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5592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包括两个自动推出装置,自动推出装置包括支撑架、滚筒式输送带、两个气压杆、推杆及载物栅板,气压杆包括主体及连杆,滚筒式输送带安装于支撑架,连杆固定于推杆两侧,两个气压杆位于滚筒式输送带相对两侧,载物栅板位于滚筒式输送带上,载物栅板端部与推杆抵触,两个自动推出装置平行分布,中间设有机器人安装位,气压杆通过连杆带动相对于支撑架移动,发动机通过机器人安放于载物栅板上,气压杆带动推杆移动,使载物栅板沿滚筒式输送带向前推出,叉车将载物栅板叉出。取代工人大负荷体力劳动岗位,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生产效率高,提高生产效率,双向推出,解决了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Engine Palletizing and Hand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ngine stacking and handl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two automatic pushing devices. The automatic pushing device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a drum conveyor belt, two pneumatic bars, a push rod and a load grille. The pneumatic bar comprises a main body and a connecting rod. The drum conveyor belt is installed on the support frame,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ush rod, and the two pneumatic bars are located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drum conveyor belt. The load grille is located on the drum conveyor belt, and the end of the load grille is in conflict with the push rod. The two automatic push-out devices are parallel distribution. There is a robot mounting position in the middle. The pneumatic rod drives the movement relative to the support fram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The engine is placed on the load grille through the robot, and the pneumatic rod drives the push rod to move forward along the drum conveyor belt. The forklift truck will carry the load. The palisade is forked out. Replacing workers'heavy-duty manual labor posts, realizing the compan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two-way launch, solving the problem of low degree of auto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发动机是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外燃机、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发动机最早诞生在英国,所以,发动机的概念也源于英语,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发动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为人们带来了变革,发动机纸箱打包时,人工操作打包机,完成打包,打包完成后需要2人搬运下线。但是,现有的发动机纸箱码垛存在以下缺陷:1、人工作业,作业效率低下;2、人工劳动强度大,产品重,存在安全隐患;3、下线搬运过程中,存在包装箱里面配件刮花、变形的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其能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包括两个自动推出装置,所述自动推出装置包括支撑架、滚筒式输送带、两个气压杆、推杆及载物栅板,所述气压杆包括主体及连杆,所述滚筒式输送带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连杆固定于所述推杆两侧,两个所述气压杆位于所述滚筒式输送带相对两侧,所述载物栅板位于所述滚筒式输送带上,所述载物栅板端部与所述推杆抵触,两个所述自动推出装置平行分布,中间设有机器人安装位,所述气压杆通过所述连杆带动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移动,发动机通过机器人安放于所述载物栅板上,所述气压杆带动所述推杆移动,使所述载物栅板沿所述滚筒式输送带向前推出,叉车将所述载物栅板叉出。优选的,所述连杆垂直于所述推杆。优选的,所述滚筒式输送带位于两个所述气压杆之间。优选的,所述推杆平行于所述载物栅板。优选的,所述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还包括码垛机器人,所述码垛机器人安装于机器人安装位,通过所述码垛机器人抓取发动机安置于所述载物栅板。优选的,所述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还包括导向件、全自动打带机及输送线,所述导向件安装于所述输送线。优选的,所述导向件包括两个侧臂,两个所述侧臂平行放置。优选的,所述输送线垂直于所述滚筒式输送带。优选的,所述主体呈圆柱状。优选的,所述主体平行于所述滚筒式输送带。