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739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用于为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补充样本管的补充机构;与所述样本管补充机构连接、用于对样本管进行传送的上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构上部,用于将未进入上料机构内的样本管进行剥落的剥落组件;以及位于所述上料机构尾端、用于将所述上料机构送来的方向杂乱的样本管进行统一方向的变向机构,变向机构包括样本管接盘组件,驱动样本管接盘组件旋转的样本管接盘转动组件,以及上端设置有预定长度平台的变向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换向简单,上料速度快;可实现所有一端封闭一端开口样本管上料,对多种规格及形态的样本管实现无序上料,并且简化了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

A Sample Tube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ample tube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lementary mechanism for supplementing the sample tube for the sample tube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a feeding mechanism connected with the sample tube supplementary mechanism for transmitting the sample tube, and a peeling component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feeding mechanism for peeling the sample tube which has not entered the feeding mechanism. The direction chang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sample tube nozzle assembly, a sample tube nozzle rotating component that drives the sample tube nozzle assembly to rotate, and a direction changing channel with a predetermined length platform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ample tube nozzle assembly. The sample tube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commutation and fast feeding speed, can realize feeding of all closed and open sample tubes at one end, realize disorderly feeding of sample tubes of various specifications and shapes, and simplify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and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上料
,尤其涉及一种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大力发展,自动化化学分析仪广泛应用于临床化学取样和分析,医学实验室自动化系统程度也在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操作、半自动化设备逐步被自动化系统替代,工作人员有繁重而重复的体力劳动转变为精准、高效的脑力劳动。例如供给大批量带盖的无序样本管进入到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系统内,或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系统分杯工序由母管样本,分份到多个未带盖的样本管中,都需要将大批量带盖的样本管及未带盖的无序样本管通过装置的转换变成有序样本管进入到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系统内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虽然能够实现样本管自动上料,但是一套装置不能兼容多种样本管的自动上料,且上料速度节拍慢,工作效率低,整体设计复杂,结构繁琐。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结构复杂,上料速度慢,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其中,包括:用于为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补充样本管的补充机构;与所述样本管补充机构连接、用于对样本管进行传送的上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构上部,用于将未进入上料机构内的样本管进行剥落的剥落组件;以及位于所述上料机构尾端、用于将所述上料机构送来的方向杂乱的样本管进行统一方向的变向机构,所述变向机构包括用于接住所述上料机构传送来的样本管的样本管接盘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样本管接盘组件旋转的样本管接盘转动组件,以及位于所述样本管接盘组件下方、且上端设置有预定长度平台的变向通道。进一步的,所述补充机构包括上料斗,以及可相对所述上料斗上下运动的升料柱,所述升料柱用于将所述上料斗内的样本管推至所述上料机构;所述升料柱顶面向所述上料机构倾斜。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带有凹槽的上料皮带及上料皮带驱动组件,所述凹槽宽度尺寸与所述样本管直径相适应,当所述上料皮带驱动组件驱动皮带向顶端传动时,所述凹槽可带动样本管向顶端传动。进一步的,所述剥落组件对未进入所述凹槽内部的样本管进行剥落。进一步的,所述剥落组件包括垂直于所述上料皮带传动方向安装的辊轴及套设在所述辊轴上并绕所述辊轴自转的辊体,所述辊体长度覆盖所述上料皮带的宽度,所述辊轴通过辊轴同步带与所述上料皮带驱动组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V型槽。进一步的,所述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料机构及所述变向机构之间的样本管阻挡组件,所述样本管阻挡组件可对上料机构传送扥样本进行阻挡或放行。