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预制桥墩、承台及梁体装配化施工的移动悬臂式架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675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09
一种全预制桥墩、承台及梁体装配化施工的移动悬臂式架桥机,包括主梁、前支腿、拉杆系统、中支腿、前起重小车、后起重小车、后支腿和动力系统,所述主梁的前端通过前支腿进行支撑、后端通过后支腿进行支撑、中部通过中支腿进行支撑,所述主梁为箱型双主梁结构,其包含位于两侧且相互对称的梁体;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桥梁施工预制化装配技术的不足进行解决,不仅可以实现常规操作中桥梁梁体的架设,同时还能实现预制化桥墩及承台的安装,极大地提高桥梁的施工质量,缩短工程施工周期。

Mobile cantilever bridge erecting machine for assembled construction of fully prefabricated piers, caps and beams

A mobile cantilever bridge erecting machine for assembled construction of fully prefabricated piers, caps and beams includes main girder, front leg, tie rod system, middle leg, front lifting trolley, rear lifting trolley, rear leg and power system. The front end of the main girder is supported by front leg, the back end is supported by rear leg, and the middle part is supported by middle leg. The main girder is box double. The main girder structure consists of beams located on both sides and symmetrical with each other; therefor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prefabricated assembly technology for bridge construction, which can not only realize the erection of bridge beams in conventional operation, but also realize the installation of prefabricated piers and caps, greatly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bridges and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proj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预制桥墩、承台及梁体装配化施工的移动悬臂式架桥机
本技术涉及架桥机的
,尤其涉及一种全预制桥墩、承台及梁体装配化施工的移动悬臂式架桥机。
技术介绍
桥梁施工工程主要分为下部工程和上部工程,下部工程主要包括:桥墩、承台和地下基础(打桩)三部分组成;上部工程主要为跨越障碍的主要承重结构,即桥梁梁体。目前桥梁施工时,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分开施工,通常将下部结构完成后,再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国内对桥梁的上部结构进行预制及装配化施工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各种类型和跨度的梁体、T梁和架桥机在公铁路的桥梁建设中广泛运用,梁体已经完全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装配。近年来桥梁施工中,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逐渐采用运梁车和架桥机等施工设备架设预制梁的方式实现了装配化施工,但桥梁下部结构仍主要采用现浇方式施工。现浇方式施工周期长,难以控制施工的质量,而且施工周期也很容易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桥梁下部结构(主要是承台和桥墩)的装配化施工研究,我国起步较晚,研究及应用较少,也没有对应的专业施工设备。极少量实现了桥梁下部结构预制及装配化的案例,也是在平原地区,桥墩高度较低的前提下,依赖汽车吊吊装,实现的下部结构装配化施工。如果周围施工环境不满足较大构件的运输,或者不满足汽车吊的站位需求(比如山区桥梁的施工环境),则无法实现下部结构的预制化及装配化施工,不具备推广意义。因此,有必要以桥梁上部及下部结构构件完全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目标,研制设计一套新型施工设备,来同时实现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施工工艺,且不受地形影响。为此,本技术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全预制桥墩、承台及梁体装配化施工的移动悬臂式架桥机,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预制桥墩、承台及梁体装配化施工的移动悬臂式架桥机,针对现有桥梁施工预制化装配技术的不足进行解决,不仅可以实现常规操作中桥梁梁体的架设,同时还能实现预制化桥墩及承台的安装,极大地提高桥梁的施工质量,缩短工程施工周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预制桥墩、承台及梁体装配化施工的移动悬臂式架桥机,包括主梁、前支腿、拉杆系统、中支腿、前起重小车、后起重小车、后支腿和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前端通过前支腿进行支撑、后端通过后支腿进行支撑、中部通过中支腿进行支撑,所述主梁为箱型双主梁结构,其包含位于两侧且相互对称的梁体,各所述梁体的上部内侧形成一梯形台阶,所述梯形台阶上设有上部轨道,各所述梁体的下表面两侧设有下部轨道,且各梁体的腹板两侧设有耳梁,所述前起重小车和后起重小车在各梁体上部的上部轨道上进行移动。其中:所述前支腿包含前梁,所述前梁的上部两侧分别对应主梁的梁体设有前托挂轮机构,所述前托挂轮机构包含位于梁体的两下部轨道上的前托轮以及位于梁体两侧耳梁上的前挂轮,且同侧的前托轮和前挂轮通过连接板进行连接。