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车备胎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196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车备胎支架装置,属于汽车及其零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第三支撑座以及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的主体骨架,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支撑部铰接、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支撑部铰接,第三连接部通过设有套管,套管上固定拉杆间接与第三支撑座可拆卸连接;拉杆上设有弹簧,第三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连接耳,通过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拉杆和第一连接耳上,弹簧可以将拉杆与第三支撑座压紧进而固定主体骨架,同时祈祷减震缓冲作用。支撑座与第三连接部之间设有钢绳,可以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同时将主体骨架下旋至合适的倾斜面,便于安装和拆卸备胎。第三连接部的底部还设有伸缩杆的扳手,通过利用杠杆原理达到省时省力的作用。

A spare tire bracket device for engineering vehicl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are tire bracket device for an engineering vehicl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s and their parts.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 seat, a second support seat and a third support seat, as well as a main skeleton including a first connection part, a second connection part and a third connection part. The first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first support part are hinged, the second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second support part are hinged, and the third connection part is indirectly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support seat through a sleeve. There is a spring,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ear is arranged on the third connecting part. The two ends of the spring are fixed on the tie rod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ear respectively. The spring can compress the tie rod and the third supporting seat to fix the main frame, and pray for the shock absorption and cushioning effect. A steel rop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upport seat and the third connecting part, which can protect the user's personal safety. At the same time, the main body skeleton is rotated down to a suitable inclined surface to facilitate the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of spare tyres. The bottom of the third connecting part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wrench of a telescopic rod, which saves time and labor by using the lever princi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车备胎支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及其零件的
,具体的涉及一种工程车备胎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工程车备胎架安装在车辆的两个横梁底板之间或者两侧底板靠外端,通过使用摇把将备胎升降器伸缩,来达到固定与卸下备胎的方式,在固定与卸下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手动旋转摇把,而且摇把难以固定,费时费力。摇把作为固定与卸胎工具,一般都会随车携带,占用随车空间。现有技术的备胎架离不开备胎升降器,摇杆使用费时费力,一般在摇杆丢失的情况,则无法完成安装与拆卸备胎,则造成工作效率的下降。市场上通用的备胎架,工具摇把是不可缺少的随车工具,摇把为长型状,占用随车空间,必要时还需安装工具箱在工程车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故此提出一种工程车备胎支架装置,方便拆卸和安装备胎,结构简单且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操作过程省时省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工程车备胎支架装置,固定在工程车底板上,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和主体骨架;所述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第三支撑座均固定连接在工程车底板上;所述主体骨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支撑座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支撑座铰接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中部并列设有两个套管;两个所述套管均与第三连接部转动连接;位于两个套管之间的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连接耳;两个所述套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拉杆;所述拉杆与第三支撑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拉杆上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扳手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耳上;所述第三连接部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扳手;所述固定底座的中部可拆卸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与固定底座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架。进一步的,所述扳手由伸缩管制成,包括外管和内管;位于外管外部的所述内管上设有把手和第三连接耳;所述外管靠近把手的一端设有第四连接耳;所述第三连接耳与第四连接耳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支撑座连接处的轴线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支撑座连接处的轴线为同一条轴线。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支撑座连接处的轴线和套管的轴线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撑座和第一支撑座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三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撑座上设有第二连接耳;所述拉杆远离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耳;所述第五连接耳与第二连接耳匹配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撑座上设有钢绳;所述钢绳远离第三支撑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连接部的中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1)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支撑座连接处的轴线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支撑座连接处的轴线为同一条轴线,实现备胎架可翻转,达到使用者便于安装与卸载的作用。