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洞柔壁喷管联动协调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8976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联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洞柔壁喷管联动协调控制装置设置有: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通过导管并联在主液压管路上,在1#油缸有杆腔和无杆腔油路上,二位三通电磁阀连接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节流调速阀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调试难题,消除了别卡现象,改善了系统运行工况,而且有效提高关键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系统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柔壁在联动控制的同时,可以进行随动控制,两种控制有机结合,可以满足风洞试验、设备维护检修等各种工况下的不同需求,另外,随动系统改造成功,对今后类似工况的方案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A Coordination Control Device for Flexible Wall Nozzle in Wind Tunnel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linkage control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coordinated control device for flexible wall nozzle in wind tunnel. The device comprises the first three four-way electromagnetic reversing valves, the second three four-way electromagnetic reversing valves, the first three four-way electromagnetic reversing valves and the second three four-way electromagnetic reversing valves, which are connected in parallel in the main hydraulic pipeline through a conduit, the rod chamber and the rod chamber-free oil pipeline in 1#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one. The position three-way solenoid valv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three-way four-way solenoid reversing valve and the throttle speed regulating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debugging, eliminates the phenomenon of other cards, improves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system, but also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operation of key equi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is further improved. While the flexible wall is under linkage control, it can carry out follow-up control.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ontrols can satisfy various workers such as wind tunnel test,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overhaul. In addition, the successful modification of the servo system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design of similar working conditions in the fu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洞柔壁喷管联动协调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联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风洞柔壁喷管联动协调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在柔壁液压控制系统中,采用“低压成型、高压锁紧”的运行模式,油源包括2套机泵组,其中1#低压机泵组为柔壁低压成型时供油,系统压力6MPa,2#高压机泵组为柔壁液压高压锁紧供油,系统压力21Mpa,压力油分别通过2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并联供向1#~18#油缸,18组节点油缸速度通过支路节流调速阀调节匹配,如图2所示,在武重(可以把调试单位去掉)进行M数型面调试期间,柔壁入口滑槽处在成型、回零过程中频繁出现别卡,别卡导致入口滑槽处发出异响。设计单位认为入口滑槽处出现别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基于目前的结构形式,只能保证在设计M数(M4.25)下,柔板型面正好在转动段切线方向,其它型面无法保证,而柔壁运行采用多点联动控制,各节点运行速度的协调通过各支路节流调速阀提前预置,无法根据不同型面需求实时进行速度的匹配协调。之前类似结构原理的风洞柔壁型面调试,一般以设计M数型面为基准,匹配各节点运行速度,然后以尽量兼顾其余型面为原则,对各节点运行速度进行微调,最终优化后不再进行速度调整。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柔壁入口滑槽处在成型、回零过程中出现别卡,别卡导致柔壁入口滑槽处发出异响,并改变柔壁整体负载分布,恶化其它节点的运行工况,若长期运行,可能损伤入口段结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洞柔壁喷管联动协调控制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洞柔壁喷管联动协调控制装置设置有: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二位三通电磁阀DT1和二位三通电磁阀DT2。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通过导管并联在主液压管路上,在1#油缸有杆腔和无杆腔油路上,二位三通电磁阀连接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节流调速阀之间。通过设置二位三通电磁阀DT1和二位三通电磁阀DT2,消除了别卡现象,改善了系统运行工况,而且有效提高关键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系统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柔壁在联动控制的同时,可以进行随动控制,两种控制有机结合,可以满足风洞试验、设备维护检修等各种工况下的不同需求。进一步,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DT1通过导管连接单向阀和第一节流调速阀,二位三通电磁阀DT2通过导管与第二节流调速阀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节流调速阀和第二节流调速阀,可以控制导管中的流量,保护好液压缸,提高液压缸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洞柔壁喷管联动协调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壁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固定集成块;4、第一电磁换向阀;5、第二电磁换向阀;6、第一节流调速阀;7、第二节流调速阀;8、单向阀;9、1#液压缸;10、18#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洞柔壁喷管联动协调控制装置包括: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固定集成块3、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4、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5、第一节流调速阀6、第二节流调速阀7、单向阀8、1#液压缸9、18#液压缸10。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和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通过导管连接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4和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5,第一电磁换向阀4通过导管连接单向阀和第一节流调速阀6,第二电磁换向阀5通过导管与第二节流调速阀7连接,单向阀、第一节流调速阀6和第二节流调速阀7通过导管与1#液压缸9连接,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和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通过导管连接节流调速阀和单向阀,节流调速阀和单向阀通过导管与1#液压缸到18#液压缸10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柔壁液压控制系统中,采用“低压成型、高压锁紧”的运行模式,油源包括2套机泵组,其中1#低压机泵组为柔壁低压成型时供油,系统压力6MPa,2#高压机泵组为柔壁液压高压锁紧供油,系统压力21Mpa,压力油分别通过2只电磁换向阀并联供向1#~18#油缸,18组节点油缸速度通过支路节流调速阀调节匹配。阀组布置在1#节点支路,具体安装位置在汇流管与1#油缸节流调速阀之间。改造施工首先拆除1#油缸软管,在指定位置固定集成块,在主回油管路上安装一只管式单向阀来调整背压,提高系统稳定性,集成块上集成的电磁换向阀通过柔壁控制柜DO通道接线(DO通道已有,只需加装4只继电器),上述工作就绪后重新连接1#油缸管路。改造完成后,测控按各功能状态对应的电磁铁动作顺序表修改程序,如下表所示,并按原理图逐一进行调试。功能状态高型随动回零随动高压锁紧不允许DT11001DT20101所有设备安装就位,检查确认无误后,启动液压系统,进行循环冲洗,保证在油液清洁度达到要求后,然后进行联动调试。首先以M1.0型面联动,验证柔壁动作过程中,1#节点输出动力情况及随动效果:柔壁成型/回零时1#节点在2#~18#节点协调动作下随动转动,别卡现象完全消除,柔壁型面锁紧时,1#节点与2#~18#节点一样,可以进行高压锁紧以整体保持柔板型面。然后分别以M2.0、M3.0、M4.25、M4.5四个调试型面进行上述验证,别卡现象均可消除,应用效果良好,研制指标全部实现。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加工集成块材料采用35#锻件,JB4726-2000,Ⅲ级合格。毛坯经过磁粉及超声波探伤,执行标准JB/T4730-2005,Ⅰ级合格。集成块所有加工流道内,尤其是孔与孔贯穿交叉处,仔细去净毛刺,阀门密封面的平面度达到0.01/100mm,集成块表面镀硬铬。集成块在乙方厂内加工制造、表面处理等完成后,进行组装调试与功能试验,调试完成后运抵武重现场实施改造。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洞柔壁喷管联动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洞柔壁喷管联动协调控制装置设置有: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二位三通电磁阀DT1和二位三通电磁阀DT2;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通过导管并联在主液压管路上,在1#油缸有杆腔和无杆腔油路上,二位三通电磁阀连接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节流调速阀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洞柔壁喷管联动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洞柔壁喷管联动协调控制装置设置有: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二位三通电磁阀DT1和二位三通电磁阀DT2;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通过导管并联在主液压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海涛张胜任国柱徐来武阎成丁寿和熊波陈海峰高鹏杨轶成王贝王晓宇刘奇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