所述安装通槽设置并与所述安装通槽铰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条的表面覆盖有一层缓冲层。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层选用橡胶材质制成。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条的右端具有一向侧边开设的电源安装槽,所述电源安装槽的旁侧具有一竖直向上开设的控制器安装孔,所述电源安装在所述电源安装槽内,所述控制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器安装孔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上具有用于安装固定螺丝的地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条的内部还设有声音报警器,所述声音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当挡条上升或下降到位之后,所述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所述声音报警器,使声音报警器发出报警声。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通过伺服马达驱动支撑杆运动,可以实现车位锁自动上升或下降,避免其他人占用车位,而且自动上锁功能快捷方便,无需人工下车弯腰处理,给使用者带来便捷的体验;2、车位锁上设有缓冲层,在车位锁折叠起来之后,即使车轮直接压过挡条的表面,也不会损坏车位锁;3、在挡条内部设置声音报警器,当挡条下降到位之后自动发出提示声音,通知使用者车位锁已下降到位,避免压坏车位锁和刮花车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车位锁,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挡条4和缓冲层5,所述底座1上具有用于安装固定螺丝的地脚51,所述底座1的左端具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下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且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3的下部与所述底座1铰接。所述挡条4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3的上方并与所述底座1平行设置,所述挡条4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上部铰接,所述挡条4的左端具有横向设置的第二滑槽41,所述第二滑槽41上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滑块42,所述滑块42的下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层5包裹在所述挡条4的表面,放置车轮压坏挡条4内部的元器件,所述缓冲层5选用优质的缓冲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滑块42上具有横向开设的螺纹孔42a,所述螺纹孔42a内设有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杆43,所述螺杆43的右侧具有与之驱动连接的伺服马达44,伺服马达44的旁侧设有控制器45和电源46,所述控制器45与所述伺服马达44电连接,所述电源46与所述伺服马达44和所述控制器45电连接;所述控制器45内部设有能够接受手机或者汽车内至信号发射器的信号接收器,通过手机端可以对所述控制器45发送指令,控制车位锁的升降,或者在汽车驶入或驶出信号接收器的信号接收范围,车位锁会自动下降或上升。在本实施中,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中间段设有一安装通槽,所述第二支撑杆3贯穿于所述安装通槽设置并与所述安装通槽铰接。在本实施中,所述挡条4的右端具有一向侧边开设的电源安装槽46a,所述电源安装槽46a的旁侧具有一竖直向上开设的控制器安装孔45a,所述电源46安装在所述电源安装槽46a内,所述控制器45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器安装孔45a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条4的内部还设有声音报警器,所述声音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45连接,当挡条4上升或下降到位之后,所述控制器45发送信号给所述声音报警器,使声音报警器发出报警声;通过声音报警器发出报警声,可以让使用者知道车位锁是否上升或下降到位,避免使用者在车位锁没有完全下降到位时就驶入车位之内。工作原理:当车位主人驾车离开车位之后,可以通过手机对控制器45发送信号,或者直接在汽车上设置一个信号发射器,当汽车驶入控制器45的信号接收范围内,控制器45接收到信号之后,将信号反馈至伺服马达44,伺服马达44开始运转,并且带动螺杆43转动,螺杆43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滑块42与螺杆43是螺纹连接的,螺杆43缓慢匀速转动的过程中,滑块42往电机方向滑动,越来越靠近电机,在滑块42滑动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架的下部随之滑动,使得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慢慢支撑起来,以实现将挡条4自动升起来,挡住车位,避免其他人占用;当车位主人外出回来之后,也通过手机客户端控制挡条4下降之后,即可使用车位,不需要人工弯腰操作,十分便捷。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位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挡条,所述底座的左端具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且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部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挡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上方并与所述底座平行设置,所述挡条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部铰接,所述挡条的左端具有横向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上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下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具有横向开设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右侧具有与之驱动连接的伺服马达,伺服马达的旁侧设有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伺服马达电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伺服马达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内部设有能够接受手机或者汽车内至信号发射器的信号接收器,通过手机端可以对所述控制器发送指令,控制车位锁的升降,或者在汽车驶入或驶出信号接收器的信号接收范围,车位锁会自动下降或上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位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挡条,所述底座的左端具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且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部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挡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上方并与所述底座平行设置,所述挡条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部铰接,所述挡条的左端具有横向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上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下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具有横向开设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右侧具有与之驱动连接的伺服马达,伺服马达的旁侧设有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伺服马达电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伺服马达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内部设有能够接受手机或者汽车内至信号发射器的信号接收器,通过手机端可以对所述控制器发送指令,控制车位锁的升降,或者在汽车驶入或驶出信号接收器的信号接收范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华胜谢长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