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背骨架侧向刚度加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548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靠背骨架侧向刚度加强结构,包括两个正对设置的靠背侧板,两个靠背侧板的上部分别连接有一个过渡板,两个过渡板之间连接有上横梁,两个靠背侧板的下部连接有下横梁,下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刚度加强尖部,刚度加强尖部靠近对应的靠背侧板,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横梁与过渡板之间通过三个对接台面与三个对接区对接,形成类似榫卯的连接结构,上横梁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另外下横梁上设置的刚度加强尖部以及上横梁的两端相对凸起处有效提升了整个靠背骨架的刚度,使其具有更好的抗剪性能。

Lateral stiffness reinforced structure of backrest skelet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teral stiffness strengthening structure of backrest skeleton, which comprises two opposite backrest side plates. The upper part of the two backrest side plates is connected with a transition plate, the upper cross beam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two transition plates, the lower part of the two backrest side plates is connected with a lower cross beam,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lower cross bea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stiffness strengthening tips, and the stiffness strengthening tips are close to the corresponding backrest. The side plate adopts three butt countertops between the upper cross beam and the transition plate of the utility model and three butt zones to form a joint structure similar to tenon and mortise. The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of the upper cross beam are very convenient. In addition, the stiffness of the whole backrest skeleton is effectively raised by the stiffness strengthening tip of the lower cross beam and the relative protrusion of the two ends of the upper cross beam, so that the shear resistance of the backrest skeleton is better. \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靠背骨架侧向刚度加强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靠背骨架侧向刚度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是汽车零部件中主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座椅主要有座盆骨架、靠背骨架以及附着在这些骨架上的泡沫、面套等做成。靠背骨架一般都呈矩形或近似矩形的框架状,主要用于支撑背部和肩部,但这种形状的靠背骨架在受到侧向作用力时,由于矩形或近似矩形的结构易发生侧向形变,造成整个靠背骨架移位,长此以往甚至会使整个靠背骨架发生不可恢复的形变,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其基本的支撑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靠背骨架侧向刚度加强结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靠背骨架侧向刚度加强结构,包括两个正对设置的靠背侧板,其关键在于:两个所述靠背侧板的上部分别连接有一个过渡板,两个过渡板之间连接有上横梁,两个所述靠背侧板的下部连接有下横梁,所述下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刚度加强尖部,所述刚度加强尖部靠近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横梁上靠近两个靠背侧板处均设置了一个尖角,当靠背骨架受到侧向作用力时,下横梁两端受挤压,并进一步将挤压力传递至突出的刚度加强部,从而降低甚至组织靠背侧板产生侧向移位,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整个靠背骨架。进一步,上述刚度加强尖部向后的正投影被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向后的正投影遮盖。采用此结构刚度加强尖部与靠背侧板非常接近,有利于提升整个靠背骨架的抗剪切强度。上述下横梁的上边缘朝上凸起形成三角形状的所述刚度加强尖部,所述刚度加强尖部上设有三角形状的冲压凸起部。采用此结构三角形结构更稳定,同时冲压凸起部可有效提升刚度加强尖部的强度。上述过渡板包括过渡板本体,所述过渡板本体的下部与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板本体的两侧边分别朝内弯折形成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其中所述第一对接板位于所述第二对接板的前方,所述第一对接板上设有第一对接区,第二对接板上设有第二对接区和第三对接区;所述上横梁包括横梁本体,该横梁本体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朝后翻折形成上翻折边和下翻折边,所述横梁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对接台面,所述上翻折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对接台面,所述下翻折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对接台面,所述第一对接台面从后方抵紧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对接区上,所述第二对接台面从内侧绕过对应的所述第二对接区后从前方扣紧在所述第二对接区上,所述第三对接台面从内侧绕过对应的所述第三对接区后从前方扣紧在所述第三对接区上。采用上述结构靠背骨架上部的横梁不再是传统的一体式结构,而是通过与过渡板卡接与靠背侧板连接,组装时可先将过渡板安装好后再将横梁卡紧在两个过渡板之间,且横梁与过渡板之间采用三点式连接,形成类似榫卯结构的连接方式,安装拆卸都非常方便。上述横梁本体的两端分别朝侧后方向下延伸后再沿横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对接台面;所述上翻折边的两端分别沿着对应的所述第一对接台面的上边缘延伸形成上翻折延伸边,所述上翻折延伸边的自由边朝上翻折形成所述第二对接台面;所述下翻折边的两端分别沿着对应的所述第一对接台面的下边缘延伸形成下翻折延伸边,所述下翻折延伸边的自由边朝下翻折形成所述第三对接台面。采用上述结构乘坐时主要时横梁本体来支撑乘员的肩部,横梁本体相对其两端的第一对接台面更靠前,肩部支撑部形成开放式结构,可适应不同体型的乘员,同时横梁本体向侧后下方延伸的部位与横梁本体之间形成一个凸角,当横梁本体受到侧向的剪切力时,该凸角可起到一定抗剪作用,从而提升了横梁本体的抗剪性。