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挡砟墙及其逆向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挡砟墙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挡砟墙及其逆向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随着城市桥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综合考虑其安全性、协调性、需防护对象的特性等原因,需在桥梁两侧增设挡砟墙,挡砟墙是一种重要的安全防护物,其设计和构造,关系着整个桥梁的建设及交通运输安全,在桥梁混凝土挡砟墙预制施工中,预制挡砟墙常规施工方法主要分为:预制场预制,包括扎筋、立模、浇混凝土、拆模、养生等工序;现场安装,包括测量、垫层、吊装、连接。传统施工方式一般为正立方式或平躺方式,现有预制挡砟墙常规施工方式存在当混凝土预制挡砟墙底部有预留钢筋伸出混凝土时,其影响混凝土的浇筑;且在混凝土挡砟墙预制后吊离台座时需要专门设置吊耳,这些均影响挡砟墙的预制进度与质量。现有挡砟墙的强度及抗碰撞能力有限,当有外力撞击时,挡砟墙容易被撞变形;现有挡砟墙的结构设计较为简单,且缺少对角度和高度的考量,对挡砟墙的长期变形等问题缺少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快捷,操作简单,效率高,预制挡砟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挡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环状支架(13),所述环状支架(13)为上宽下窄的封闭结构,所述环状支架(13)包括第一钢筋(1)、第二钢筋(2)、第三钢筋(3)、第四钢筋(4),所述第二钢筋(2)与第一钢筋(1)连接,所述第三钢筋(3)与第二钢筋(2)连接,所述第四钢筋(4)与第三钢筋(3)连接,所述第一钢筋(1)与第四钢筋(4)连接;所述环状支架(13)的左侧或/和右侧外部设有夹层(12),所述夹层(12)通过拉伸弹簧(11)与所述环状支架(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挡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环状支架(13),所述环状支架(13)为上宽下窄的封闭结构,所述环状支架(13)包括第一钢筋(1)、第二钢筋(2)、第三钢筋(3)、第四钢筋(4),所述第二钢筋(2)与第一钢筋(1)连接,所述第三钢筋(3)与第二钢筋(2)连接,所述第四钢筋(4)与第三钢筋(3)连接,所述第一钢筋(1)与第四钢筋(4)连接;所述环状支架(13)的左侧或/和右侧外部设有夹层(12),所述夹层(12)通过拉伸弹簧(11)与所述环状支架(1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挡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支架(13)上端设有用于定位的键槽(10)或凸台(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挡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1)为竖直L形,且拐角处设置为倒圆角结构;所述第二钢筋(2)为直线形结构,所述第二钢筋(2)与第一钢筋(1)的水平端连接,连接处的角度为90~100°。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挡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钢筋(3)为弯折结构,包括垂直段和倾斜段,垂直段的长度为5~8cm,垂直段与倾斜段连接处的角度为140~150°,垂直段与第四钢筋(4)连接,倾斜段与所述第二钢筋(2)连接,所述第三钢筋(3)垂直方向的长度为26~32cm。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挡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支架(13)彼此平行固定,所述环状支架(13)上设有用于提高强度的多个加强筋,相邻环状支架(13)之间设置多个刚性弹簧(14),每个刚性弹簧(14)的一端固定在一个环状支架(13)上,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环状支架(13)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挡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5)和第二加强筋(6),第一加强筋(5)相互之间平行排列,一端连接第一钢筋(1),另一端连接第二钢筋(2);第二加强筋(6)相互之间平行排列,一端连接第一钢筋(1),另一端连接第四钢筋(4);所述第一加强筋(5)和第二加强筋(6)彼此相交,固定焊接为一体。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挡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三加强筋(7)和第四加强筋(8),第三加强筋(7)为水平方向设置,第四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祝俊,谢国红,李亮,余军,魏谦,赵福彬,毛晓辉,徐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