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橡胶垫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589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橡胶垫限位装置。在桥面和桥墩之间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两个橡胶垫,在桥面和桥墩之间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两个橡胶垫,在橡胶垫的两侧分别开设六根支撑杆,轴承垂直支撑杆杆身,在两个支撑杆通孔之间的中心处,设置滚轮,限位板设置在橡胶垫的两侧,螺栓垂直穿过限位板、桥墩顶面,在限位板表面,等距设置若干道限位匝道并延伸至桥墩内;当地震到来时,纵波传递能量至桥墩,桥墩将能量传递到橡胶垫,橡胶垫产生微小形变,并消耗能量,横波传递能量给桥面、桥墩,桥面与桥墩产生相对位移,限位板表面的限位匝道产生相对移动,阻止桥面与桥墩产生较大相对位移,避免桥面脱落。

A Multifunctional Rubber Pad Limi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multi-functional rubber pad limiting device. Two rubber pads are plac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ridge deck and pier respectively, two rubber pads are plac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ridge deck and pier respectively, six supporting rods are set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rubber pad, and the bearing vertical supporting rod body is set at the center between the two supporting rods through holes. The limiting plate is set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rubber pad, and the bolts pass through the limiting plate vertically. On the top of the pi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spacing plate, several spacing spacing ramps are set up and extended to the pier; when the earthquake arrives, longitudinal wave transfers energy to the pier, the pier transfers energy to the rubber cushion, the rubber cushion produces slight deformation and consumes energy, and the transverse wave transfers energy to the bridge deck, pier, bridge deck and pier produce relative displacement, and the spacing ramp on the surface of the spacing plate produces relative displacement. It can prevent the relative displacement between the bridge deck and pier, and avoid the falling off of the bridge de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橡胶垫限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橡胶垫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桥梁作为交通线上的枢纽工程,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延伸长度上都在快速增长。在地震多发的国家,桥梁一旦在地震中发生落梁破坏将使整个交通网络陷入瘫痪。我国桥梁抗震设计主要是强调墩体的强度,使墩体在地震中不发生倒塌。所采用的防落梁构造主要是在墩体上固定设置防落梁挡块,以将梁体的纵向位移量和横向位移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是由于梁体与墩体、梁体与梁体之间缺乏联系,当强度较高的地震来袭时,受梁体剧烈晃动的冲击,防落梁挡块易发生剪切破坏而失效,产生落梁破坏。