其中:两前托轮和前梁之间设有支撑台和横移油缸,所述支撑台提供前梁对主梁的支撑,而连接于支撑台的横移油缸用来调整主梁角度以实现曲线梁架设。其中:所述前梁设有两伸缩柱,两伸缩柱设有多个定位销孔,以通过定位销和前梁上的销孔实现伸缩柱伸缩后的定位。其中:所述中支腿包中梁,所述中梁的两侧分别对应主梁的梁体设有中托挂轮机构,所述中托挂轮机构包含位于梁体的两下部轨道上的中托轮以及位于梁体两侧耳梁上的中挂轮,且同侧的中托轮和中挂轮通过连接板进行连接。其中:所述中梁上间隔设有多个液压支撑机构以调整整机支撑高度来适应架设坡度。其中:所述后支腿包含后梁,所述后梁的上表面通过伸缩支撑座对主梁进行支撑,所述后梁的下表面设有多个走行轮组以驱动整机走行过孔,且所述后梁设有锚固装置以处于悬臂状态时将后支腿锚固在梁体上来保证整机的纵向稳定性。其中:所述拉杆系统包括立柱、多根前拉杆和多根后拉杆,所述立柱设于主梁的中部,所述各前拉杆的一端连接于立柱的上端,另一端则间隔连接至主梁的前部,所述各后拉杆的一端连接于立柱的上端,另一端则间隔连接至主梁的后部。其中:所述前拉杆和后拉杆位于立柱两侧布置以保证主梁的结构要求。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技术的全预制桥墩、承台及梁体装配化施工的移动悬臂式架桥机具有如下效果:1、可以实现梁体的架设,同时还能实现预制化桥墩的安装,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2、集桥墩安装、梁体架设等功能为一体,提高桥梁的工业化建造技术。本技术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全预制桥墩、承台及梁体装配化施工的移动悬臂式架桥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图1-2为图1中B-B向的剖视图。图1-3为图1中C-C向的剖视图。图2显示了本技术中主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了本技术中前支腿的结构示意图。图3-1显示了图3中的放大示意图。图4显示了本技术中中支腿的结构示意图。图4-1显示了图4中的放大示意图。图5显示了本技术中后支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显示了本技术中栏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1至图7-16显示了本技术中施工工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6,显示了本技术的全预制桥墩、承台及梁体装配化施工的移动悬臂式架桥机。所述全预制桥墩、承台及梁体装配化施工的移动悬臂式架桥机可包括主梁1、前支腿2、拉杆系统3、中支腿4、前起重小车5、后起重小车6、后支腿7、动力系统8,还可设有作为架桥机的配套运输设备的前运梁车9和后运梁车10。参见图1所示,所述主梁1的前端通过前支腿2进行支撑、后端通过后支腿7进行支撑、中部通过中支腿4进行支撑,所述拉杆系统3、前起重小车5、后起重小车6和动力系统8设置于主梁1上,所述前运梁车9和后运梁车10设置于主梁1的下方。如图2所示,所述主梁1为箱型双主梁结构,其包含位于两侧且相互对称的梁体,各所述梁体的上部内侧形成一梯形台阶,所述梯形台阶上设有上部轨道11,各所述梁体的下表面两侧设有下部轨道13,且各梁体的腹板两侧设有耳梁12。所述前起重小车5和后起重小车6可在各梁体上部的上部轨道上进行移动。如图3和图3-1所示,所述前支腿2包含前梁,所述前梁的上部两侧分别对应主梁的梁体设有前托挂轮机构,所述前托挂轮机构包含位于梁体的两下部轨道13上的前托轮23以及位于梁体两侧耳梁12上的前挂轮22,且同侧的前托轮23和前挂轮22通过连接板进行连接,位于梁体外侧的前挂轮22上设有驱动机构,以保证前支腿2可以在主梁1的耳梁上移动。两前托轮23和前梁之间设有支撑台和横移油缸,所述支撑台提供前梁对主梁的支撑,而连接于支撑台的横移油缸用来调整主梁角度,实现曲线梁架设,且所述前梁设有两伸缩柱21,两伸缩柱21的下端铰接有支撑部,两伸缩柱21上可设有多个定位销孔,以通过定位销和前梁上的销孔实现伸缩柱21伸缩后的定位,从而保证整机在架设末孔梁时,实现大收缩,可以使前支腿2直接踩在末孔梁上支撑整机。如图4和图4-1所示,所述中支腿42包中梁,所述中梁的两侧分别对应主梁的梁体设有中托挂轮机构,所述中托挂轮机构包含位于梁体的两下部轨道13上的中托轮43以及位于梁体两侧耳梁12上的中挂轮42,且同侧的中托轮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预制桥墩、承台及梁体装配化施工的移动悬臂式架桥机,包括主梁、前支腿、拉杆系统、中支腿、前起重小车、后起重小车、后支腿和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前端通过前支腿进行支撑、后端通过后支腿进行支撑、中部通过中支腿进行支撑,所述主梁为箱型双主梁结构,其包含位于两侧且相互对称的梁体,各所述梁体的上部内侧形成一梯形台阶,所述梯形台阶上设有上部轨道,各所述梁体的下表面两侧设有下部轨道,且各梁体的腹板两侧设有耳梁,所述前起重小车和后起重小车在各梁体上部的上部轨道上进行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预制桥墩、承台及梁体装配化施工的移动悬臂式架桥机,包括主梁、前支腿、拉杆系统、中支腿、前起重小车、后起重小车、后支腿和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前端通过前支腿进行支撑、后端通过后支腿进行支撑、中部通过中支腿进行支撑,所述主梁为箱型双主梁结构,其包含位于两侧且相互对称的梁体,各所述梁体的上部内侧形成一梯形台阶,所述梯形台阶上设有上部轨道,各所述梁体的下表面两侧设有下部轨道,且各梁体的腹板两侧设有耳梁,所述前起重小车和后起重小车在各梁体上部的上部轨道上进行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悬臂式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腿包含前梁,所述前梁的上部两侧分别对应主梁的梁体设有前托挂轮机构,所述前托挂轮机构包含位于梁体的两下部轨道上的前托轮以及位于梁体两侧耳梁上的前挂轮,且同侧的前托轮和前挂轮通过连接板进行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悬臂式架桥机,其特征在于:两前托轮和前梁之间设有支撑台和横移油缸,所述支撑台提供前梁对主梁的支撑,而连接于支撑台的横移油缸用来调整主梁角度以实现曲线梁架设。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悬臂式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设有两伸缩柱,两伸缩柱设有多个定位销孔,以通过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旭东曹雄鹰徐超袁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