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连续碳化硅纤维耐温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连续碳化硅纤维耐温性的方法,属于高性能纤维
技术介绍
先驱体转化法是制备碳化硅纤维(SiC)纤维的主要技术途径。按照研发历史和耐温等级可以将SiC纤维大体分为三代:第一代是以普通Nicalon为代表的高氧(~12%)、高碳(~15%自由碳)型,纤维内部的氧和碳在1400℃以上发生化学反应,并伴随结晶生长,导致纤维损伤,力学性能降低,因此长期使用温度不高于1100℃;第二代是以Hi-Nicalon和Tyranno为代表的低氧(~0.5%)、高碳(~20%自由碳)型SiC纤维,氧含量的有效控制,成功提高了第二代SiC纤维的使用温度,将纤维的极限使用温度突破了1400℃,但仍低于1600℃;第三代是以Hi-Nicalon-S和Tyranno-SA为代表的近化学计量SiC纤维,进一步降低氧、自由碳含量,其使用温度分别可达1600℃和1700℃。目前,随着航空航天器材对复合材料耐高温性能的提高,国内对第三代SiC纤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连续碳化硅纤维耐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连续碳化硅纤维耐温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熔融纺丝:采用纺丝级聚碳硅烷进行熔融纺丝得到聚碳硅烷原丝,将聚碳硅烷原丝卷绕在特制辊筒上;(2)辐照交联:将卷绕聚碳硅烷原丝的特制辊筒送入辐照室内,在室温下进行电子束辐照,辐照气氛为惰性气氛,通过改变辐照剂量、辐照时间以及辐照剂量率,对聚碳硅烷原丝的辐照交联均匀性实现有效调控,得到辐照交联的纤维;(3)含氢气氛预烧结:在含氢气氛中对辐照交联的纤维进行高温预烧结,通过调控氢气比例、烧结温度,脱除因辐照交联而富余的游离碳,实现对C/Si原子比的调控,得到预烧结纤维;(4)高温烧结:将预烧结纤维进行高温惰性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连续碳化硅纤维耐温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熔融纺丝:采用纺丝级聚碳硅烷进行熔融纺丝得到聚碳硅烷原丝,将聚碳硅烷原丝卷绕在特制辊筒上;(2)辐照交联:将卷绕聚碳硅烷原丝的特制辊筒送入辐照室内,在室温下进行电子束辐照,辐照气氛为惰性气氛,通过改变辐照剂量、辐照时间以及辐照剂量率,对聚碳硅烷原丝的辐照交联均匀性实现有效调控,得到辐照交联的纤维;(3)含氢气氛预烧结:在含氢气氛中对辐照交联的纤维进行高温预烧结,通过调控氢气比例、烧结温度,脱除因辐照交联而富余的游离碳,实现对C/Si原子比的调控,得到预烧结纤维;(4)高温烧结:将预烧结纤维进行高温惰性气氛烧结,通过改变烧结温度,施加一定张力,实现对β-SiC微晶的结构调控,获得耐温性提高的连续碳化硅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连续碳化硅纤维耐温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在氮气保护下,将聚碳硅烷加热熔融,在220~250℃的纺丝温度,0.4~0.6MPa压力下,以300~500m/min卷绕速度卷绕,纺得聚碳硅烷原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连续碳化硅纤维耐温性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秀梅,陈虎,田西锋,张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力菲陶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