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内部集成电路板的便于卡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086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内部集成电路板的便于卡接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向上开口的中空结构,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四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滑动插接有压杆,所述压杆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上滑动连接L型杆的一端,此时第一弹簧回弹带动支撑板向上将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推出外壳,非常方便的实现了对不同大小型号的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的拔出,提高了对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维护和更换的效率,支撑板的上端面铺设有防滑层,防止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在支撑板上滑动,进一步使卡接的更牢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An Easy Clamping Device for Integrated Circuit Board in Compu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venient clamping device for an integrated circuit board in a computer, including a shell, which is a hollow structure with an upward opening. Four first grooves are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hell. A pressure bar is slidedly inserted in the first groove. A second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pressure bar, and one end of the L-shaped bar is slidedly connected on the second groove. The bullet drives the support board upward to push the computer controller circuit board out of the shell. It is very convenient to pull out the different sizes of the computer controller circuit board. It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intenance and replacement of the computer controller circuit board.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n anti-skid layer, which prevents the computer controller circuit board from sliding on the support board and further makes the clamping more firm. Solid, with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内部集成电路板的便于卡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计算器控制器相关
,具体为一种计算机内部集成电路板的便于卡接装置。
技术介绍
控制器的一般安装在电路板上,大型计算机中的电路板也很大,控制器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指令装置。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它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但现有的计算机控制器一般采用螺丝固定,导致在安装和拆卸时非常的耗时耗力,降低了对计算机控制器维护和更换的效率,同时计算机控制器的大小型号多种多样,因此在对计算机控制器进行固定时,小型的计算机控制器结构紧密但无法承受较大的压力,大型的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但是质量较重,需要较大的压力才能固定的很牢固,所以在对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进行固定时需要手动调节压力,步骤繁琐,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内部集成电路板的便于卡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内部集成电路板的便于卡接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向上开口的中空结构,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四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滑动插接有压杆,所述压杆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上滑动连接L型杆的一端,所述L型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板的上端面,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与外壳的内侧壁铰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铰接在挤压板的上端,所述挤压板的下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挤压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卡齿,所述第二连接板铰接在外壳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等长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内侧壁上,所述外壳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下端面,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活动连接有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所述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与第二卡齿相对应的第一卡齿。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铺设有防滑层。优选的,所述压杆为T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多于四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弹簧之间呈矩阵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计算机内部集成电路板的便于卡接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加入第一弹簧、支撑板、压杆、L型杆和第一连接板等结构,在需要将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固定时,通过手动向下按压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带动支撑板向下压缩第一弹簧,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的底壁带动两个第一连接板相互远离的转动,第一连接板带动挤压板向下运动,由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挤压板在随着第一连接板移动的同时始终保持竖直的状态,随着手动逐渐下压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第一连接板旋转的角度逐渐增大,两个挤压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一连接板与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的底壁脱离,此时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的侧壁与挤压板抵触,此时支撑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上挤压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使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紧紧的卡接在一起,非常方便的实现了对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的卡接,在固定较小型号的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时,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需要转动的幅度会小一点,第二连接板压缩第二弹簧的程度也会小一点,此时第二弹簧通过第二连接板推动挤压板的力也相应的减小,避免了因挤压过大而造成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受挤压而变形的问题,在固定较大的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时,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需要转动的幅度会大一点,第二连接板压缩第二弹簧的程度也会大一点,此时第二弹簧通过第二连接板推动挤压板的力也相应的增加,避免了较大的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因过重而卡接不牢固的问题,实现了对大小型号不同的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均可以非常方便的卡接固定,在需要拔出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时,只需手动同时按压压杆,此时两个第一连接板继续相互远离的转动,使两个挤压板相互远离的运动,挤压板带动第二卡齿与第一卡齿分离,此时第一弹簧回弹带动支撑板向上将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推出外壳,非常方便的实现了对不同大小型号的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的拔出,提高了对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维护和更换的效率,支撑板的上端面铺设有防滑层,防止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在支撑板上滑动,进一步使卡接的更牢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中:外壳1、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2、第一弹簧3、支撑板4、压杆5、L型杆6、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第二弹簧9、第一卡齿10、挤压板11、第二卡齿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内部集成电路板的便于卡接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为向上开口的中空结构,外壳1的外侧可焊接在大型计算机内部,外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四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滑动插接有压杆5,压杆5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上滑动连接L型杆6的一端,L型杆6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板7的上端面,两个第一连接板7相互远离的一侧与外壳1的内侧壁铰接,两个第一连接板7相互靠近的一侧铰接在挤压板11的上端,挤压板11的下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板8,两个挤压板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卡齿12,第二连接板8铰接在外壳1的内侧壁上,第一连接板7与第二连接板8等长且平行设置,第二连接板8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9的一端,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内侧壁上,外壳1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弹簧3的一端,第一弹簧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4的下端面,支撑板4的上端面活动连接有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2,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与第二卡齿12相对应的第一卡齿10,支撑板4的上端面铺设有防滑层,压杆5为T型结构,第一弹簧3的数量多于四个,且多个第一弹簧3之间呈矩阵分布。工作原理:在需要将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2固定时,通过手动向下按压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2,带动支撑板4向下压缩第一弹簧3,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2的底壁带动两个第一连接板7相互远离的转动,第一连接板7带动挤压板11向下运动,由于第一连接板7与第二连接板8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挤压板11在随着第一连接板7移动的同时始终保持竖直的状态,随着手动逐渐下压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2,第一连接板7旋转的角度逐渐增大,两个挤压板1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一连接板7与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2的底壁脱离,此时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2的侧壁与挤压板11抵触,此时支撑板4在第一弹簧3的作用下向上挤压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2,使第一卡齿10与第二卡齿12紧紧的卡接在一起,非常方便的实现了对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2的卡接,在固定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2时,第一连接板7与第二连接板8所需要转动的幅度会小一点,第二连接板8压缩第二弹簧9的程度也会小一点,此时第二弹簧9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内部集成电路板的便于卡接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向上开口的中空结构,外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四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滑动插接有压杆(5),所述压杆(5)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上滑动连接L型杆(6)的一端,所述L型杆(6)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板(7)的上端面,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7)相互远离的一侧与外壳(1)的内侧壁铰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7)相互靠近的一侧铰接在挤压板(11)的上端,所述挤压板(11)的下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板(8),两个所述挤压板(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卡齿(12),所述第二连接板(8)铰接在外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板(7)与第二连接板(8)等长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8)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9)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外壳(1)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弹簧(3)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4)的下端面,所述支撑板(4)的上端面活动连接有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2),所述计算机控制器电路板(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与第二卡齿(12)相对应的第一卡齿(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内部集成电路板的便于卡接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向上开口的中空结构,外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四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滑动插接有压杆(5),所述压杆(5)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上滑动连接L型杆(6)的一端,所述L型杆(6)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板(7)的上端面,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7)相互远离的一侧与外壳(1)的内侧壁铰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7)相互靠近的一侧铰接在挤压板(11)的上端,所述挤压板(11)的下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板(8),两个所述挤压板(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卡齿(12),所述第二连接板(8)铰接在外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板(7)与第二连接板(8)等长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8)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敏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尹特利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