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穿刺引流针以及穿刺引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34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4:49
一种穿刺引流针以及穿刺引流设备,包括穿刺针、引流管和支撑杆,穿刺针包括针尖部和与针尖部固定连接的针体部,针体部为中空结构,针体部具有至少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向开口,针体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引流管通过侧向开口与针体部分离,引流管包括远离针尖部的第一端和靠近针尖部的第二端,第二端封闭且引流管的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引流孔,以及支撑杆,支撑杆插接在引流管中,支撑杆的一端能够抵接在第二端上,支撑杆的另一端从第一端伸出,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支撑杆能够相对于引流管转动,以使第二凹凸结构位于第一凹凸结构的滑动路径上,用于防止支撑杆从第一端滑出。穿刺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

Puncture drainage needle and puncture drainage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uncture drainage needle and a puncture drainag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uncture needle, a drainage tube and a support rod. The puncture needle comprises a needle tip and a needle body fixed to the needle tip. The needle body is hollow structure. The needle body has at least one lateral opening extending along its length direction. The inner part of the need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cave-convex structure. The drainage tube is separated from the needle body through a lateral opening. The drainage pipe includes the first end far from the tip of the needle and the second end near the tip of the needle. The second end is closed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second end of the drainag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hole and a supporting rod. The supporting rod is inserted into the drainage pipe.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e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extends from the first end. The suppor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oncave-convex structure, and the supporting rod can phase. The second concave-convex structure is located on the sliding path of the first concave-convex structure to prevent the support rod from sliding out from the first end. Punctur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fast, saf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刺引流针以及穿刺引流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穿刺引流针以及穿刺引流设备。
技术介绍
脓肿包括乳腺脓肿是常见疾病,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切开脓腔后清除脓液。这种治疗方法的缺陷是手术切口大、创口愈合慢,增加病人的痛苦和治疗费用,且创口愈合后会留下难看的瘢痕,导致部分患者不愿手术,延误治疗时机。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治疗方法,其通过细针穿刺脓腔抽吸脓液,但这种方法很难将脓液清除干净,残余脓液可引起慢性炎症,治疗效果差。目前,在手术过程中比较常用的穿刺结构为微创治疗管,该治疗管包括侧壁开有引流孔的引流导管,引流导管内插设有硬质插入棒,插入棒协助将引流导管插入脓腔内以将脓液通过引流导管引流出,引流导管侧壁上还设有给药管和引流口。这种治疗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弊端:该治疗管在操作时,穿刺和置管引流是分开操作完成的,即必须先使用其他辅助的穿刺设备将脓腔组织刺破并开通一个通道,然后在插入棒的支撑下将引流管插入脓腔实现穿刺引流,这样就增加了手术的步骤和时间,增加病人的痛苦,更明显的弊端是:在穿刺完成时因没有引流管跟进,脓液会直接大量的排出体外,污染病房环境,增加医院内感染发生风险,而且操作过程繁琐,导致这种微创治疗管并不适于广泛应用。因此,研发一套对于医生而言操作简便实用、微小创伤而且疗效好的脓肿穿刺引流器械,成为脓肿疾病治疗
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引流针,以改善传统的治疗管使用过程中操作不便、手术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引流设备,以改善传统的治疗管使用过程中操作不便、手术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穿刺引流针,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针尖部和与所述针尖部固定连接的针体部,所述针体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针体部具有至少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向开口,所述针体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通过所述侧向开口与所述针体部分离,所述引流管包括远离所述针尖部的第一端和靠近所述针尖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封闭且所述引流管的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引流孔,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插接在引流管中,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能够抵接在所述第二端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所述支撑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引流管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滑动路径上,用于防止所述支撑杆从所述第一端滑出。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凸结构设置为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凹凸结构沿所述引流管的径向向内凸出;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为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凸出方向沿所述支撑杆的径向向外。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包括轴向阻挡部以及径向阻挡部,所述轴向阻挡部与所述径向阻挡部相连接,所述轴向阻挡部与所述径向阻挡部交叉设置,所述轴向阻挡部位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沿其轴线方向的滑动路径上,所述径向阻挡部位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沿其径线方向的滑动路径上。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轴向阻挡部为板状结构,所述径向阻挡部为板状结构,所述轴向阻挡部和所述径向阻挡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为球状凸起。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为凹槽结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为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能够转动进入到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中。