目前,在最成熟的抗震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橡胶垫,但橡胶垫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橡胶垫只能对纵波传递的能量进行消耗,并避免桥面与桥墩发生刚性破坏,但横波传来时,橡胶垫的摩擦系数较小,会增大桥面与桥墩的相对位移,桥面脱落的几率极大。如果能设计出,结构简单,同时对纵波、横波产生的影响都有削弱的产品,那么对桥梁抗震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橡胶垫限位装置,地震到来,纵波传递能量至桥墩,桥墩将能量传递到橡胶垫,橡胶垫产生微小形变,并消耗能量,横波传递能量给桥面、桥墩,桥面与桥墩产生相对位移,限位板表面的限位匝道产生相对移动,阻止桥面与桥墩产生较大相对位移,避免桥面脱落。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橡胶垫限位装置,包括桥面、桥墩、橡胶垫、固定带、支撑杆、滚轮、螺母、轴承、限位板、限位匝道、螺栓;在桥面和桥墩之间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两个橡胶垫,在橡胶垫的两侧分别开设若干根支撑杆,支撑杆的中部与橡胶垫相连,每个支撑杆之间等间距布置,支撑杆杆身是竖直杆,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成弯曲的夹角;在支撑杆侧壁弯曲的部位开设通孔,通孔垂直穿过支撑杆的侧壁;螺母分别紧贴支撑杆的通孔的左、右两侧,在两个支撑杆通孔之间的中心处,设置滚轮,在滚轮的圆心处,设置的空洞垂直穿过滚轮左侧壁和滚轮右侧壁;轴承垂直支撑杆杆身,并穿过支撑杆、滚轮和螺母;限位板设置在橡胶垫的两侧,上端的限位板顶面与桥面底面紧贴,在限位板的四个角处,螺栓垂直穿过限位板、桥面底面,并延伸至桥面内;下端的限位板底面与桥墩顶面紧贴,在限位板的四个角处,螺栓垂直穿过限位板、桥墩顶面,并延伸至桥墩内;在限位板表面,等间距设置若干道限位匝道;在橡胶垫侧壁中轴线处,设置固定带,固定带与橡胶垫侧壁紧贴,且固定橡胶垫与支撑杆。进一步地,所述的橡胶垫材质为强耗能橡胶,橡胶垫为正方体,边长为18-20cm。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带材质为碳钢,厚度为0.8-1.0cm,固定带宽度为3-5cm。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杆的材质为钢筋,直径为2-2.4cm;每两个支撑杆之间的间距为2-3cm,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成150°-160°的夹角。进一步地,所述的滚轮抗压强度60-80Mpa,在滚轮的圆心处,设置直径为1-1.5cm空洞,滚轮滚动面的宽度为3-4cm,滚轮直径为5-6cm。进一步地,所述的轴承直径1-1.5cm,轴承的端部距离螺母72-3cm。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匝道与限位板焊接,限位匝道为厚度1.2-1.4cm的钢板。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板的长边为25-30cm,短边为20-25cm,厚度为1-1.5cm。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橡胶垫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从限位板的一端开始,限位匝道高度依次递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地震到来时,纵波传递能量至桥墩,桥墩将能量传递到橡胶垫,橡胶垫产生微小形变,并消耗能量,横波传递能量给桥面、桥墩,桥面与桥墩产生相对位移,限位板表面的限位匝道产生相对移动,阻止桥面与桥墩产生较大相对位移,避免桥面脱落。本技术结构简单,技术难点低,可工厂化生产,安装方便,施工难度低,限位效果甚好,节省成本,降低震后维护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桥梁横向截面图;图2为A-A截面图;图3为B-B截面图;图4为C-C截面图;图5为D-D截面图。图中,1为桥面;2为桥墩;3为橡胶垫;4为固定带;5为支撑杆;6为滚轮;7为螺母;8为轴承;9为限位板;10为限位匝道;11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多功能橡胶垫限位装置,包括桥面1、桥墩2、橡胶垫3、固定带4、支撑杆5、滚轮6、螺母7、轴承8、限位板9、限位匝道10、螺栓11;在桥面1和桥墩2之间距离桥面(1)两侧边缘20-30cm处分别放置两个橡胶垫3,所述的橡胶垫3材质为强耗能橡胶,橡胶垫3为正方体,边长为18-20cm,在橡胶垫3的两侧分别开设六根支撑杆5,所述的支撑杆5的材质为钢筋,直径为2-2.4cm。