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831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动力件和支撑架;所述动力件包括伸缩件和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架一、连杆、连架二和驱动轴,伸缩件的固定端和连架一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伸缩件的活动端与连架一的中间部位活动连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架一的第二端以及连架二的第一端活动连接;连架二的第二端与驱动轴连接;臂架与所述连杆机构连接,通过连杆机构带动臂架进行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连杆机构将油缸的直线运动转换为驱动轴的旋转运动,驱动轴外接臂架,可以实现臂架较大的回转角度;连杆机构中,各运动副均为面接触,传动时受到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较小,且有利于润滑,所以磨损较轻,寿命较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可靠性高。

A Rotary Driv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otary driving device. The power component comprises a power component and a support frame; the power component comprises a telescopic member and a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ing frame 1, a connecting rod, a connecting frame 2 and a driving shaft; the fixed end of the telescopic member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connecting frame are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frame; the movable end of the telescopic member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onnecting frame; the two ends of the connecting rod are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nd of the connecting frame and the connecting frame respectively. The first end of the connecting frame is movably connected; the second end of the connecting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shaft; the arm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and the arm frame is driven by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to swing.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linear motion of the oil cylinder is converted into the rotation motion of the driving shaft by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and the external arm of the driving shaft can realize a larger rotation angle of the arm; in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each pair of motion pairs is in face contact, and the pressure on the unit area is less when driving, and it is beneficial to lubrication, so the wear is lighter, the service life is longer, and the high accuracy can be easily obtained. High se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专用设备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回转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防水层材料铺设时需要将其沿隧道轮廓断面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周向运动,运动轨迹为一段位大于180度的圆弧,长度最长超过25米。目前防水板台车的防水层材料输送机构一般为有轨式,通过数组卷扬机钢丝进行拉拽或通过电机、马达等通过减速机减速后带动链轮链条驱动,输送机构的小车沿着轨道周向运动。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需要两组轨道、小车,驱动单元(卷扬机钢丝绳,或电机马达、减速机、链条、链轮),控制单元等众多部件配套才能使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容易出故障,需要经常维护和更换部件,尤其是钢丝绳和链条等,生产和维护使用成本高。(2)两端小车同步性和稳定性差。(3)要获得同等的驱动力需要较大的驱动功率及配套的动力单元。(4)小车借助轨道才能行走,作业角度和范围受限。综上所述,急需一种回转驱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驱动装置,以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容易获得的臂架回转驱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动力件和支撑架;所述动力件包括伸缩件和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架一、连杆、连架二和驱动轴,伸缩件的固定端和连架一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伸缩件的活动端与连架一的中间部位活动连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架一的第二端以及连架二的第一端活动连接;连架二的第二端与驱动轴连接;臂架与所述连杆机构连接,通过连杆机构带动臂架进行摆动。优选地,所述连架一包括两块V形或U形耳板,两块耳板平行相对设置,预留连杆安装间隙,两块耳板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三个活动连接孔中心呈三角形布置。优选地,所述连架二的第一端开有销孔,第二端开有与驱动轴匹配的通孔,连架二与驱动轴固定连接,即连架二与驱动轴之间无相对运动;所述驱动轴两端具有法兰安装面。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承座和横梁,支承座为整体框架式箱体结构,支承座安装在横梁上;所述伸缩件的固定端与支承座和/或横梁活动连接;所述连架一的第一端与支承座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轴通过回转体或回转面与支承座的底部连接铰接。