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移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100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3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田移苗装置,它包括行走机构、托盘、幼苗传送管、幼苗传送管提升机构和下苗器,所述托盘为上端开口的U形盒体,所述托盘固定在所述行走机构的顶端。所述幼苗传送管为中空管状,所述幼苗传送管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并排竖直固定在一个移动板上。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前后并排设置的四个滚轮和设置在所述滚轮上方的可调伸缩杆,幼苗传送管提升机构包括连架杆Ⅰ、牵引绳和卷筒,所述连架杆Ⅰ前后并排平行设置有四根,每根所述连架杆Ⅰ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板和设置在所述托盘底部的固定铰接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携带大量葱苗,无需弯腰操作,可模拟人手操作的特点。

Farmland seedling removal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armland seedling mov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walking mechanism, a tray, a seedling conveying tube, a seedling conveying tube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seedling lowering device. The tray is a U-shaped box with an upper opening, and the tray is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walking mechanism. The seedling conveyor tube is hollow tubular, and the seedling conveyor tube is arranged with several, and is vertically fixed on a moving plate side by side. The walking mechanism comprises four rollers arranged side by side and an adjustable telescopic rod arranged above the rollers. The seedling conveyor pipe lif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connecting rod I, a traction rope and a reel. The connecting rod I is arranged side by side with four parallel rods, and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each connecting rod I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moving plate and the fixed hing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ray. The inven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rrying a large number of onion seedlings without bending operation and can simulate manual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田移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设备,尤其是农田移苗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农业机械设置,很多蔬菜已经通过移栽方式进行种植,如大葱,大葱直播苗,生长缓慢,根系发育迟缓,移栽可以刺激根系的发育,促使生长茂盛。大葱在移栽前都要先将农田灌溉一下,然后手持插植器将大葱插到湿垄沟中,移栽过程中需要不断弯腰、下蹲,长时间劳作会对人们的腰椎造成严重伤害,在移栽时一次只能携带很少的葱苗,因此需要多次往返田地取葱苗,及其浪费时间,严重影响作业进程。因此设计一款可携带大量葱苗,无需弯腰操作,可模拟人手操作的农田移苗装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可携带大量葱苗,无需弯腰操作,可模拟人手操作的农田移苗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农田移苗装置,它包括行走机构、托盘、幼苗传送管、幼苗传送管提升机构和下苗器,所述托盘为上端开口的U形盒体,所述托盘固定在所述行走机构的顶端;所述幼苗传送管为中空管状,所述幼苗传送管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并排竖直固定在一个移动板上;所述幼苗传送管提升机构包括连架杆Ⅰ、牵引绳和卷筒,所述连架杆Ⅰ前后并排平行设置有四根,每根所述连架杆Ⅰ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板和设置在所述托盘底部的固定板铰接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右侧上端通过所述牵引绳与所述卷筒连接,所述卷筒的卷轴端部固定连接一个摇把,所述摇把的后端铰接连接一个手柄,在所述托盘上设置一个手柄挡块;所述下苗器包括插植器、踏板、复位弹簧和引导板,所述踏板通过前后并排平行设置的四根连架杆Ⅱ与所述移动板铰接连接,所述插植器呈T型设置,包括水平的连接筒和与所述连接筒垂直固定连接的插杆,所述连接筒与所述踏板下方的圆杆铰接连接,所述插杆下端穿过所述引导板设置的引导孔与所述幼苗传送管一一对应;所述引导板的前后两端与所述移动板的左侧底端延伸的耳板铰接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套置在所述插杆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所述连接筒和引导板上。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前后并排设置的四个滚轮和设置在所述滚轮上方的可调伸缩杆,所述滚轮外表面并排套置多个橡胶轮;所述可调伸缩杆包括与所述托盘底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杆和滑动在所述支撑杆底端的滑杆,在所述滑杆的上等间距设置多个限位孔,在每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可拆卸设置一个与所述限位孔配合的定位销。进一步的,每根所述幼苗传送管的顶端设置有喇叭口;在每根所述幼苗传送管的左侧上下贯穿设置宽为1-2cm的条形开口。进一步的,在所述手柄上套置一个套筒,在所述手柄和套筒的中间夹层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所述手柄和套筒的挡板上。进一步的,在所述插杆底部设置有防止幼苗前后偏移的牛角头。进一步的,在每个所述耳板的上侧设置有踏板限位杆,所述踏板限位杆包括上下设置的滑动杆和固定杆,在所述滑动杆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杆顶端配合的圆形槽,在所述圆形槽内设置一个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和所述圆形槽内壁上。进一步的,在所述圆形槽内壁与所述缓冲弹簧顶端之间设置一个可调杆,在可调杆上等间距设置多个螺纹孔,在所述滑动杆上设置一个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可转动螺纹连接的螺栓。进一步的,所述托盘的底部设置有网孔。进一步的,在所述插杆的底部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底端设置有与幼苗贴合的、上小下大的弧形槽。进一步的,在每个所述幼苗传送管的底端设置一个逐渐缩小的开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托盘可以携带大量葱苗,将葱苗依次投放到幼苗传送管中,通过脚踩下苗器,将幼苗移栽到农田里,操作简单、省力。通过在移动板上设置多个幼苗传送管,可以一次移栽很多幼苗,提高作业效率。