进一步的,所述样本管阻挡组件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前端设置有检测板轴,所述检测板轴上可转动连接有检测板,所述定位板上位于所述检测板轴的两端处设置有传感器,所述定位板顶部设置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活动端连接有压紧轮,所述压紧轮连接一凸轮轴承随动器,所述凸轮轴承随动器连接一盖合在所述定位板后端的样本挡板,所述样本挡板通过合页支撑安装在所述定位板的两侧,所述步进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检测开关和第二光电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样本管接盘组件还包括样本管接盘;所述样本管接盘的后端设置换向定位板,所述换向定位板上设置有顶针,所述顶针可深入到开口端向后的样本管的开口中或顶住开口端向前的样本管的封闭端。进一步的,所述样本管接盘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样本管接盘后端、用于压紧或松开所述样本管接盘上开口端向后的样本管的样本管开口端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样本管接盘前端、用于阻挡所述样本管接盘上开口端向前的样本管的样本管开口端阻挡组件;以及用于转动所述样本管接盘、以使所述样本管接盘上的样本管掉落到所述变向通道中的样本管接盘转动组件。本专利技术的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换向简单,可靠性高,上料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可实现所有一端封闭一端开口样本管上料,对多种规格及形态的样本管实现无序上料,并且简化了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减少了故障点,提高了经济效益;上料皮带可采用弹性皮带,增大了上料皮带与样本的摩擦力,同时也不会对样本管造成损伤;上料皮带可设计多条凹槽,满足同时进行多个样本管的上料,提高了上料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升料柱推动样本管上料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样本管阻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变向机构中一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变向机构中一部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变向机构中一部分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变向机构从上料机构上接样本管的状态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变向机构顺时针旋转使样本管与换向定位板接触的状态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变向机构将样本管换向的状态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将方向正确样本管直接放入变向通道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专利技术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补充机构1、上料机构2以及变向机构3,补充机构、上料机构以及变向机构依次设置。通过补充机构进行样本管19的补充,并将样本管19推到上料机构上,通过上料机构将样本管19传送到变向机构进行变向,以使杂乱的样本管19从变向机构出来后,其方向都是统一的。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设置有水平的安装板215,以及分别设置在安装板215左右两侧的左侧支撑板216和右侧支撑板2110。安装板215左侧支撑板216和右侧支撑板2110作为整个上料装置的主要支撑。图2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补充机构1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为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补充样本管的补充机构;与所述样本管补充机构连接、用于对样本管进行传送的上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构上部,用于将未进入上料机构内的样本管进行剥落的剥落组件;以及位于所述上料机构尾端、用于将所述上料机构送来的方向杂乱的样本管进行统一方向的变向机构,所述变向机构包括用于接住所述上料机构传送来的样本管的样本管接盘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样本管接盘组件旋转的样本管接盘转动组件,以及位于所述样本管接盘组件下方、且上端设置有预定长度平台的变向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为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补充样本管的补充机构;与所述样本管补充机构连接、用于对样本管进行传送的上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构上部,用于将未进入上料机构内的样本管进行剥落的剥落组件;以及位于所述上料机构尾端、用于将所述上料机构送来的方向杂乱的样本管进行统一方向的变向机构,所述变向机构包括用于接住所述上料机构传送来的样本管的样本管接盘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样本管接盘组件旋转的样本管接盘转动组件,以及位于所述样本管接盘组件下方、且上端设置有预定长度平台的变向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机构包括上料斗,以及可相对所述上料斗上下运动的升料柱,所述升料柱用于将所述上料斗内的样本管推至所述上料机构;所述升料柱顶面向所述上料机构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带有凹槽的上料皮带及上料皮带驱动组件,所述凹槽宽度尺寸与所述样本管直径相适应,当所述上料皮带驱动组件驱动皮带向顶端传动时,所述凹槽可带动样本管向顶端传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剥落组件对未进入所述凹槽内部的样本管进行剥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样本管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剥落组件包括垂直于所述上料皮带传动方向安装的辊轴及套设在所述辊轴上并绕所述辊轴自转的辊体,所述辊体长度覆盖所述上料皮带的宽度,所述辊轴通过辊轴同步带与所述上料皮带驱动组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林狄英杰刘峰史校袁进南
申请(专利权)人: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