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发电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256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发电船,包括主船体、安全壳、上层建筑和吊装设备;主船体内设有用于容置核反应堆的堆舱,堆舱的开口朝上;安全壳包括安全壳主体和向上伸出安全壳主体的燃料通道;安全壳主体安装于堆舱内,包围核反应堆;燃料通道向上超出主船体的主甲板,与核反应堆的燃料棒相对;上层建筑布置于主船体的主甲板上,包括第一上建区和第二上建区;第一上建区与堆舱在沿主船体纵向上前后布置;第二上建区位于堆舱正上方,并围绕在安全壳的周侧;第二上建区的顶板低于第一上建区的顶甲板;燃料通道的顶部暴露于第二上建区的顶板上;吊装设备安装于第一上建区的顶甲板上,吊装范围覆盖第二上建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缩短建造周期,提高安全性。

Launch a ship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uclear power ship, including the main hull, containment, superstructure and hoisting equipment; the main hull is equipped with a reactor cabin for holding nuclear reactor, with the opening of the cabin facing upward; the containment includes the main body of the containment and the fuel passage extending upward from the main body of the containment; the main body of the containment is installed in the reactor cabin to surround the nuclear reactor; and the fuel passage goes upward beyond the main hull. The main deck is opposite to the fuel rod of the nuclear reactor; the super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deck of the main hull, including the first upper deck and the second upper deck; the first upper deck and the storage cabin are arranged along the main hull longitudinally, front and rear; the second upper deck is located directly above the storage cabin and around the safety shell; the second upper deck is lower than the top deck of the first upper deck; and the fuel passage. The top is exposed to the roof of the second upper building area; the lifting equipment is installed on the top deck of the first upper building area, and the lifting scope covers the second upper building area. The invention can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improve the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发电船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船
,特别涉及一种核发电船。
技术介绍
浮动式核发电站可以布局在沿海、沿江的城市,可实现供电、供热、海水淡化等单一或集成的功能。浮动式核发电站的主要构思是将小型的核反应堆安装到船体上,工作在水上,具有运行灵活、可利用水资源丰富、不占用陆地资源、远离人口居住区等优点,是目前核电研究发展的一个方向。然而,鉴于在泄露的情况下存在核辐射的问题,考虑到使用时安全性的问题,相关的一些涉及核发电船的技术方案中,核反应堆被封装在核发电船的船体结构中,这样在核发电船建造时,核反应堆需要与船体一体建造,建造过程可能存在核泄漏的风险,影响建造安全性,同时建造周期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发电船,解决现有技术中核发电船建造周期较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发电船,包括主船体、安全壳、上层建筑和吊装设备;主船体内设有用于容置核反应堆的堆舱,所述堆舱的开口朝上;安全壳包括安全壳主体和向上突伸出所述安全壳主体的燃料通道;所述安全壳主体安装于所述堆舱内,将核反应堆包围于其内;所述燃料通道向上超出所述主船体的主甲板,所述燃料通道与核反应堆的燃料棒相对;上层建筑布置于所述主船体的主甲板上,包括第一上建区和第二上建区;所述第一上建区与所述堆舱在沿所述主船体纵向上前后布置;所述第二上建区位于所述堆舱正上方,并围绕在所述安全壳的周侧;所述第二上建区的顶板低于所述第一上建区的顶甲板;所述燃料通道的顶部暴露于所述第二上建区的顶甲板上;吊装设备安装于所述第一上建区的顶甲板上,所述吊装设备的吊装范围覆盖所述第二上建区。其中,所述堆舱位于所述主船体纵向上的中部区域;在所述堆舱的前方和后方各设置有一所述第一上建区;所述吊装设备数量至少为两台,分列于所述堆舱前方和后方的所述第一上建区上。其中,所述吊装设备数量为两台,分别靠近所述主船体的左舷和右舷布置,从而相对于所述堆舱呈对角布置。其中,所述堆舱数量为两个,在所述主船体纵向上前后相邻布置;两堆舱之间设有隔离舱。其中,两所述第一上建区分别与相近的所述堆舱前后相邻布置,所述第二上建区与两所述第一上建区前后连为一体。其中,所述主船体内于所述堆舱前方和后方各布置有一组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与较近的所述堆舱中的核反应堆通过管道相连;两组发电机组对称布置,分别位于两所述第一上建区的下方。其中,所述燃料通道的截面小于所述安全壳主体的截面,所述燃料通道与所述安全壳主体构成台阶状结构;所述安全壳主体的顶面为平面。其中,所述燃料通道的顶部与所述第二上建区的顶甲板面平齐。其中,所述堆舱在所述主船体横向上居中布置;所述堆舱与所述主船体的舷侧板之间在沿主船体横向上布置有多个舱室,其中,位于主船体横向最外侧且沿主船体整个高度方向上布置的所述舱室为压载舱。其中,所述堆舱的底部位于所述主船体的吃水线以下,所述堆舱的底部与所述主船体的底板之间设置为压载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主船体的堆舱的开口朝上,可以便于将核反应堆和安全壳吊装到堆舱中安装,并可以直接通过安装于上层建筑上的吊装设备实现吊装。