作为另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支撑架包括上底座、下底座和横梁,上底座和下底座组成框架式结构,下底座安装在横梁上;所述伸缩件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上底座和/或横梁上,所述连架一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下底座上,驱动轴通过回转体或回转面与下底座铰接。优选地,所述臂架有两组,两组臂架通过连接轴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轴两端具有法兰安装面;每组所述臂架底部均设有法兰安装面。优选地,所述连杆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臂架与所述连杆机构一一对应设置;两个连杆机构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杆机构的驱动轴连接,驱动轴通过固定在支撑架上的回转支承与臂架连接。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杆机构的数量为一个,两个所述臂架通过两根连接轴与一个连杆机构相连,驱动轴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根连接轴的连接,所述连接轴通过固定在支撑架上的回转支承与臂架连接。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回转驱动装置,由油缸、连杆、连架、驱动轴,连接轴、支承座、回转支承等构成,结构简单、可靠;操作、使用、维护方便,生产和使用成本低。(2)本技术中,伸缩件优选油缸作为动力单元,油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输出转矩大,转速调整方便,能实现速度的无级变化;安全性更高。(3)本技术中,连杆机构主要由连架一、连架二和连杆组成,油缸驱动连架一摆动,通过连杆机构将油缸的直线运动最终转换为了驱动轴的旋转运动,驱动轴外接臂架,可以实现臂架较大的回转角度;平面连杆机构中,各运动副均为面接触,传动时受到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较小,且有利于润滑,所以磨损较轻,寿命较长,制造比较简单,易获得较高的精度,可靠性高。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回转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两个回转驱动装配示意图;图3是一个回转驱动装配示意图。其中,1、连杆机构,1.1、连架一,1.2、连杆,1.3、连架二,1.4、驱动轴,2、臂架,3、油缸,4、支撑架,4.1、支承座,4.2、横梁,4.3、上底座,4.4、下底座,5、连接轴,6、回转支承,6.1、转动体,6.2、固定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回转驱动装置,本实施例应用于隧道施工领域。一种回转驱动装置包括连杆机构1和臂架2、伸缩件3、支撑架4、连接轴5和回转支承6。所述连杆机构1包括连架一1.1、连杆1.2、连架二1.3、驱动轴1.4;伸缩件3的固定端通过销轴与支承座4.1的顶部铰接;伸缩件3的活动端通过销轴与连架一1.1中间部位铰接;连架一1.1的第一端通过销轴与支承座4.1的底部铰接,第二端通过销轴与连杆1.2的第一段铰接;连杆1.2的第二端通过销轴与连架二第一端5铰接;连架二1.3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驱动轴1.4的中间位置;驱动轴1.4通过无油轴承与支承座4.1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架一1.1包括两块V形耳板,两块耳板平行相对设置,预留连杆1.2安装间隙,两块耳板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三个活动连接孔中心呈三角形布置。所述连架二1.3的第一端开有销孔,第二端开有与驱动轴1.4匹配的通孔,连架二1.3与驱动轴1.4固定连接,即连架二1.3与驱动轴1.4之间无相对运动。所述驱动轴1.4两端具有法兰安装面。所述两个臂架2分别与两个连杆机构1相连;两个连杆机构1之间通过连接轴5连接,连接轴5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杆机构1的驱动轴1.4连接,驱动轴1.4的另外一端通过回转支承6与臂架2连接。所述伸缩件3优选油缸作为驱动装置的动力单元,油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输出转矩大,转速调整方便,能实现速度的无级变化;安全性更高。所述支撑架4由支承座4.1和横梁4.2组成,支承座4.1为整体框架式箱体结构,支承座4.1安装在横梁4.2上。所述连接轴5两端有法兰安装面,与驱动轴1.4的法兰安装面相匹配,连接轴5与驱动轴1.4用螺钉紧固连接。所述臂架2底部有垂直于臂架2的圆形凸台,圆形凸台端面是法兰安装面,即安装面。所述回转支承6是一种新型轴承,包括内圈的转动体6.1和外圈的固定安装座6.2,回转支承6的转动体的两个端面分别与臂架2法兰安装面和连接轴5法兰安装面连接,用螺栓紧固;回转支承6的固定安装座安装在支撑架4上。上述一种回转驱动装置工作原理:伸缩件3驱动动连架一1.1摆动,进而通过连杆1.2、连架二1.3带动驱动轴1.4旋转,驱动轴1.4通过回转支承6与臂架2连接,从而实现了臂架2的回转运动。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效果是:通过连杆机构将油缸的直线运动最终转换为了驱动轴的旋转运动,驱动轴外接臂架,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件和支撑架(4);所述动力件包括伸缩件(3)和连杆机构(1),所述连杆机构(1)包括连架一(1.1)、连杆(1.2)、连架二(1.3)和驱动轴(1.4),伸缩件(3)的固定端和连架一(1.1)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支撑架(4)活动连接;伸缩件(3)的活动端与连架一(1.1)的中间部位活动连接;连杆(1.2)的两端分别与连架一(1.1)的第二端以及连架二(1.3)的第一端活动连接;连架二(1.3)的第二端与驱动轴(1.4)连接;臂架(2)与所述连杆机构(1)连接,通过连杆机构(1)带动臂架(2)进行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件和支撑架(4);所述动力件包括伸缩件(3)和连杆机构(1),所述连杆机构(1)包括连架一(1.1)、连杆(1.2)、连架二(1.3)和驱动轴(1.4),伸缩件(3)的固定端和连架一(1.1)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支撑架(4)活动连接;伸缩件(3)的活动端与连架一(1.1)的中间部位活动连接;连杆(1.2)的两端分别与连架一(1.1)的第二端以及连架二(1.3)的第一端活动连接;连架二(1.3)的第二端与驱动轴(1.4)连接;臂架(2)与所述连杆机构(1)连接,通过连杆机构(1)带动臂架(2)进行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架一(1.1)包括两块V形或U形耳板,两块耳板平行相对设置,预留连杆(1.2)安装间隙,两块耳板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三个活动连接孔中心呈三角形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架二(1.3)的第一端开有销孔,第二端开有与驱动轴(1.4)匹配的通孔,连架二(1.3)与驱动轴(1.4)固定连接,即连架二(1.3)与驱动轴(1.4)之间无相对运动;所述驱动轴(1.4)两端具有法兰安装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包括支承座(4.1)和横梁(4.2),支承座(4.1)为整体框架式箱体结构,支承座(4.1)安装在横梁(4.2)上;所述伸缩件(3)的固定端与支承座(4.1)和/或横梁(4.2)活动连接;所述连架一(1.1)的第一端与支承座(4.1)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军龚俊曾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