移动板通过幼苗传送管提升机构,可以实现竖直移动,并且不会对左右两侧造成干扰。踏板通过并排平行设置的四根连架杆Ⅱ与移动板连接,可确保踏板顶端一直保持水平,人工用脚踩时,更加的平稳。连接筒与踏板下方的圆杆铰接连接,可以实现插杆摆动。插杆下端穿过引导板与幼苗传送管一一对应,且引导板的两端与移动板铰接连接,可实现插杆下端的运动轨迹为弧形,模拟人手操作,使移栽的幼苗更加完整。在滚轮的外表面并排套置多个橡胶轮,可以增大摩擦,防止行走机构向两侧滑动。将幼苗传送管的顶端设置成喇叭口,方便投放幼苗。在每根幼苗传送管的左侧上下贯穿设置宽为1-2cm条形开口,可以观察幼苗的运动情况,还可以将卡住的幼苗拨出。在手柄和套管中间的夹层内设置有弹簧,可以防止竖直状态的手柄发生弯折。在插杆的底部设置有防止幼苗前后偏移的牛角头,可以防止幼苗前后发生偏移。在耳板上设置有踏板限位杆,可以防止人踩踏板摆动幅度过大,在踏板限位杆内设置缓冲弹簧,可以防止踏板运动过快,对幼苗造成划损。在圆形槽内壁和缓冲弹簧之间设置一个可调杆,可以调节踏板的竖直移动距离。在托盘的底部设置有网孔,可以防止托盘内积水。在插杆底部设置有插头,插头的底端设置与幼苗贴合的、上小下大的弧形槽,可以避免划损幼苗,同时增大对幼苗的推力。在幼苗传送管的底部设置一个逐渐缩小的开口,可以确保幼苗投放的更加准确。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幼苗传送管提升机构位于上端);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幼苗传送管提升机构位于下端);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插植器移栽状态图(含有插杆底端的运动轨迹);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插头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显示牵引绳的连接关系);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行走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手柄固定在手柄挡块上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手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手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板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板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踏板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插植器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板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插杆底端结构示意图;附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踏板限位杆结构示意图;附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附图17中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行走机构1、滚轮11、橡胶轮112、可调伸缩杆12、支撑杆121、滑杆122、限位孔123、定位销124、托盘2、固定板21、手柄挡块22、幼苗传送管3、喇叭口31、开口32、条形开口33、移动板34、耳板341、幼苗传送管提升机构4、连架杆Ⅰ41、牵引绳42、卷筒43、手柄431、套筒432、弹簧433、下苗器5、插植器51、连接筒511、插杆512、牛角头513、插头514、弧形槽515、踏板52、连架杆Ⅱ521、复位弹簧53、引导板54、踏板限位杆6、滑动杆61、圆形槽611、螺栓612、固定杆62、缓冲弹簧63、可调杆64、螺纹孔64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如附图1至附图18所示,农田移苗装置,它包括行走机构1、托盘2、幼苗传送管3、幼苗传送管提升机构4和下苗器5,行走机构1包括前后并排设置的四个滚轮11和设置在滚轮11上方的可调伸缩杆12,为了增大摩擦,防止行走机构1向两侧滑动,在滚轮11的外表面并排套置多个橡胶轮112。可调伸缩杆12包括与托盘2底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杆121和滑动在支撑杆121底端的滑杆122,在滑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农田移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行走机构、托盘、幼苗传送管、幼苗传送管提升机构和下苗器,所述托盘为上端开口的U形盒体,所述托盘固定在所述行走机构的顶端;所述幼苗传送管为中空管状,所述幼苗传送管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并排竖直固定在一个移动板上;所述幼苗传送管提升机构包括连架杆Ⅰ、牵引绳和卷筒,所述连架杆Ⅰ前后并排平行设置有四根,每根所述连架杆Ⅰ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板和设置在所述托盘底部的固定板铰接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右侧上端通过所述牵引绳与所述卷筒连接,所述卷筒的卷轴端部固定连接一个摇把,所述摇把的后端铰接连接一个手柄,在所述托盘上设置一个手柄挡块;所述下苗器包括插植器、踏板、复位弹簧和引导板,所述踏板通过前后并排平行设置的四根连架杆Ⅱ与所述移动板铰接连接,所述插植器呈T型设置,包括水平的连接筒和与所述连接筒垂直固定连接的插杆,所述连接筒与所述踏板下方的圆杆铰接连接,所述插杆下端穿过所述引导板设置的引导孔与所述幼苗传送管一一对应;所述引导板的前后两端与所述移动板的左侧底端延伸的耳板铰接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套置在所述插杆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所述连接筒和引导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农田移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行走机构、托盘、幼苗传送管、幼苗传送管提升机构和下苗器,所述托盘为上端开口的U形盒体,所述托盘固定在所述行走机构的顶端;所述幼苗传送管为中空管状,所述幼苗传送管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并排竖直固定在一个移动板上;所述幼苗传送管提升机构包括连架杆Ⅰ、牵引绳和卷筒,所述连架杆Ⅰ前后并排平行设置有四根,每根所述连架杆Ⅰ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板和设置在所述托盘底部的固定板铰接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右侧上端通过所述牵引绳与所述卷筒连接,所述卷筒的卷轴端部固定连接一个摇把,所述摇把的后端铰接连接一个手柄,在所述托盘上设置一个手柄挡块;所述下苗器包括插植器、踏板、复位弹簧和引导板,所述踏板通过前后并排平行设置的四根连架杆Ⅱ与所述移动板铰接连接,所述插植器呈T型设置,包括水平的连接筒和与所述连接筒垂直固定连接的插杆,所述连接筒与所述踏板下方的圆杆铰接连接,所述插杆下端穿过所述引导板设置的引导孔与所述幼苗传送管一一对应;所述引导板的前后两端与所述移动板的左侧底端延伸的耳板铰接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套置在所述插杆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所述连接筒和引导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移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前后并排设置的四个滚轮和设置在所述滚轮上方的可调伸缩杆,所述滚轮外表面并排套置多个橡胶轮;所述可调伸缩杆包括与所述托盘底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杆和滑动在所述支撑杆底端的滑杆,在所述滑杆的上等间距设置多个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金玉李佳丽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高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