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制造用钢绳附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263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制造用钢绳附油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一、卷筒一、固定壳体一、下导轮一、上导轮一、连接座、固定壳体二、上导轮二、下导轮二、电机、支撑架二、连接带轮二、连接皮带二、过渡带轮一、过渡带轮二、过渡皮带、过渡带轮三、过渡带轮四、连接皮带一和连接带轮一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导轮二和下导轮二以及下导轮一和上导轮一,从而能够对钢绳进行拉直移动,从而提高了附油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设置的连接带轮、连接皮带、过渡带轮和过渡皮带等部件,从而使下导轮二和下导轮一同步进行旋转,也就保证了钢绳能够同步的进出避免了松动,从而提高了附油的效果。

A Steel Rope Oil Attachment Device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eel rope oil attachment device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support frame, a drum, a fixed shell, a lower guide wheel, an upper guide wheel, a connecting seat, a fixed shell, an upper guide wheel, a lower guide wheel, a motor, a supporting frame, a connecting belt wheel, a connecting belt, a transition belt wheel, a transition belt, a transition belt wheel and a transition belt. Wheel 4, connecting belt 1 and connecting pulley 1, etc.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and simple structure, low production cost,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complete functions, with upper guide wheel 2 and lower guide wheel 2, lower guide wheel 1 and upper guide wheel 1 on both sides respectively, so that the steel rope can be straightened and moved, thereby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oil attachment; the connecting pulley, connecting belt and connecting pulley provided in the invention are capable of straightening and moving the steel rope. The transition pulley and the transition belt and other components make the lower guide wheel and the lower guide wheel rotate step by step, which ensures the synchronous entry and exit of the steel rope and avoids loosening, thus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oil attach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制造用钢绳附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制造用钢绳附油装置。
技术介绍
钢绳作为吊装、起重、提升、牵引、承载等设备的关键构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例如:矿井提升机、石油钻修井机、索道、缆车、起重机、桥梁拉吊索、电梯、牵引索、固定索、承载索等);长期以来,由于缺少科学有效的综合检测手段,钢绳的安全使用,始终是安全管理的难点问题;钢绳是将力学性能和几何尺寸符合要求的钢丝按照一定的规则捻制在一起的螺旋状钢丝束;钢绳是先由多层钢丝捻成股,再以绳芯为中心,由一定数量股捻绕成螺旋状的绳;钢绳在物料(或是其他物品)的搬运机械中,供提升、牵引、拉紧和承载之用;钢绳的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工作可靠;而现有钢绳在生产出来后,需要进行附油处理,防止生锈,而目前的工作方式通常是人工用毛刷进行刷油,此种附油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而且附油效果也不理想,所以需要一种技术来弥补这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制造用钢绳附油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制造用钢绳附油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一、卷筒一、固定壳体一、下导轮一、上导轮一、连接座、固定壳体二、上导轮二、下导轮二、卷筒二、电机、支撑架二、连接带轮二、连接皮带二、过渡带轮一、过渡带轮二、过渡皮带、过渡带轮三、过渡带轮四、连接皮带一、连接带轮一和附油器;底座上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二和支撑架一,底座上面中央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支撑架