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柔性智能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762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柔性智能生产线,涉及车辆制造的技术领域,包括服务器机房、下车身分总成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通用柔性涂胶工作站、下车身总成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通用柔性总拼集成焊接工作站、侧围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激光焊接通用柔性工作站以及多辆转运小车,下车身分总成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通用柔性涂胶工作站、下车身总成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通用柔性总拼集成焊接工作站、侧围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激光焊接通用柔性工作站以及多辆转运小车均与服务器机房电连接,转运小车用于在相邻的两个工作站之间运送物料。该车身柔性智能生产线改善了车身生产流水线式作业必须是串联式连续型的生产,只有连续不断提供任务才能充分发挥流水线的效率的问题。

Flexible Intelligent Production Line for Car Bod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lexible intelligent production line for automobile body,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 manufacturing, including a server room, a universal flexible welding workstation for disembarkation body assembly, a universal flexible gluing workstation, a universal flexible welding workstation for disembarkation body assembly, a universal flexible assembly welding workstation, a lateral universal flexible welding workstation, and a laser welding universal flexible workstation. As well as several transfer trolleys, the universal flexible welding workstation, the universal flexible gluing workstation, the universal flexible welding workstation, the universal flexible assembly integrated welding workstation, the lateral universal flexible welding workstation, the laser welding universal flexible workstation and several transfer trolleys are al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erver room, and the transfer trolley is used in adjacent areas. \u4e24\u4e2a\u5de5\u4f5c\u7ad9\u4e4b\u95f4\u8fd0\u9001\u7269\u6599\u3002 The flexible intelligent production line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line of automobile body, which must be continuous in series. Only by continuously providing tasks can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duction line be brought into full p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柔性智能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柔性智能生产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车身焊接生产线大都采用传统的流水线式作业形式,自动化程度高的是在流水线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大量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操作来提供生产效率。这种传统的车身生产流水线式作业必须是串联式连续型的生产,只有连续不断提供任务才能充分发挥流水线的效率,才能保证生产经济性,而且各工序的作业工时必须均等,否则会出现等待现象影响线体节拍。鉴于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车身柔性智能生产线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柔性智能生产线,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车身生产流水线式作业必须是串联式连续型的生产,只有连续不断提供任务才能充分发挥流水线的效率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身柔性智能生产线包括服务器机房、下车身分总成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通用柔性涂胶工作站、下车身总成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通用柔性总拼集成焊接工作站、侧围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激光焊接通用柔性工作站以及多辆转运小车,所述下车身分总成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所述通用柔性涂胶工作站、所述下车身总成通用柔性焊接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柔性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机房(1)、下车身分总成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2)、通用柔性涂胶工作站(3)、下车身总成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4)、通用柔性总拼集成焊接工作站(5)、侧围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6)、激光焊接通用柔性工作站(7)以及多辆转运小车(8),所述下车身分总成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2)、所述通用柔性涂胶工作站(3)、所述下车身总成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4)、所述通用柔性总拼集成焊接工作站(5)、所述侧围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