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内导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634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4:49
本公开涉及一种静脉内导管系统,其可以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导管适配器。静脉内导管系统还可以包括延伸穿过导管适配器的套管。套管的近端可以包括缺口。静脉内导管系统还可以包括针座,该针座可以联接到导管适配器的近端。针座可以包括闪回室,当静脉内导管系统处于插入构造时,该闪回室可以与缺口流体连通。

Intravenous catheter system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an intravenous catheter system, which may include a catheter adapter with proximal and distal ends. Intravenous catheter systems may also include cannulas extending through the catheter adapter.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casing may include a notch. The intravenous catheter system may also include a needle seat which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catheter adapter. The needle holder may include a flashback chamber which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notch fluid when the intravenous catheter system is in an inser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脉内导管系统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5月4日提交的标题为“INTRAVENOUSCATHETERSYSTEMSANDMETHODS”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2/501,670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一种静脉内导管系统。
技术介绍
输液疗法(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可通过血管通路装置来促进。住院的、家庭护理的和其他的患者通过插入血管系统的血管通路装置接收流体、药物和血液制品。采血是另一种常见的可以通过血管通路装置来促进的医疗程序。血管通路装置可以进出患者的外周或中央脉管系统。血管通路装置可以留置短期(数天)、中期(数周)或长期(数月至数年)。在一些情况下,血管通路装置在长时间保持在适当位置时可能引起患者皮肤的刺激。血管通路装置可用于连续输液疗法或间歇疗法。普通类型的血管通路装置是针上外周静脉内导管(“PIVC”)。如其名称所暗示的,“针上”PIVC可以安装在具有尖锐远侧尖端的引导器针上。尖锐的远侧尖端可以用于刺穿患者的皮肤和脉管系统。将PIVC插入脉管系统可以在针刺穿脉管系统之后。通常将针和PIVC以小角度穿过皮肤插入患者的脉管系统中,其中,针的斜面背向患者的皮肤。为了验证引导器针和/或PIVC在脉管系统中的适当放置,使用者通常确认存在可以对使用者可见的血液闪回。在一些情况下,引导器针可以包括朝向引导器针的远端设置的缺口,并且响应于引导器针的远侧尖端而定位在脉管系统内,血液可以向近侧流过针内腔,通过缺口离开针内腔,然后在引导器针的外表面和PIVC的内表面之间向近侧行进。因此,在PIVC至少部分透明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可视化少量的血液“闪回”,从而确认PIVC在脉管系统内的位置。存在脉管系统入口指示(例如闪回)可以促进PIVC的成功放置。一旦确认了引导器针在脉管系统内的放置,使用者可以暂时阻塞脉管系统中的流动并且撤回引导器针,留下PIVC在适当位置以便将来的血液抽取和/或流体输注。使用者也可以将一装置附接到PIVC以进行液体输注和/或采血。这个过程在实践中有些困难,因为许多导管放置部位根本不允许容易地阻塞静脉。此外,即使实现了这种阻塞,其也可能不完美,从而导致血液从容纳PIVC的导管组件泄漏并危及医务人员。因此在本领域中已经提供了导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提供各种密封件或“隔膜”以防止流体在从血管移除引导器针期间和之后流出。隔膜可以通过隔膜和导管组件的壁之间的摩擦和/或粘合剂而固定在导管组件内。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响应于导管组件的加压可能发生隔膜移位,所述导管组件的加压可能是由静脉压力、高压或低压下的流体注射、导管组件冲洗、采血等引起的。隔膜移位存在将医务人员暴露于血液或其他液体的风险。因此,使用血管通路装置进行输注和/或抽血依然存在挑战。本文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任何缺点或仅在诸如上述环境中操作的实施例。相反,此背景仅提供用以说明其中可实践本文所描述的一些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性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静脉内(IV)导管系统可以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导管适配器。在一些实施例中,IV导管系统还可以包括延伸穿过导管适配器的套管。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管的近端可以包括缺口。在一些实施例中,IV导管系统还可以包括针座,该针座可以联接到导管适配器的近端。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座可以包括细长的可视化通道,当IV导管系统处于插入构造中时,该可视化通道可以与缺口流体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视化通道和稍后更详细描述的其他元件可以促进IV导管系统的使用者对血液闪回的可视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适配器的一部分可以由第一材料构成并且导管适配器的另一部分可以由第二材料构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材料可以具有比第一材料更低的硬度,并且可以更柔软或柔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材料可以改善IV导管系统与患者皮肤的接触并提供其他优点,这将在稍后进一步详细解释。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适配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稳定特征部,例如肋或其它类型的突起,其可以减小容纳IV导管系统的隔膜的隔膜筒之间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定肋可以增加隔膜筒和隔膜在导管适配器内的固定,如稍后将进一步详细解释的。应该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不限制所要求保护的本技术。应该理解,各种实施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布置和机构。还应该理解的是,可以组合实施例、或者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并且除非特别声明,否则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改变。