一上侧中活动连接有卷筒一;支撑架二上侧中活动连接有卷筒二,支撑架二上面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后侧输出轴端与卷筒二前侧轴端固定连接;固定壳体一位于支撑架一左侧,固定壳体一下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面右侧,固定壳体一内部上侧活动连接有上导轮一,述固定壳体一内部下侧活动连接有下导轮一;固定壳体二位于支撑架二右侧,固定壳体二下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面左侧,固定壳体二内部上侧活动连接有上导轮二,固定壳体二内部下侧活动连接有下导轮二;下导轮二外侧轴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带轮二;连接带轮二通过连接皮带二与过渡带轮二相连接;过渡带轮二固定连接在过渡带轮一前侧中心上;过渡带轮一活动连接在固定壳体二外部前面下侧中央,过渡带轮一通过过渡皮带与过渡带轮三相连接;过渡带轮三活动连接在固定壳体一外部前面下侧中央,过渡带轮三前面中心上固定连接有过渡带轮四;过渡带轮四通过连接皮带一与连接带轮一相连接;过渡带轮三固定连接在下导轮一前侧轴端上;附油器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上。作为优选,上导轮一上侧最高点与上导轮二上侧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作为优选,下导轮一和上导轮一之间的间隙以及上导轮二和下导轮二之间的间隙均等于检测钢绳的直径。作为优选,连接皮带二、过渡皮带和连接皮带一均为同步带。作为优选,附油器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油箱、左附油海绵、左海绵吸油体、右附油海绵、右海绵吸油体、开口、平台和气压杆;油箱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上;油箱左侧中固定连接有一个左海绵吸油体,左海绵吸油体顶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左附油海绵;油箱右端中设有一个开口,开口中设有一个右海绵吸油体,右海绵吸油体顶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右附油海绵;油箱右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平台,平台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气压杆,气压杆的输出端与右海绵吸油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导轮二和下导轮二以及下导轮一和上导轮一,从而能够对钢绳进行拉直移动,从而提高了附油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连接带轮、连接皮带、过渡带轮和过渡皮带等部件,从而使下导轮二和下导轮一同步进行旋转,也就保证了钢绳能够同步的进出避免了松动,从而提高了附油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附油器的右附油海绵可以在气压杆的带动下进行移动,适合不同规格的钢绳。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附油器的结构示意图。1-底座;2-支撑架一;3-卷筒一;4-固定壳体一;5-下导轮一;6-上导轮一;7-连接座;8-固定壳体二;9-上导轮二;10-下导轮二;11-卷筒二;12-电机;13-支撑架二;14-连接带轮二;15-连接皮带二;16-过渡带轮一;17-过渡带轮二;18-过渡皮带;19-过渡带轮三;20-过渡带轮四;21-连接皮带一;22-连接带轮一;23-油箱;24-左附油海绵;25-左海绵吸油体;26-右附油海绵;27-右海绵吸油体;28-开口;29-平台;30-气压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制造用钢绳附油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架一2、卷筒一3、固定壳体一4、下导轮一5、上导轮一6、连接座7、固定壳体二8、上导轮二9、下导轮二10、卷筒二11、电机12、支撑架二13、连接带轮二14、连接皮带二15、过渡带轮一16、过渡带轮二17、过渡皮带18、过渡带轮三19、过渡带轮四20、连接皮带一21、连接带轮一22和附油器;底座1上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二13和支撑架一2,底座1上面中央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支撑架一2上侧中活动连接有卷筒一3;支撑架二13上侧中活动连接有卷筒二11,支撑架二13上面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2;电机12后侧输出轴端与卷筒二11前侧轴端固定连接;固定壳体一4位于支撑架一2左侧,固定壳体一4下侧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面右侧,固定壳体一4内部上侧活动连接有上导轮一6,述固定壳体一4内部下侧活动连接有下导轮一5;固定壳体二8位于支撑架二13右侧,固定壳体二8下侧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面左侧,固定壳体二8内部上侧活动连接有上导轮二9,固定壳体二8内部下侧活动连接有下导轮二10;下导轮二10外侧轴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带轮二14;连接带轮二14通过连接皮带二15与过渡带轮二17相连接;过渡带轮二17固定连接在过渡带轮一16前侧中心上;过渡带轮一16活动连接在固定壳体二8外部前面下侧中央,过渡带轮一16通过过渡皮带18与过渡带轮三19相连接;过渡带轮三19活动连接在固定壳体一4外部前面下侧中央,过渡带轮三19前面中心上固定连接有过渡带轮四20;过渡带轮四20通过连接皮带一21与连接带轮一22相连接;过渡带轮三19固定连接在下导轮一5前侧轴端上;附油器固定连接在连接座7上。