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进气阀机油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0475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柴油机零部件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柴油机进气阀机油喷雾装置,它包括进油管,本体及喷管,其特征在于本体分上下体,喷管之一端接在与压气机出口相联的管道上,出口端置于每缸进气支管处;还有喷嘴、保护套.该装置有可调节滴油器开度的阀,透明管及可观察透明管内滴油情况的窗口,该装置能自动调节滴油速度.该装置解决了以往喷雾装置不能保征油气供应,油量不能随发动机负荷调节及不可观察之弊端,使进气阀及阀座磨损得到有力控制.(*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柴油机零部件类。在国际上为解决高增压柴油机进气阀的磨损问题,曾有过多种改善的途径和措施,例如苏联专利(专利技术证№966256·1981·3·12申请国际专利分类号FO1M9/10,Megen·A·H·-)中提出,用气缸排出的废气作润滑介质供给进气阀及阀座的措施,但不利因素是废气气温高且含有于阀及阀座有害的成份。捷克斯洛伐克专利(专利号233-17.098P(17.099H)是利用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机油通过设置在压气机蜗壳出口部位的喷雾器,将机油喷入发动机进气总管,使进气阀与阀座结合面得以润滑,从而改善了阀与阀座的磨损。该装置由进油管本体及喷油管组成,但存在如下问题(1)滑油在压气机出口进行喷雾,滑油油雾随着增压空气通过空气冷却器进入进气总管,由于空冷器的阻力,使得油雾滴落汇集在空冷器的壳体下方,故油雾难以随增压空气进入进气总管,即使有一部分油雾被带入进气总管,但会产生靠近压气机的气缸抢油气现象而使得远离压气机的各缸所需油气不能得以保证,而且油气通过空冷器,将使空冷器空气通道产生污阻,一则影响发动机的充气量,二则通道难以清洗;(2)滑油量无法通过喷雾器进行手调且发动机运行中喷雾油量不能随发动机负荷大小自动调整;(3)无法监视喷雾器工作是否正常;本技术解决了上述弊端。本装置有进油管,本体及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本体分上体及下体,喷管之一端接在与压气机出口相联的管道上,另一端置于每缸进气支管处,由于喷管出口处的空气流速增大,从而对机油喷雾装置内的机油有抽吸作用,同时冲散油滴使之雾化,雾化机油沿喷管与进气总管的气流进入进气阀与阀座结合处,使之润滑,并达到自动调节滴油速度之目的,该装置上体有可调节滴油器开度的阀,下体内装有透明管及可观察透明管内滴油情况的窗口;喷咀置于保护套中,保护套出口置于喷管中,该装置以调节滴油器之阀用调节针阀,透明管用玻璃管为好;而喷管以拉伐尔管为佳。附图1、为进气阀机油喷雾系统原理图,1.为压气机,2.为来气截止阀,3.为机油喷雾装置,4.为机油管,5.为空气管,6.为供油阀,7.为机油箱,8.为压气机与空冷器联结管。附图2、为柴油机进气阀机油喷雾装置图,1.为调节针阀,2.为本体之上体,3.为外套螺母,4.为接头体,5.为垫圈,6.为滴油器,7.为本体之下体,8.为喷管,9.为保护套,10.为垫圈,11.为喷咀,12.为垫圈,13.为透明管,14.为垫圈,15.为垫圈,16.为密封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油机进气阀机油喷雾装置(图2),它包括机油进油管、本体、喷管,本实用新型之特征在于所说的本体分上体(2)及下体(7),喷管(8)之一端接在与压气机出口相联的管道上,出口端置于每缸进气支管处,喷咀(11)置于保护套(9)中,保护套出口置于喷管中,装置上体内有可调节滴油器(6)之开度的阀(1),下体内装有透明管(13)及可观察透明管的窗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机进气阀机油喷雾装置(图2),它包括机油进油管、本体、喷管,本实用新型之特征在于所说的本体分上体(2)及下体(7),喷管(8)之一端接在与压气机出口相联的管道上,出口端置于每缸进气支管处,喷咀(11)置于保护套(9)中,保护套出口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齐清陈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船舶修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