因此,下面的详细描述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附图说明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使用附图以更多的特征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在附图中:图1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导管系统的俯视图;图1B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图1A的导管系统的上部透视图;图1C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图1A的导管系统的横截面图;图1D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图1A的导管系统的俯视图,其被保持在第一抓握部中;图1E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图1A的导管系统的俯视图,其被保持在第二抓握部中;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性导管系统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次闪回室;图3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性导管系统的上部透视图,其示出了示例性套筒;图3B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移除了套筒的图3A的导管系统的上部透视图;图3C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性导管系统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示例性次闪回室;图4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针座的示例性保持特征部的上部透视图;图4B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对应于示例性套筒的保持特征部的示例的上部透视图;图4C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灌封环的横截面图;图5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出了从示例性导管适配器部分撤回的示例性针座以及从针座移除的示例性套筒的俯视图;图5B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出了从导管适配器部分撤回的图5A的针座以及联接到针座的套筒的上部透视图;图6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出了从示例性导管适配器部分撤回的示例性针座以及从导管适配器移除的示例性套筒的俯视图;图6B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出了从导管适配器部分撤回的图6A的针座以及联接到针座的套筒的上部透视图;图7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针座和可视化通道的横截面图;图7B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图7A的针座的上部透视图,其示出了示例性储器;图7C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可布置在图7A的针座中的示例性隧道的横截面图;图7D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图7B的针座沿着图7B的线7D-7D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设置在示例性套筒内的针座;图8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透镜的上部透视图;图8B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图8A的透镜的横截面图;图8C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性透镜的上部透视图;图8D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性透镜的上部透视图;图9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可视化通道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图9B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性可视化通道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图9C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性可视化通道的俯视图;图9D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从示例性套筒部分地移除的示例性针座和从套筒移除的示例性盖的上部透视图;图9E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固定在用于将导管系统插入患者体内的套管内的图9D的针座和盖的横截面图;图10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隆起的上部透视图;图10B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凹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脉内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内导管系统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导管适配器;延伸穿过所述导管适配器的套管,其中,所述套管的近端包括缺口;和连接至导管适配器的近端的针座,其中,所述针座包括在所述静脉内导管系统处于插入构造时与所述缺口流体连通的闪回室。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04 US 62/501,6701.一种静脉内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内导管系统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导管适配器;延伸穿过所述导管适配器的套管,其中,所述套管的近端包括缺口;和连接至导管适配器的近端的针座,其中,所述针座包括在所述静脉内导管系统处于插入构造时与所述缺口流体连通的闪回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内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进一步包括空腔和细长的可视化通道,其中,当所述静脉内导管系统处于所述插入构造时,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其中,流体在进入可视化通道之前填充所述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脉内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还包括储器和一个或多个排放通道,其中,流体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排放通道从所述可视化通道流至所述储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内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内导管系统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构造成围绕所述针座提供密封,其中,所述套筒的与所述闪回室对准的至少一部分是透明或半透明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脉内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允许使用者观察所述闪回室的透镜。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脉内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与从所述套筒向外延伸的抓握部一体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脉内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适配器包括形成固定平台的翼,其中,所述翼可滑动地定位在所述抓握部的顶部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内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经由一个或多个保持特征部固定在套筒内。9.一种静脉内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内导管系统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导管适配器,其中,导管适配器的一部分由第一材料构成并且导管适配器的另一部分由第二材料构成,其中,第二材料具有比第一材料更低的硬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静脉内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适配器的由所述第二材料构成的所述另一部分包括接触患者皮肤的一个或多个表面。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K·伯克霍兹王彬R·L·桑德雷格J·斯帕塔罗S·斯特利T·沃纳
申请(专利权)人: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