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力式筒形基础沉筒纠偏与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结构基础
,尤其涉及一种吸力式筒形基础沉筒纠偏与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吸力式筒形基础作为一种优良的海洋基础形式,已广泛应用于深海采油平台、海洋浮动式结构。相比于传统桩基础,吸力式筒形基础具有安装简便、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的优点。吸力式筒形基础的安装沉贯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为吸力式筒形基础在自重作用下沉贯至指定深度;第二步为抽出沉筒内浆水,在沉筒内形成负压,吸力式筒形基础在负压作用下沉贯至设计深度。由于海洋地质条件的差异性,海底土体表面可能不平整、且不同地区或深度处的土体性质存在差异,吸力式筒形基础在自重作用下沉贯和在负压作用下沉贯的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倾斜;基础在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水平的波浪荷载或者拖船的拖拽也可能发生倾斜。一旦吸力式筒形基础发生倾斜,在沉贯过程中由于基础重心的偏移,基础倾斜的角度会越来越大,会严重影响基础的安装质量。因此,及时纠偏吸力式筒形基础的倾斜是控制吸力式筒形基础安装质量的重要手段。吸力式筒形基础依靠筒壁与深海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上部的采油平台、浮动式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力式筒形基础沉筒纠偏与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力式筒形基础沉筒纠偏与加固装置的主体结构为沉筒;沉筒包括筒盖(3)和筒体两部分,筒盖上设置有排水阀门(4);沉筒内部均匀布置4~6个铜管或钢管(6),每个铜管或钢管(6)上均匀布置6~8个注浆孔(6‑2),注浆孔(6‑2)利用弹性橡皮圈包裹,铜管或钢管(6)与沉筒之间用绝缘材料(5)隔离;沉筒通过钢缆线(1‑1)与上部浮动式结构连接,为上部浮动式结构提供承载力;铜管或钢管(6)通过电缆线(1‑2)与上部结构直流电源连接形成电渗、且可电极转换,达到吸力式筒形基础沉筒纠偏和加固的目的;钢缆线(1‑1)与电缆线(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力式筒形基础沉筒纠偏与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力式筒形基础沉筒纠偏与加固装置的主体结构为沉筒;沉筒包括筒盖(3)和筒体两部分,筒盖上设置有排水阀门(4);沉筒内部均匀布置4~6个铜管或钢管(6),每个铜管或钢管(6)上均匀布置6~8个注浆孔(6-2),注浆孔(6-2)利用弹性橡皮圈包裹,铜管或钢管(6)与沉筒之间用绝缘材料(5)隔离;沉筒通过钢缆线(1-1)与上部浮动式结构连接,为上部浮动式结构提供承载力;铜管或钢管(6)通过电缆线(1-2)与上部结构直流电源连接形成电渗、且可电极转换,达到吸力式筒形基础沉筒纠偏和加固的目的;钢缆线(1-1)与电缆线(1-2)通过具有防止海水侵蚀功能的套管(1-3)包裹在一起。2.一种吸力式筒形基础沉筒纠偏与加固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含有铜管或钢管(6)、绝缘材料(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孔纲强,李辉,杨钢,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