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文清专利>正文

集成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2776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1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灶。灶膛筒体内具有位于灶膛筒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且呈环形的空气夹层,且当集成灶处于工作状态时空气夹层内的空气能与灶膛内的热气进行热交换,灶膛筒体上设有与空气夹层贯通的第一通道,灶膛筒体上还设有与空气夹层贯通且能使空气夹层内的空气进入燃烧头的第二通道。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燃烧效率高,余热能得到有效利用,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利用灶的烟气预热空气,实现超焓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和减轻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燃烧稳定性;降低排烟温度,提高系统热利用率;提高燃料的活化能,有利于燃烧稳定性;体积紧凑小巧,结构可靠,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灶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灶具大多是将燃烧器整机安装在灶体上,燃烧器与灶体的在燃烧及换热方面的契合度相对较低,灶膛外壁温度高,热量损失大,且灶膛内由于助燃空气没有预热或预热不合理,燃烧器燃烧效率相对低。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炉灶燃烧器[申请号:201510237022.4],壳体为密封的中空结构,壳体的内部构成燃烧器的风腔,壳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向下的凹槽,凹槽内装有水平的导气盘,导气盘将凹槽隔置成下部的预混腔和上部的燃烧腔,导气盘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出气孔,壳体上分别装有与预混腔相连通的进气管和与风腔相连通的进风管,进气管伸入预混腔的出气端处设置有分气帽,分气帽的侧壁上设置贯通的进气孔,预混腔的周壁上设置有连通预混腔和风腔的第一进风孔,燃烧腔的周壁上设置有连通燃烧腔和风腔的第二进风孔。上述方案虽然能够提高燃烧效率。然而,该方案依然存在燃烧效率还是不够理想,余热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燃烧效率高,余热能得到有效利用,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的集成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集成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灶,包括燃烧头(1),在燃烧头(1)上设有炉头(11),所述的炉头(11)外围设有灶膛筒体(2),所述的灶膛筒体(2)下端与燃烧头(1)相连从而在灶膛筒体(2)内侧形成位于燃烧头(1)上方的灶膛(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灶膛筒体(2)内具有位于灶膛筒体(2)的内壁和外壁之间且呈环形的空气夹层(4),且当集成灶处于工作状态时空气夹层(4)内的空气能与灶膛(3)内的热气进行热交换,所述的灶膛筒体(2)上设有与空气夹层(4)贯通且能使外部空气进入空气夹层(4)内的第一通道(21),所述的灶膛筒体(2)上还设有与空气夹层(4)贯通且能使空气夹层(4)内的空气进入燃烧头(1)的第二通道(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灶,包括燃烧头(1),在燃烧头(1)上设有炉头(11),所述的炉头(11)外围设有灶膛筒体(2),所述的灶膛筒体(2)下端与燃烧头(1)相连从而在灶膛筒体(2)内侧形成位于燃烧头(1)上方的灶膛(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灶膛筒体(2)内具有位于灶膛筒体(2)的内壁和外壁之间且呈环形的空气夹层(4),且当集成灶处于工作状态时空气夹层(4)内的空气能与灶膛(3)内的热气进行热交换,所述的灶膛筒体(2)上设有与空气夹层(4)贯通且能使外部空气进入空气夹层(4)内的第一通道(21),所述的灶膛筒体(2)上还设有与空气夹层(4)贯通且能使空气夹层(4)内的空气进入燃烧头(1)的第二通道(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通道(21)上连接有风机(21a),所述的第二通道(22)通过空气管(221)与燃烧头(1)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灶膛筒体(2)包括呈筒状的外壳体(23)和呈筒状的内壳体(24),所述的内壳体(24)和外壳体(23)同轴设置,在内壳体(24)和外壳体(23)之间设有上封板(25)和下封板(26),所述的内壳体(24)、外壳体(23)、上封板(25)和下封板(26)合围形成上述的空气夹层(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灶膛筒体(2)呈下端小上端大的锥台型,所述的空气夹层(4)呈下端小上端大的锥台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夹层(4)内设有引导空气从第一通道(21)向第二通道(22)流通从而提高换热效果的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文清陈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潘文清陈少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