每两个支撑杆5之间的间距为2-3cm,支撑杆5的端部设置成150°-160°的夹角,支撑杆5的中部与橡胶垫3相连,每两个支撑杆5之间等距布置,支撑杆5杆身是竖直杆,支撑杆5的一端设置成弯曲的夹角;在支撑杆5侧壁弯曲的部位开设通孔,通孔直径为1-1.5cm,通孔垂直穿过支撑杆5的侧壁;螺母7分别紧贴支撑杆5的通孔的左、右两侧,在两个支撑杆5通孔之间的中心处,设置滚轮6,所述的滚轮6抗压强度60-80Mpa,在滚轮6的圆心处,设置直径为1-1.5cm空洞,滚轮6滚动面的宽度为3-4cm,滚轮6直径为5-6cm,在滚轮6的圆心处,设置的空洞垂直穿过滚轮6左侧壁和滚轮6右侧壁;轴承8垂直支撑杆5杆身,并穿过支撑杆5、滚轮6和螺母7,所述的轴承8直径1-1.5cm,轴承8的端部距离螺母72-3cm;限位板9设置在橡胶垫3的两侧,限位板9的长边为25-30cm,短边为20-25cm,厚度为1-1.5cm,上端的限位板9顶面与桥面1底面紧贴,在限位板9的四个角处,螺栓11垂直穿过限位板9、桥面1底面,并延伸至桥面1内;下端的限位板9底面与桥墩2顶面紧贴,在限位板9的四个角处,螺栓11垂直穿过限位板9、桥墩2顶面,并延伸至桥墩2内;在限位板9表面,等距设置若干道限位匝道10,第一道限位匝道10距离滚轮2-3cm,从限位板9的第一道限位匝道10开始,限位匝道10高度依次递增2cm,所述的限位匝道10与限位板9焊接,限位匝道10的厚度为1.2-1.4cm的钢板;在橡胶垫3侧壁中轴线处,设置固定带4,所述的固定带4材质为碳钢,厚度为0.8-1.0cm,固定带4宽度为3-5cm;固定带4与橡胶垫3侧壁紧贴,且固定橡胶垫3与支撑杆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橡胶垫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桥面(1)、桥墩(2)、橡胶垫(3)、固定带(4)、支撑杆(5)、滚轮(6)、螺母(7)、轴承(8)、限位板(9)、限位匝道(10)、螺栓(11);在桥面(1)和桥墩(2)之间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两个橡胶垫(3),在橡胶垫(3)的两侧分别开设若干根支撑杆(5),支撑杆(5)的中部与橡胶垫(3)相连,每个支撑杆(5)之间等间距布置,支撑杆(5)杆身是竖直杆,支撑杆(5)的一端设置成弯曲的夹角;在支撑杆(5)侧壁弯曲的部位开设通孔,通孔垂直穿过支撑杆(5)的侧壁;螺母(7)分别紧贴支撑杆(5)的通孔的左、右两侧,在两个支撑杆(5)通孔之间的中心处,设置滚轮(6),在滚轮(6)的圆心处,设置的空洞垂直穿过滚轮(6)左侧壁和滚轮(6)右侧壁;轴承(8)垂直支撑杆(5)杆身,并穿过支撑杆(5)、滚轮(6)和螺母(7);限位板(9)设置在橡胶垫(3)的两侧,上端的限位板(9)顶面与桥面(1)底面紧贴,在限位板(9)的四个角处,螺栓(11)垂直穿过限位板(9)、桥面(1)底面,并延伸至桥面(1)内;下端的限位板(9)底面与桥墩(2)顶面紧贴,在限位板(9)的四个角处,螺栓(11)垂直穿过限位板(9)、桥墩(2)顶面,并延伸至桥墩(2)内;在限位板(9)表面,等间距设置若干道限位匝道(10);在橡胶垫(3)侧壁中轴线处,设置固定带(4),固定带(4)与橡胶垫(3)侧壁紧贴,且固定橡胶垫(3)与支撑杆(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橡胶垫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桥面(1)、桥墩(2)、橡胶垫(3)、固定带(4)、支撑杆(5)、滚轮(6)、螺母(7)、轴承(8)、限位板(9)、限位匝道(10)、螺栓(11);在桥面(1)和桥墩(2)之间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两个橡胶垫(3),在橡胶垫(3)的两侧分别开设若干根支撑杆(5),支撑杆(5)的中部与橡胶垫(3)相连,每个支撑杆(5)之间等间距布置,支撑杆(5)杆身是竖直杆,支撑杆(5)的一端设置成弯曲的夹角;在支撑杆(5)侧壁弯曲的部位开设通孔,通孔垂直穿过支撑杆(5)的侧壁;螺母(7)分别紧贴支撑杆(5)的通孔的左、右两侧,在两个支撑杆(5)通孔之间的中心处,设置滚轮(6),在滚轮(6)的圆心处,设置的空洞垂直穿过滚轮(6)左侧壁和滚轮(6)右侧壁;轴承(8)垂直支撑杆(5)杆身,并穿过支撑杆(5)、滚轮(6)和螺母(7);限位板(9)设置在橡胶垫(3)的两侧,上端的限位板(9)顶面与桥面(1)底面紧贴,在限位板(9)的四个角处,螺栓(11)垂直穿过限位板(9)、桥面(1)底面,并延伸至桥面(1)内;下端的限位板(9)底面与桥墩(2)顶面紧贴,在限位板(9)的四个角处,螺栓(11)垂直穿过限位板(9)、桥墩(2)顶面,并延伸至桥墩(2)内;在限位板(9)表面,等间距设置若干道限位匝道(10);在橡胶垫(3)侧壁中轴线处,设置固定带(4),固定带(4)与橡胶垫(3)侧壁紧贴,且固定橡胶垫(3)与支撑杆(5)。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高忠慧吴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