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737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00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框胶以及多个导电连接结构。第二基板相对于第一基板。框胶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其中框胶垂直投影于第一基板上形成一框胶区。导电连接结构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其中各个导电连接结构的至少一部分是位于框胶区的范围之中。

Display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 display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substrate, a second substrate, a frame glue and a plurality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 structures. \u7b2c\u4e8c\u57fa\u677f\u76f8\u5bf9\u4e8e\u7b2c\u4e00\u57fa\u677f\u3002 The frame glu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substrate and the second substrate, in which the frame glue is projected vertically on the first substrate to form a frame glue area. The conductive connection structur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substrate and the second substrate, and at least part of each conductive connection structure is located in the range of the frame glue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且尤其涉及一种包括框胶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们对于显示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又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显示装置成为现今的发展重点。在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框胶对显示装置进行封装,以防止水气、氧气影响显示装置内部的元件。然而,若框胶及显示装置的内部的支撑结构或导电连接结构的材料或尺寸上的设计未一并详加考虑,可能让基板表面的应力不均而产生牛顿环的情形。因此,目前仍亟需开发一种至少改善上述缺陷的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包括框胶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近年来,人们对于显示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又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显示装置成为现今的发展重点。在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框胶对显示装置进行封装,以防止水气、氧气影响显示装置内部的元件。然而,若框胶及显示装置的内部的支撑结构或导电连接结构的材料或尺寸上的设计未一并详加考虑,可能让基板表面的应力不均而产生牛顿环的情形。因此,目前仍亟需开发一种至少改善上述缺陷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可增加导电连接结构与上基板的接触面积,减少电阻值,且可避免牛顿环的情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框胶以及多个导电连接结构。第二基板相对于第一基板。框胶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其中框胶垂直投影于第一基板上形成一框胶区。导电连接结构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其中各个导电连接结构的至少一部分是位于框胶区的范围之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第一基板;提供一第二基板;组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多个导电连接结构;通过一烧结工艺融化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一框胶;以及通过一压合工艺使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受到框胶粘着固定,其中框胶垂直投影于第一基板上形成一框胶区,各个导电连接结构的至少一部分是位于框胶区的范围之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具有至少部分位于框胶区中的多个导电连接结构,且导电连接结构环绕像素区而设置,相较于导电连接结构位于框胶区之外且仅设置于像素区的其中两侧的比较例而言,具有较多数量的导电连接结构,能够在节省空间的情况下,将电阻值降低,更有利于触控感测信息的传递。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1B示出图1A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1C示出图1B的显示装置的A-A’连线的剖面图。图2A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2B示出图2A的显示装置的A-A’连线的剖面图。图3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4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5A-图5D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流程图。图6A-图6D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流程图。附图标记如下:10、20、30、40、50:显示装置110:第一基板120、120’、220、320、420:框胶120r、220r、320r、420r:框胶区130、230、330、430、430a、430b:导电连接结构130s:外表面131、231:第一隔离层133:凸块135:电极层135a、143a:上表面137:金属层139:保护层140、240:支撑结构141、241:第二隔离层143、243:间隙物150:第二基板220s、320s、420s:内侧A、A’:剖面线端点AA:像素区AB:周边区AO:外边界C:方块D1、D2:距离H120、H120’、H130、H135、H140、H143:高度M1:底导电层W1、W2、W3:宽度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由于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中,导电连接结构与上基板的接触面积增加,故可减少导电传输的电阻值,且导电连接结构是与框胶交错设置,可在不浪费空间的前提之下避免牛顿环的情形。图1A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的俯视图。图1B示出图1A的显示装置10的局部(方块C)放大俯视图。图1C示出图1B的显示装置10的A-A’连线的剖面图。其中,为了使附图的示意更为清楚,图1A及图1B皆省略示出上方的第二基板150,图1B更省略示出第一基板110,仅标示出底导电层M1的相对位置。图1A及1B示出由X轴与Y轴所形成的平面,图1C示出由X轴及Z轴所形成的平面,X轴、Y轴与Z轴可互相垂直。请同时参照图1A~1C,显示装置10包括一第一基板110、一第二基板150、一框胶120、多个导电连接结构130及一支撑结构140。第二基板150相对于第一基板110。在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50之间的容置空间中,形成有框胶120、导电连接结构130及支撑结构140。第一基板110例如是一阵列基板。第一基板110可包括底导电层M1、位于底导电层M1之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未示出)以及位于底导电层M1以及薄膜晶体管之上的绝缘层(未示出)。第二基板150例如是一触控感测基板,包括触控感测电极(未示出)。第二基板150上的触控感测信号可通过导电连接结构130传递至第一基板110中。例如,触控感测信号可经由第二基板150上的触控感测电极(未示出)以及导电连接结构130,传递至第一基板110中的底导电层M1。底导电层M1与导电连接结构130之间可通过绝缘层(未示出)隔开,并未直接接触。绝缘层例如是硅的氮化物或硅的氧化物。框胶120例如是一玻璃浆料,能够粘合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5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50可具有相应的外型。例如,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50皆为近似圆形,具有圆弧形的外围,应用于类圆形的显示装置中(例如是手表)。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此,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50的外型可以是其他几何形状,例如是矩形、三角形或其他合适的形状。框胶120垂直投影于第一基板110上形成一框胶区120r。导电连接结构130是位于框胶区120r的范围之中。第一基板110可具有一像素区AA及一周边区AB。像素区AA可对应于发光元件阵列(未示出),周边区AB可对应于周边电路。框胶120(或框胶区120r)及导电连接结构130皆位于周边区AB中。由垂直投影于第一基板110的方向观之,支撑结构140是位于框胶120与像素区AA之间,一部分的框胶120是位于导电连接结构130与支撑结构140之间。由于框胶120是环绕整个像素区AA,框胶区120r形成一封闭式的区域,框胶区120r的内侧对应于像素区AA,外侧则对应于显示装置10的最外边界。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具有圆弧形的外观,可应用于手表等显示装置。导电连接结构130的宽度W1可介于60微米至100微米(例如是在图1B中,沿着X轴的延伸方向所测量的宽度)。框胶120的宽度W2可介于200微米至300微米(例如是在图1B中,沿着X轴的延伸方向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相对于该第一基板;一框胶,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其中该框胶垂直投影于该第一基板上形成一框胶区;以及多个导电连接结构,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其中各该导电连接结构的至少一部分是位于该框胶区的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0 TW 107141249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相对于该第一基板;一框胶,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其中该框胶垂直投影于该第一基板上形成一框胶区;以及多个导电连接结构,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其中各该导电连接结构的至少一部分是位于该框胶区的范围之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基板具有一像素区及一周边区,多个所述导电连接结构及该框胶区皆位于该周边区中,且环绕该像素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该支撑结构的高度等于各该导电连接结构的高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一部分的该框胶是位于该支撑结构与多个所述导电连接结构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各该导电连接结构的一外表是直接接触于该框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各该导电连接结构位于该框胶区的中央区域。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框胶区具有一内侧,该内侧对应于该像素区,至少一部分的多个所述导电连接结构位于该内侧。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各该导电连接结构与该像素区的一外边界之间具有一固定距离。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一部分的多个所述导电连接结构与该像素区的一外边界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另一部分的多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宝莫尧安赵骏铭张哲元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