其中,上导轮一6上侧最高点与上导轮二9上侧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下导轮一5和上导轮一6之间的间隙以及上导轮二9和下导轮二10之间的间隙均等于检测钢绳的直径;连接皮带二15、过渡皮带18和连接皮带一21均为同步带。如图2所示,附油器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油箱23、左附油海绵24、左海绵吸油体25、右附油海绵26、右海绵吸油体27、开口28、平台29和气压杆30;油箱23固定连接在连接座7上;油箱23左侧中固定连接有一个左海绵吸油体25,左海绵吸油体25顶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左附油海绵24;油箱23右端中设有一个开口28,开口28中设有一个右海绵吸油体27,右海绵吸油体27顶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右附油海绵26;油箱23右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平台29,平台29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制造用钢绳附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架一(2)、卷筒一(3)、固定壳体一(4)、下导轮一(5)、上导轮一(6)、连接座(7)、固定壳体二(8)、上导轮二(9)、下导轮二(10)、卷筒二(11)、电机(12)、支撑架二(13)、连接带轮二(14)、连接皮带二(15)、过渡带轮一(16)、过渡带轮二(17)、过渡皮带(18)、过渡带轮三(19)、过渡带轮四(20)、连接皮带一(21)、连接带轮一(22)和附油器;所述底座(1)上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二(13)和支撑架一(2),所述底座(1)上面中央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所述支撑架一(2)上侧中活动连接有卷筒一(3);所述支撑架二(13)上侧中活动连接有卷筒二(11),所述支撑架二(13)上面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后侧输出轴端与卷筒二(11)前侧轴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体一(4)位于支撑架一(2)左侧,所述固定壳体一(4)下侧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面右侧,所述固定壳体一(4)内部上侧活动连接有上导轮一(6),所述述固定壳体一(4)内部下侧活动连接有下导轮一(5);所述固定壳体二(8)位于支撑架二(13)右侧,所述固定壳体二(8)下侧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面左侧,所述固定壳体二(8)内部上侧活动连接有上导轮二(9),所述固定壳体二(8)内部下侧活动连接有下导轮二(10);所述下导轮二(10)外侧轴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带轮二(14);所述连接带轮二(14)通过连接皮带二(15)与过渡带轮二(17)相连接;所述过渡带轮二(17)固定连接在过渡带轮一(16)前侧中心上;所述过渡带轮一(16)活动连接在固定壳体二(8)外部前面下侧中央,所述过渡带轮一(16)通过过渡皮带(18)与过渡带轮三(19)相连接;所述过渡带轮三(19)活动连接在固定壳体一(4)外部前面下侧中央,所述过渡带轮三(19)前面中心上固定连接有过渡带轮四(20);所述过渡带轮四(20)通过连接皮带一(21)与连接带轮一(22)相连接;所述过渡带轮三(19)固定连接在下导轮一(5)前侧轴端上;所述附油器固定连接在连接座(7)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制造用钢绳附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架一(2)、卷筒一(3)、固定壳体一(4)、下导轮一(5)、上导轮一(6)、连接座(7)、固定壳体二(8)、上导轮二(9)、下导轮二(10)、卷筒二(11)、电机(12)、支撑架二(13)、连接带轮二(14)、连接皮带二(15)、过渡带轮一(16)、过渡带轮二(17)、过渡皮带(18)、过渡带轮三(19)、过渡带轮四(20)、连接皮带一(21)、连接带轮一(22)和附油器;所述底座(1)上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二(13)和支撑架一(2),所述底座(1)上面中央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所述支撑架一(2)上侧中活动连接有卷筒一(3);所述支撑架二(13)上侧中活动连接有卷筒二(11),所述支撑架二(13)上面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后侧输出轴端与卷筒二(11)前侧轴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体一(4)位于支撑架一(2)左侧,所述固定壳体一(4)下侧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面右侧,所述固定壳体一(4)内部上侧活动连接有上导轮一(6),所述述固定壳体一(4)内部下侧活动连接有下导轮一(5);所述固定壳体二(8)位于支撑架二(13)右侧,所述固定壳体二(8)下侧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面左侧,所述固定壳体二(8)内部上侧活动连接有上导轮二(9),所述固定壳体二(8)内部下侧活动连接有下导轮二(10);所述下导轮二(10)外侧轴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带轮二(14);所述连接带轮二(14)通过连接皮带二(15)与过渡带轮二(17)相连接;所述过渡带轮二(17)固定连接在过渡带轮一(16)前侧中心上;所述过渡带轮一(16)活动连接在固定壳体二(8)外部前面下侧中央,所述过渡带轮一(16)通过过渡皮带(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美云周想杨阳杨兴城韩永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