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连杆固定于所述推杆两侧,两个所述气压杆位于所述滚筒式输送带相对两侧,所述载物栅板位于所述滚筒式输送带上,所述载物栅板端部与所述推杆抵触,两个所述自动推出装置平行分布,中间设有机器人安装位,所述气压杆通过所述连杆带动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移动,发动机通过机器人安放于所述载物栅板上,所述气压杆带动所述推杆移动,使所述载物栅板沿所述滚筒式输送带向前推出,叉车将所述载物栅板叉出,取代工人大负荷体力劳动岗位,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生产效率高,提高生产效率,双向推出,解决了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中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1所示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的局部俯视图。图中:100、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10、自动推出装置;11、支撑架;12、滚筒式输送带;13、气压杆;131、主体;132、连杆;14、推杆;15、载物栅板;20、码垛机器人;30、导向件;40、全自动打带机;50、输送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3,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100包括两个自动推出装置10,所述自动推出装置10包括支撑架11、滚筒式输送带12、两个气压杆13、推杆14及载物栅板15,所述气压杆13包括主体131及连杆132,所述滚筒式输送带12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1,所述连杆132固定于所述推杆14两侧,两个所述气压杆13位于所述滚筒式输送带12相对两侧,所述载物栅板15位于所述滚筒式输送带12上,所述载物栅板15端部与所述推杆14抵触,两个所述自动推出装置10平行分布,中间设有机器人安装位,所述气压杆13通过所述连杆132带动相对于所述支撑架11移动,发动机通过机器人安放于所述载物栅板15上,所述气压杆13带动所述推杆14移动,使所述载物栅板15沿所述滚筒式输送带12向前推出,叉车将所述载物栅板15叉出,取代工人大负荷体力劳动岗位,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生产效率高,提高生产效率,双向推出,解决了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优选的,所述连杆132垂直于所述推杆14,所述滚筒式输送带12位于两个所述气压杆13之间,所述推杆14平行于所述载物栅板15,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适用性强,便于推广。优选的,所述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还包括码垛机器人20,所述码垛机器人20安装于机器人安装位,通过所述码垛机器人20抓取发动机安置于所述载物栅板15,所述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还包括导向件30、全自动打带机40及输送线50,所述导向件30安装于所述输送线50,具体的,所述导向件30包括两个侧臂,两个所述侧臂平行放置,所述输送线50垂直于所述滚筒式输送带12,所述主体131呈圆柱状,所述主体131平行于所述滚筒式输送带1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100还包括光电感应器,进行发动机打包作业时,产品在流水线完成发动机整机封装,流到线尾,触发光电感应器,流到全自动打带机40,开始纵向的打带动作,纵向打带完成,流入第二段输送线,触发光电感应器,输送线举升旋转装置工作,再次流入到全自动打带机40,开始横向的打带动作,打带完成,流入输送线,触发定位器的光电感应器,机器人接收到信号,开始工作,完成发动机纸箱包装的下线。码垛机器人20码垛下线时,采用双工位码垛的方式,更方便快捷,保证了生产的高效,真正实现了整个打包过程的无人化、自动化,发动机码垛采用九宫格的形式,每个码垛工位可一次码垛27箱发动机,且自动推出。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包括两个自动推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推出装置包括支撑架、滚筒式输送带、两个气压杆、推杆及载物栅板,所述气压杆包括主体及连杆,所述滚筒式输送带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连杆固定于所述推杆两侧,两个所述气压杆位于所述滚筒式输送带相对两侧,所述载物栅板位于所述滚筒式输送带上,所述载物栅板端部与所述推杆抵触,两个所述自动推出装置平行分布,中间设有机器人安装位,所述气压杆通过所述连杆带动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移动,发动机通过机器人安放于所述载物栅板上,所述气压杆带动所述推杆移动,使所述载物栅板沿所述滚筒式输送带向前推出,叉车将所述载物栅板叉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包括两个自动推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推出装置包括支撑架、滚筒式输送带、两个气压杆、推杆及载物栅板,所述气压杆包括主体及连杆,所述滚筒式输送带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连杆固定于所述推杆两侧,两个所述气压杆位于所述滚筒式输送带相对两侧,所述载物栅板位于所述滚筒式输送带上,所述载物栅板端部与所述推杆抵触,两个所述自动推出装置平行分布,中间设有机器人安装位,所述气压杆通过所述连杆带动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移动,发动机通过机器人安放于所述载物栅板上,所述气压杆带动所述推杆移动,使所述载物栅板沿所述滚筒式输送带向前推出,叉车将所述载物栅板叉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垂直于所述推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码垛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式输送带位于两个所述气压杆之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榕炘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三雅摩托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