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针体部与所述针尖部的结合处具有向针尖部内凹的凹陷部。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穿刺引流针还包括支管、负压装置和三通阀,所述支管的一端与靠近所述引流管的第一端的引流管的管腔连通,所述支管的另一端连接三通阀的一个开口,所述三通阀的另一个开口与所述负压装置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穿刺引流针还包括三通阀和负压装置,所述三通阀的一个开口与所述引流管的管腔连通,所述三通阀的另一个开口与所述负压装置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针体部的远离针尖部的一端设置有穿刺针手柄,所述支撑杆的伸出引流管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杆手柄。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穿刺引流设备,包括引导架以及所述的穿刺引流针,所述引导架包括基架、固定件、定位件以及引导组件,所述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基架上,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于病床架上,所述定位件铰接在所述基架上,所述定位件上设置有滑动孔,所述引导组件包括转动盘、输送杆以及轴承,所述转动盘通过所述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定位件上,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孔连通的螺接孔,所述输送杆滑动设置所述滑动孔中,所述输送杆与所述定位件周向限位连接,所述输送杆螺接在所述螺接孔中;所述穿刺针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输送杆上,与所述输送杆同步滑动。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刺引流针,针体部为中空结构,针体部具有至少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向开口,引流管可脱卸的设置于针体部内,引流管通过侧向开口与针体部分离,从而将穿刺针能顺利的退出体外而将分离后的引流管留置在脓腔内,解决了引流管随穿刺针一同穿刺进入脓腔内而穿刺针不能顺利退出的技术难题。还避免了传统手术对患处进行切开带来的较大瘢痕的后果,又使得脓腔被刺破的同时脓液可直接进入引流管,避免了脓液外溢暴露,减少医院内感染风险,且手术操作便捷,增加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同时,在穿刺过程中,将支撑杆调整至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配合的位置,穿刺过程中穿刺针不会因为受到液体的压力而从引流管中脱落,穿刺更加安全可靠。本技术可用于治疗脓肿疾病、胸腔或腹腔积液疾病,尤其适用于治疗乳腺脓肿疾病。本实施例提供的穿刺引流设备包括上述的穿刺引流针,具有上述穿刺引流针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穿刺引流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穿刺引流针的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穿刺引流针的针体部的横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穿刺引流针的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穿刺引流针的引流管的横截面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穿刺引流针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穿刺引流针的截面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穿刺引流设备的示意图。图标:100-穿刺引流针;110-穿刺针;111-针尖部;112-针体部;113-穿刺针手柄;114-侧向开口;115-槽部;116-凹陷部;117-第一凹凸结构;130-引流管;131-引流管第一端;132-引流管第二端;134-引流孔;135-凸棱;141-三通阀;142-负压装置;136-挡件;140-支管;150-支撑杆;151-支撑杆手柄;152-第二凹凸结构;180-脓腔;190-皮肤;200-引导架;210-基架;220-固定件;230-定位件;231-滑动孔;240-引导组件;241-转动盘;242-输送杆;243-螺接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刺引流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包括针尖部和与所述针尖部固定连接的针体部,所述针体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针体部具有至少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向开口,所述针体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通过所述侧向开口与所述针体部分离,所述引流管包括远离所述针尖部的第一端和靠近所述针尖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封闭且所述引流管的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引流孔,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插接在引流管中,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能够抵接在所述第二端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所述支撑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引流管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滑动路径上,用于防止所述支撑杆从所述第一端滑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引流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包括针尖部和与所述针尖部固定连接的针体部,所述针体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针体部具有至少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向开口,所述针体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通过所述侧向开口与所述针体部分离,所述引流管包括远离所述针尖部的第一端和靠近所述针尖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封闭且所述引流管的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引流孔,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插接在引流管中,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能够抵接在所述第二端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所述支撑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引流管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滑动路径上,用于防止所述支撑杆从所述第一端滑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引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设置为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凹凸结构沿所述引流管的径向向内凸出;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为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凸出方向沿所述支撑杆的径向向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引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包括轴向阻挡部以及径向阻挡部,所述轴向阻挡部与所述径向阻挡部相连接,所述轴向阻挡部与所述径向阻挡部交叉设置,所述轴向阻挡部位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沿其轴线方向的滑动路径上,所述径向阻挡部位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沿其径线方向的滑动路径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刺引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阻挡部为板状结构,所述径向阻挡部为板状结构,所述轴向阻挡部和所述径向阻挡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为球状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洁韩莹波王秀岩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