该核发电船在建造时,主船体、上层建筑及核反应堆的建造可以分开并同步进行,主船体完成建造后,再将核反应堆吊装到主船体上,总体建造周期约可缩短12个月。核反应堆的燃料棒可以由吊装设备经安全壳的燃料通道进行装填及后续的更换,装拆更为方便。另外,在事故工况下,还可将燃料棒经燃料通道取出由直升机快速吊走,对核反应堆进行快速维修,提高核发电船的安全性。同时,建造过程中可以规避核反应堆可能出现的核辐射风险对主船体建造造成的影响,提高建造的安全性。此外,本专利技术中,吊装设备的安装位置高于第二上建区的高度,在将载荷吊装至或吊离第二上建区时,可以降低吊装高度,提高吊装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核发电船一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图2是图1中A-A处剖视图。图3是核发电船顶甲板上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船体;11、堆舱;12、隔离舱;13、机舱;14、压载舱;15、主甲板;16、底板;17、底甲板;18、舷侧板;19、舱室;2、安全壳;21、安全壳主体;211、顶面;22、燃料通道;221、封盖;3、上层建筑;31、第一上建区;311、顶甲板;32、第二上建区;321、顶板;33、生活区;4、吊装设备;5、核反应堆;6、发电机组;61、汽轮机;62、发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发电船,大致地包括主船体1、布置于主船体1上的上层建筑3、安装于上层建筑3上的吊装设备4、安装于主船体1内的核反应堆5、包围核反应堆5并被上层建筑3所包围的安全壳2、安装于主船体1中与核反应堆5通过管道相连的发电机组6等。该核发电船中,通过核反应堆5的热量使配套的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发电机组6的汽轮机61由蒸汽驱动工作,带动发电机62发电。发电机组6发的电可通过主船体1上配备的变压站、配电站等设备接入陆上电网。该核发电船中,还可配备热水设备而同时提供热水。或者,还可配备海水淡化装置而同时实现海水淡化功能。其中,热水设备和海水淡水装置所需的热能也可由核反应堆5提供。为便于表述,本文中定义核发电船的长度方向(一般也为船的航行方向)为纵向,纵向上的相应方位表述为“前”、“后”;相对地,核发电船的宽度方向为横向,横向上的相应方位表述为“左”、“右”。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主船体1内在其纵向的中部区域处设置有前后相邻的两个堆舱11,两个堆舱11之间设置有隔离舱12从而实现隔离。各堆舱11均用于容置核反应堆5,本实施例中,每一堆舱11内安装有一个核反应堆5。各堆舱11的开口朝上贯通主船体1的主甲板15,可以便于核反应堆5在主船体1基本完成建造后再安装到主船体1中。堆舱11的底部接近主船体1的底板16并低于主船体1的吃水线S,便于在危险情况下使外部海水或江水进入主船体1内对核反应堆5进行冷却,起到更好的冷却效果,提高安全性。主船体1内于该堆舱11所在区域的前方和后方各设置有一个机舱13,两个机舱13相对于该两个堆舱11对称布置。其中,堆舱11与机舱13之间通过舱室19相隔离,这些舱室可以被设置为隔离舱、去离子水舱、通道等。机舱13可用于布置发电机组6的汽轮机61和发电机62,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配套设备或管件等。较佳,两组发电机组6相对于两个堆舱11对称布置。在主船体1的前端或后端还可进一步配备淡水舱、备用机舱、压载舱等,根据实际功能需求而设置。参阅图2,在高度方向上,主船体1具有多层甲板。本实施例中,主船体1在由底板16至主甲板15的方向还依次具有一层底甲板17和两层中间甲板,使得主船体1在高度方向上分隔构成四层结构。堆舱11在高度方向上由主船体1的底甲板17向上贯通至主甲板15,也就是说,堆舱11的底部即为主船体1的底甲板17。该底甲板17与底板16之间设置为压载舱14(即用于盛装压载水而实现压载功能的舱室)。在一些实施例中,底甲板17与底板16之间还可留有供管路走管用的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发电船,包括主船体,其内设有用于容置核反应堆的堆舱,所述堆舱的开口朝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壳,包括安全壳主体和向上突伸出所述安全壳主体的燃料通道;所述安全壳主体安装于所述堆舱内,将核反应堆包围于其内;所述燃料通道向上超出所述主船体的主甲板,所述燃料通道与核反应堆的燃料棒相对;上层建筑,布置于所述主船体的主甲板上,包括第一上建区和第二上建区;所述第一上建区与所述堆舱在沿所述主船体纵向上前后布置;所述第二上建区位于所述堆舱正上方,并围绕在所述安全壳的周侧;所述第二上建区的顶板低于所述第一上建区的顶甲板;所述燃料通道的顶部暴露于所述第二上建区的顶甲板上;吊装设备,安装于所述第一上建区的顶甲板上,所述吊装设备的吊装范围覆盖所述第二上建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发电船,包括主船体,其内设有用于容置核反应堆的堆舱,所述堆舱的开口朝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壳,包括安全壳主体和向上突伸出所述安全壳主体的燃料通道;所述安全壳主体安装于所述堆舱内,将核反应堆包围于其内;所述燃料通道向上超出所述主船体的主甲板,所述燃料通道与核反应堆的燃料棒相对;上层建筑,布置于所述主船体的主甲板上,包括第一上建区和第二上建区;所述第一上建区与所述堆舱在沿所述主船体纵向上前后布置;所述第二上建区位于所述堆舱正上方,并围绕在所述安全壳的周侧;所述第二上建区的顶板低于所述第一上建区的顶甲板;所述燃料通道的顶部暴露于所述第二上建区的顶甲板上;吊装设备,安装于所述第一上建区的顶甲板上,所述吊装设备的吊装范围覆盖所述第二上建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发电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舱位于所述主船体纵向上的中部区域;在所述堆舱的前方和后方各设置有一所述第一上建区;所述吊装设备数量至少为两台,分列于所述堆舱前方和后方的所述第一上建区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发电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设备数量为两台,分别靠近所述主船体的左舷和右舷布置,从而相对于所述堆舱呈对角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发电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舱数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华伟王如壮滕瑶高西健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海阳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龙口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