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微囊藻毒素浓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0266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测定微囊藻毒素浓度的方法,基于二硫化钼量子点可以与金纳米颗粒通过内滤效应发生作用,然而微囊藻毒素可以影响其适配体修饰的金纳米颗粒在高盐溶液中的聚散程度,实现了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浓度的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使用的二硫化钼的上转换荧光能够有效地避免水环境中背景基质荧光的干扰,光学稳定性好,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检测专一性好,避免其它常见金属离子或阴离子对微囊藻毒素的测定的影响,抗干扰能力强,且结果灵敏可靠,检测限低,响应速度快,整个反应过程只需要20min,大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稳定性好,能够实现实时在线的快速、专一性检测,可以用于实际水环境微囊藻毒素的简单快速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定微囊藻毒素浓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上转换荧光的二硫化钼量子点测定微囊藻毒素浓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微囊藻毒素(MCs)是有害蓝藻水华释放的一类环状七肽类肝毒素,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是诱发肝癌、肠胃炎等疾病的重要环境因素。鉴于MCs的毒性及其危害,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MCs列为饮用水中需控制的有害污染物。MCs与肝炎病毒、黄曲毒素共同被列为诱发我国南方原发性肝癌高发的三大环境危险因素,对此我国在2006年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对MCs含量进行了规定,其含量不得高于1μg/L。蓝藻水华引发的MCs次生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环境科学问题。目前,国内外针对水体中MCs的分析检测技术主要在实验室展开,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酶联免疫法、放射性免疫、盐水虾法和生物探针等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特异性强等优点,但操作繁琐、检测时间较长、或是检测成本太高,不易于现场监测和实现突发性污染事件的监控,严重制约了对水体中MCs污染的及时动态了解。由于荧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定微囊藻毒素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二硫化钼量子点原液的制备:取四水钼酸铵、N‑乙酰基‑L‑半胱氨酸和硫脲加入水中并在冰浴下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再将所述混合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加热反应后,自然冷却,然后将其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即得到二硫化钼量子点原液;所述四水钼酸铵、N‑乙酰基‑L‑半胱氨酸和硫脲的质量比为3.16:1:0.39;2)绘制标准曲线:取微囊藻毒素核酸适配体溶液、硼氢化钠还原的金纳米溶液和可溶盐,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再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微囊藻毒素标准溶液分别加入所述混合溶液中得到反应液,充分反应15min后,再加入步骤1)得到的二硫化钼量子点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定微囊藻毒素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二硫化钼量子点原液的制备:取四水钼酸铵、N-乙酰基-L-半胱氨酸和硫脲加入水中并在冰浴下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再将所述混合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加热反应后,自然冷却,然后将其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即得到二硫化钼量子点原液;所述四水钼酸铵、N-乙酰基-L-半胱氨酸和硫脲的质量比为3.16:1:0.39;2)绘制标准曲线:取微囊藻毒素核酸适配体溶液、硼氢化钠还原的金纳米溶液和可溶盐,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再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微囊藻毒素标准溶液分别加入所述混合溶液中得到反应液,充分反应15min后,再加入步骤1)得到的二硫化钼量子点原液混合反应,然后用超纯水定容至相同体积,取定容后的溶液在激发波长862nm,发射波长505nm处测定荧光强度,以微囊藻毒素浓度为横坐标,相对荧光强度(I-I0)/I0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其中,I0为微囊藻毒素浓度为零时,二硫化钼量子点的荧光强度,I为二硫化钼量子点与不同浓度微囊藻毒素共同存在时对应的荧光强度;所述微囊藻毒素核酸适配体的5´端修饰了巯基;所述金纳米修饰了柠檬酸;3)待测样品检测:将待测样品加入步骤2)所述的混合溶液中,并按照步骤2)所述方法检测待测样品的荧光强度;将所得荧光强度数值带入步骤2)获得的标准曲线中,再通过计算即得到待测样本中的微囊藻毒素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定微囊藻毒素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中四水钼酸铵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64.7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燕石文兵董文飞陈果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