两个所述第二对接台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板,该第一加强板与所述上翻折边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对接台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板,该第二加强板与所述下翻折边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可有效加强第二对接台面和第三对接台面的强度。上述上翻折边上设有头枕管插接孔,所述下翻折边上设有头枕管抵接槽,所述头枕管插接孔的孔心线与所述头枕管抵接槽的槽心线重合;所述横梁本体上设有焊接孔,该焊接孔的孔心线与所述头枕管插接孔的孔心线垂直交叉。采用上述结构安装头枕管时,将其插入头枕管插接孔后下端抵紧在头枕管抵接槽的槽底,然后从其侧面通过焊接孔将其与横梁本体焊接在一起。上述第一对接区向后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对接区和第三对接区向后的正投影之间。采用此方案三个对接区之间形成一个凹形结构,而与之匹配的三个对接台面则为凸形结构,二者对接都更牢固。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上横梁与过渡板之间通过三个对接台面与三个对接区对接,形成类似榫卯的连接结构,上横梁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另外下横梁上设置的刚度加强尖部以及上横梁的两端相对凸起处有效提升了整个靠背骨架的刚度,使其具有更好的抗剪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横梁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横梁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上横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过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过渡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靠背骨架侧向刚度加强结构,包括两个正对设置的靠背侧板3,两个所述靠背侧板3的上部分别连接有一个过渡板2,两个过渡板2之间连接有上横梁1,两个所述靠背侧板3的下部连接有下横梁4,所述下横梁4的两端分别设有刚度加强尖部4a,所述刚度加强尖部4a靠近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3。所述下横梁4的上边缘朝上凸起形成三角形状的所述刚度加强尖部4a,所述刚度加强尖部4a上设有三角形状的冲压凸起部,所述刚度加强尖部4a向后的正投影被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3向后的正投影遮盖,所述靠背侧板3的外侧面分别设有强度加强筋。如图1、2和5所示,所述过渡板2包括过渡板本体201,该过渡板本体201的下部与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3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板本体201的两侧边分别朝内弯折形成第一对接板202和第二对接板203,其中所述第一对接板202位于所述第二对接板203的前方,所述第一对接板202上设有第一对接区204,第二对接板203上设有第二对接区205和第三对接区206,所述第二对接区205位于所述第三对接区206的上方;所述上横梁1包括横梁本体101,该横梁本体101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朝后翻折形成上翻折边102和下翻折边103,所述横梁本体10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对接台面105,所述上翻折边10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对接台面104,所述下翻折边10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对接台面106,所述第一对接台面105从后方抵紧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对接区204上,所述第二对接台面104从内侧绕过对应的所述第二对接区205后从前方扣紧在所述第二对接区205上,所述第三对接台面106从内侧绕过对应的所述第三对接区206后从前方扣紧在所述第三对接区206上。如图2-4所示,所述横梁本体101的两端分别朝侧后方向下延伸后再沿横梁本体101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对接台面105;所述上翻折边102的两端分别沿着对应的所述第一对接台面105的上边缘延伸形成上翻折延伸边115,所述上翻折延伸边115的自由边朝上翻折形成所述第二对接台面104,两个所述第二对接台面104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板107,该第一加强板107的下边缘与所述上翻折边102固定连接;所述下翻折边103的两端分别沿着对应的所述第一对接台面105的下边缘延伸形成下翻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靠背骨架侧向刚度加强结构,包括两个正对设置的靠背侧板(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靠背侧板(3)的上部分别连接有一个过渡板(2),两个过渡板(2)之间连接有上横梁(1),两个所述靠背侧板(3)的下部连接有下横梁(4),所述下横梁(4)的两端分别设有刚度加强尖部(4a),所述刚度加强尖部(4a)靠近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靠背骨架侧向刚度加强结构,包括两个正对设置的靠背侧板(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靠背侧板(3)的上部分别连接有一个过渡板(2),两个过渡板(2)之间连接有上横梁(1),两个所述靠背侧板(3)的下部连接有下横梁(4),所述下横梁(4)的两端分别设有刚度加强尖部(4a),所述刚度加强尖部(4a)靠近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骨架侧向刚度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度加强尖部(4a)向后的正投影被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3)向后的正投影遮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靠背骨架侧向刚度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4)的上边缘朝上凸起形成三角形状的所述刚度加强尖部(4a),所述刚度加强尖部(4a)上设有三角形状的冲压凸起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背骨架侧向刚度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2)包括过渡板本体(201),所述过渡板本体(201)的下部与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3)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板本体(201)的两侧边分别朝内弯折形成第一对接板(202)和第二对接板(203),其中所述第一对接板(202)位于所述第二对接板(203)的前方,所述第一对接板(202)上设有第一对接区(204),第二对接板(203)上设有第二对接区(205)和第三对接区(206);所述上横梁(1)包括横梁本体(101),该横梁本体(101)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朝后翻折形成上翻折边(102)和下翻折边(103),所述横梁本体(10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对接台面(105),所述上翻折边(10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对接台面(104),所述下翻折边(10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对接台面(106),所述第一对接台面(105)从后方抵紧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对接区(204)上,所述第二对接台面(104)从内侧绕过对应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双华李坤霖张明辛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