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YASI organic imide silica gel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omprising a reaction product of 1,3 (2,4 diaminophenoxy) benzene 13BDAPB, two-terminal aminopropyl polydimethylsiloxane YASI, maleic anhydride, aromatic diamines, aromatic dianhydrides and 3 aminopropyl trialkoxysilane, and an organic solvent. The material source of the invention is convenient, the process is simple,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and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the product is good. The invention can be applied to the bonding of glass, ceramics, composite materials, special polar textile prepreprepregs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has good market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YASI有机酰亚胺硅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胶粘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YASI有机酰亚胺硅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胶粘剂体系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无论是高新
还是通用
,无论是国防军工还是民用工业,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均能看到它的踪迹。有关胶粘剂体系或含硅树脂体系已经有很多研究报道,也有很多专利技术专利: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2786902A公开了一种有机硅有机氟环氧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阎睿,虞鑫海等人【新型环氧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绝缘材料,2012,45(2):12-14,18】公开了一种新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6220851A公开了一种YASI型含硅环氧酰亚胺基体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特征在于:(1)将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邻甲酚、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和马来酸酐放入反应釜中,通入氮气,搅拌,加热升温至80℃,滴加异喹啉,加热至100℃-110℃,搅拌反应5-12小时后,冷却至60℃,将反应物倒入盛有沉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YASI有机酰亚胺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胶由摩尔比为1:0.1‑0.5:2:5‑10:6.5‑12:1‑2的1,3‑双(2,4‑二氨基苯氧基)苯13BDAPB、双端氨丙基多聚二甲基硅氧烷YASI、马来酸酐、芳香族二元胺、芳香族二元酐和3‑氨丙基三烷氧基硅烷的反应产物,以及有机溶剂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YASI有机酰亚胺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胶由摩尔比为1:0.1-0.5:2:5-10:6.5-12:1-2的1,3-双(2,4-二氨基苯氧基)苯13BDAPB、双端氨丙基多聚二甲基硅氧烷YASI、马来酸酐、芳香族二元胺、芳香族二元酐和3-氨丙基三烷氧基硅烷的反应产物,以及有机溶剂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YASI有机酰亚胺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二元胺选自间苯二胺、对苯二胺、2-甲基间苯二胺、2,4,6-三甲基间苯二胺、3,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醚、3,3’-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4”-羟基三苯甲烷、4,4’-二氨基二苯砜、3,3’-二氨基二苯砜、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3,3’,5,5’-四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2,6-双(4-氨基苯氧基)苯甲腈、2,6-双(3-氨基苯氧基)苯甲腈、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3,3’-二氨基-4,4’-二羟基联苯、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1,3-双(3-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4-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1,4-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2,6-双(4-氨基苯氧基)甲苯、2,5-双(4-氨基苯氧基)甲苯、3,5-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甲酸、2,6-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甲苯、2,5-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甲苯、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双[4-(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甲烷、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甲烷、4,4’-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二苯甲烷、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4-(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4,4’-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硫醚、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硫醚、4,4’-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二苯硫醚、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醚、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醚、4,4’-双(2-三氟甲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鑫海,李智杰,董浩,周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上海睿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