6)、所述激光焊接通用柔性工作站(7)以及多辆所述转运小车均与所述服务器机房(1)电连接,所述转运小车用于在相邻的两个工作站之间运送物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柔性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机房(1)、下车身分总成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2)、通用柔性涂胶工作站(3)、下车身总成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4)、通用柔性总拼集成焊接工作站(5)、侧围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6)、激光焊接通用柔性工作站(7)以及多辆转运小车(8),所述下车身分总成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2)、所述通用柔性涂胶工作站(3)、所述下车身总成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4)、所述通用柔性总拼集成焊接工作站(5)、所述侧围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6)、所述激光焊接通用柔性工作站(7)以及多辆所述转运小车均与所述服务器机房(1)电连接,所述转运小车用于在相邻的两个工作站之间运送物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柔性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身分总成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2)包括:夹具库(230)、第一焊钳库(240)、通用转台(210)、下车身分总成机器人(220)以及下车身分总成控制装置(260),所述下车身分总成控制装置(260)与所述服务器机房(1)电连接;所述夹具库(230)中的夹具通过所述转运小车运送到所述通用转台(210)上,并进行定位、安装;所述下车身分总成控制装置(260)根据所述夹具的标签信息控制所述下车身分总成机器人(220)从所述第一焊钳库(240)中抓取相对应的焊钳,并对所述夹具上的待焊接零件及分总成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中,所述下车身分总成控制装置(260)按照预设的焊接程序控制所述通用转台(210)转动,使得所述通用转台(210)与所述下车身分总成机器人(220)相互配合完成焊接工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柔性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柔性涂胶工作站(3)包括涂胶装置(310)、第一通用定位装置(320)、涂胶控制装置(360)以及至少一组涂胶机器人(340);所述第一通用定位装置(320)及所述涂胶装置(310)均设置在靠近所述涂胶机器人(340)的位置处;所述第一通用定位装置(320)用于对带有待涂胶的分总成的精定位小车(350)定位;所述涂胶控制装置(360)根据所述精定位小车(350)或者待涂胶的分总成上的标签信息控制所述涂胶机器人(340)抓取涂胶装置(310)中与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涂胶枪和/或待涂胶的分总成,所述涂胶控制装置(360)用于对待涂胶的分总成涂胶;涂胶完成后的分总成通过所述精定位小车(350)输送到下一工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柔性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用定位装置(320)包括底座(321)、导向结构(322)、限位块(324)和第一压紧气缸(325),所述精定位小车(350)能够沿着导向结构(322)在底座(321)上滑动,且通过限位块(324)和第一压紧气缸(325)能够将所述精定位小车(350)限位在所述第一通用定位装置(320)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柔性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身总成通用柔性焊接工作站(4)包括通用抓手库(410)、第二焊钳库(420)、下车身总成机器人(430)、第一通用地面定位装置(440)、通用对接定位装置(450)以及下车身总成控制装置(480),所述下车身总成控制装置(480)与所述服务器机房(1)电连接;所述第一通用地面定位装置(440)用于定位、安装带有下车身总成的下车身定位台车;所述通用对接定位装置(450)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通用地面定位装置(440)位置处,用于定位、安装与下车身总成相对应的定位抓手(411),所述定位抓手(411)能够对下车身总成定位、抓取;所述下车身总成机器人(430)设置在靠近所述通用抓手库(410)、所述第二焊钳库(420)以及所述通用对接定位装置(450)的位置处;在所述下车身总成控制装置(480)的控制作用下,所述下车身总成机器人(430)能够抓取所述定位抓手(411),并通过所述定位抓手(411)对下车身总成定位或者抓取;并且,所述下车身总成机器人(430)还能够从所述第二焊钳库(420)中抓取与下车身总成相对应的焊钳,实现对下车身总成的焊接过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柔性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用地面定位装置(440)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定位桩头框架(441),且两组所述定位桩头框架(441)内侧设置有两条相对设置的导向槽(442),所述导向槽(442)通过导向槽底座固定在地面上;第一组所述定位桩头框架(441)上且位于中部位置处,以及第二组所述定位桩头框架(441)上且位于前、中、后部位置处均设置有台车支撑块(443);第一组所述定位桩头框架(441)上且位于前部位置处设置有台车主定位销(444),位于后部位置处设置有台车副定位销(445);第二组所述定位桩头框架(441)上且分别靠近前部、后部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到位传感器(446);第一组所述定位桩头框架(441)上且靠近所述台车副定位销(445)的位置处设置有气动快插结构(447)。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柔性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柔性总拼集成焊接工作站(5)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焊接工位(51)、第二焊接工位(52)、侧围预装工位(53)和总拼工位(54),还包括存储用于所述第一焊接工位(51)的抓手的第一工位存储装置以及存储用于所述总拼工位(54)的抓手的总拼工位存储装置,所述第一工位存储装置中存储有多组第一工位抓手,每组中的所述第一工位抓手均为多个,每组所述第一工位抓手用于一种车型的车身构件在所述第一焊接工位(51)的焊接;所述总拼工位存储装置中存储有多组总拼抓手,每组中的所述总拼抓手均为多个,每组所述总拼抓手用于一种车型的车身构件在所述总拼工位(54)的焊接;所述第一焊接工位(51)内的焊接机器人能够从所述第一工位存储装置中取相应的所述第一工位抓手,并将各所述第一工位抓手放置于所述第一焊接工位(51)的对应夹具上;所述通用柔性总拼集成焊接工作站(5)还包括输送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哲哲丁华冯波李志光张荣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