(2)所述固定底座的中部可拆卸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与固定底座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架,轮胎的固定方式摒弃了备胎升降器与摇把,使用固定架和手柄以及固定底座将备胎压紧,拆卸和安装均简单便捷,提高工作效率。(3)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扳手,所述扳手由伸缩管制成,位于外管外部的所述内管上设有把手和第三连接耳;所述外管靠近把手的一端设有第四连接耳;所述第三连接耳与第四连接耳可拆卸连接。使用了扳手,运用杠杆原理,使得安装和卸载轮胎过程中,省时省力,同时不必担心丢失影响换胎的麻烦,伸缩管也便于节省安装空间。(4)两个所述套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拉杆;所述拉杆与第三支撑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拉杆上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扳手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耳上。拉杆的运用和拉杆上安装有弹簧,通过弹簧的伸缩,达到压紧与锁紧拉杆与第三支撑座的作用,进而达到固定轮胎的作用,同时达到减震缓冲的作用。(5)钢丝绳具有保护人身安全,同时又能起到固定备胎架,使得主体骨架达到适合的倾斜面,使得安装与卸载备胎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卸载备胎的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后的工况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扳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支撑座1,第二支撑座2,第三连接部3,扳手4,备胎5,弹簧6,套管7,拉杆8,第三支撑座9,第一连接耳10,钢绳11,第二连接部12,手柄13,固定架14,固定底座15,第五连接耳16,第一连接部1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工程车备胎支架装置,固定在工程车底板上,包括第一支撑座1、第二支撑座2、第三支撑座9和主体骨架。第一支撑座1、第二支撑座2和第三支撑座9均为U形支座,第一支撑座1、第二支撑座2和第三支撑座9均焊接连接在工程车底板上,第三支撑座9和第一支撑座1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三支撑座9和第二支撑座2之间的距离。主体骨架三点支撑固定的形式,较四点固定的形式更为简单,主体骨架包括竖直段的第一连接部17、竖直段的第二连接部18和水平段的第三连接部3,第一连接部17与第一支撑座1通过销轴铰接连接为整体,第二连接部18和第二支撑座2通过销轴铰接连接为整体。第一连接部17与第一支撑座1连接处的轴线和第二连接部18与第二支撑座2连接处的轴线为同一条轴线,实现装置可以旋转,进而便于实现安装和拆卸工作。第三连接部3为U形结构,第三连接部3的U形结构的中部左右并列设有两个套管7,两个套管7均可以在第三连接部3上转动,第一连接部17与第一支撑座1连接处的轴线和套管7的轴线平行设置。两个套管7的外壁上焊接连接有同一个拉杆8,实现拉杆8在第三连接部3上转动,进而便于固定主体骨架。拉杆8的顶端设有第五连接耳16,第三支撑座9的侧壁上焊接有第二连接耳,为了便于拆卸和安装备胎,将第五连接耳16与第二连接耳通过开口销连接。位于两个套管7之间的第三连接部3上焊接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耳10,拉杆8上连接有弹簧6,弹簧6远离扳手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耳10上,通过弹簧6的拉伸可以将拉杆8与第三支撑座9稳固,防止开口销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脱落,同时可以达到减震缓冲的作用。第三连接部3的U形结构侧壁中部焊接连接有横向的固定底座15,固定底座15为倒置的U形板,固定底座15的底板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下方焊接有螺母,通孔内螺纹连接有手柄13,手柄13有转动把手和螺杆组成。手柄13与固定底座15之间设有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为倒置的U形板,U形板底板的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上方焊接有螺母,螺杆与两个螺母配合。通过旋转把手将固定底座15与固定架14压紧轮毂,进而实现固定轮胎的功能。第三连接部3的底部焊接连接有扳手4,扳手4由伸缩管制成,包括外管和内管,位于外管外部的内管上设有把手和第三连接耳,外管靠近把手的一端设有第四连接耳,第三连接耳与第四连接耳通过开口销连接,便于扳手4的收缩固定,同时利用杠杆原理将主体骨架的抬升更为便捷省力。第三支撑座9上还设有钢绳11,钢绳11远离第三支撑座9的一端连接在第三连接部3的中部,钢绳11的设置可以保护使用者防止受到主体骨架的伤害,使主体骨架达到一个合适的倾斜度,使安装与卸载备胎更便捷。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在实际操作中这样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车备胎支架装置,固定在工程车底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座(1)、第二支撑座(2)、第三支撑座(9)和主体骨架;所述第一支撑座(1)、第二支撑座(2)和第三支撑座(9)均固定连接在工程车底板上;所述主体骨架包括第一连接部(17)、第二连接部(18)和第三连接部(3);所述第一连接部(17)与第一支撑座(1)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8)和第二支撑座(2)铰接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3)的中部并列设有两个套管(7);两个所述套管(7)均与第三连接部(3)转动连接;位于两个套管(7)之间的所述第三连接部(3)上设有第一连接耳(10);两个所述套管(7)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拉杆(8);所述拉杆(8)与第三支撑座(9)可拆卸连接;所述拉杆(8)上连接有弹簧(6);所述弹簧(6)远离扳手(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耳(10)上;所述第三连接部(3)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15);所述第三连接部(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扳手(4);所述固定底座(15)的中部可拆卸连接有手柄(13);所述手柄(13)与固定底座(15)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架(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车备胎支架装置,固定在工程车底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座(1)、第二支撑座(2)、第三支撑座(9)和主体骨架;所述第一支撑座(1)、第二支撑座(2)和第三支撑座(9)均固定连接在工程车底板上;所述主体骨架包括第一连接部(17)、第二连接部(18)和第三连接部(3);所述第一连接部(17)与第一支撑座(1)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8)和第二支撑座(2)铰接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3)的中部并列设有两个套管(7);两个所述套管(7)均与第三连接部(3)转动连接;位于两个套管(7)之间的所述第三连接部(3)上设有第一连接耳(10);两个所述套管(7)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拉杆(8);所述拉杆(8)与第三支撑座(9)可拆卸连接;所述拉杆(8)上连接有弹簧(6);所述弹簧(6)远离扳手(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耳(10)上;所述第三连接部(3)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15);所述第三连接部(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扳手(4);所述固定底座(15)的中部可拆卸连接有手柄(13);所述手柄(13)与固定底座(15)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架(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备胎支架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王燕张志鹏李超周亚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