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160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9:35
公开一种可以在针使用后被丢弃时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免于受到针刺伤害的导管。公开的导管包括针;具有与针联接的前端的柱塞;联接至柱塞外围的活动棒;一体地联接至活动棒的前端的枢轴;由针支撑并位于第二区域的后端处的齿条;在第二区域的前端处与齿条联接且接合的齿轮;与枢轴的前端联接的外套;和与外套的前端联接的管。

Safety catheter

Disclosure of a catheter that protects medical personnel and patients from needle injury when the needle is discarded after use. The disclosed conduit includes a needle; a plunger with a front end connected with the needle; a movable rod connected to the periphery of the plunger; a pivot integra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movable rod; a rack supported by the needle and located at the back end of the second area; a gear connected with the rack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second area; a jacket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pivot; and a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outer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导管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580010212.0且名称为“安全导管”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管,该导管可以在使用后被处置时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免于受到针刺伤害。
技术介绍
导管是给病人服用医用流体或药物的有效输液装置,在医院内被广泛使用。导管通常被构造为,在需要频繁药物输注的患者体内留下具有形成在前端的管的外套,并在为了再输入医用流体和药物时,提供免除用针重新刺穿患者皮肤的需要的便利。为了将管插入患者的身体,导管被构造为最初有针穿过的管被插入患者的身体,而仅有针被收回移除。然而,在移除针的过程中,医务人员或患者可能有受到针刺的风险,以致受到针的感染。相应地,需要更为小心地使用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管,能够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在使用后处置导管时免于受到针刺伤害。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方面将会通过以下示例性实施例描述或变得清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导管包括:针;柱塞,所述柱塞具有与针联接的前端;形成为包围针的第一壳体;与第一壳体的前端相联接的承插件;齿轮,所述齿轮竖直地将第一壳体和承插件相互联接,并具有形成在一侧的外围上的齿和形成在其内以使针能从其穿过的针槽;被齿轮的齿固定的导管外套;以及与导管外套的前端联接的管。在此,齿可以形成在齿轮的上部,针槽可以形成在齿轮的下部。承插件及第一壳体通过齿轮一体地彼此联接。针可以在第一壳体的纵向上与齿轮的针槽相分离。在针被分离后,齿轮沿着导管外套的齿轮槽旋转。另外,承插件和第一壳体可以根据齿轮的旋转与导管外套分离。在针与齿轮分离后,导管可以容纳在第一壳体之内。导管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壳体,其包围第一壳体的外围,并形成为通孔的前端具有比第一壳体的前端更小的直径。导管可以进一步包括针外套,其通过柱塞上的突起一体化地联接到柱塞上,并包围着第二壳体的外围,且形成为通孔的前端具有比第二壳体的前端更小的直径。另外,针外套,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可以依次按顺序被收回。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的导管包括:针;柱塞,所述柱塞具有与针联接的前端;与柱塞外围联接的活动棒;枢轴,所述枢轴一体地联接至活动棒的前端,并包括设置在其下部的针穿过的第一区域以及从第一区域的上部突出的第二区域;齿条,所述齿条由针支撑并位于第二区域的后端处;在第二区域的前端处与齿条联接且接合的齿轮;外套,其与枢轴的前端联接,并包括与齿轮啮合的齿;以及与外套的前端联接的管。在此,在活动棒的纵向上,柱塞可以在活动棒内向外收回。针在被收回时可以位于活动棒内。第一区域的后端可以与活动棒相联接,第一区域的前端可以插入外套内。齿条可以位于活动棒的前端和外套的后端之间的上部区域。齿轮通过与齿条和外套的齿接合被固定,以使枢轴和外套互相联接。当针被收回时,齿条可以从第二区域降低到第一区域。随着齿条降低,齿轮可以旋转至然后与外套的齿脱离,枢轴和外套可以相互分离。齿条可以切断针从枢轴延伸的向外移动路径。导管可以进一步的包括针外套,针外套包围着活动棒的外围,且具有一体地联接至柱塞的后端的后端。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导管包括:形成在导管外套上的齿轮槽;通过齿轮联接于导管外套的承插件和第一壳体;以及形成在齿轮底端以使针从其穿过的槽,从而使齿轮只在针被收回和被第一壳体包围时旋转以使承插件和第一壳体与导管外套分离,不暴露针头而安全地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免于受到针刺伤害。另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导管中,外套和活动棒通过在齿轮,齿条及外套上形成的齿接合或脱离,在针被收回后,齿条切断了针向外移动的路径以分离活动棒和外套,从而不暴露针安全地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免于受到针刺伤害。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的特征从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导管的爆炸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针和导管的支撑座的配合状态平面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针和导管的齿轮的配合状态主视图;图4和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针外套和导管的导管外套分离的过程;图6和图7示出了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管的齿轮,以及针与导管外套分离的过程;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针与导管的导管外套相分离的状态;图9是图8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图8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1和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管的透视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管的爆炸透视图;图14和图1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针外套和导管的导管外套分离的过程;图16是图15中C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和图17-图2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管的操作过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会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简单地使用和实现。下面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导管。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导管的爆炸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针和导管的支撑座的配合状态平面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针和导管的齿轮的配合状态主视图,图4和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针外套和导管的导管外套分离的过程,图6和图7示出了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管的齿轮,以及针与导管外套分离的过程,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针与导管的导管外套相分离的状态,图9是图8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以及图10是图8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参考图1-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管10包括柱塞110,针120,第一壳体130,第二壳体140,针外套(针毂)150,承插件160,齿轮170,支撑座180,垫圈190,导管外套(导管毂)200,以及管210。柱塞110的一端与针120联接。柱塞110支撑针120以使针120插入患者的身体或在插入后被收回及移除。柱塞110包括形成在柱塞110另一端的突起111,以使柱塞110通过突起111与针外套150联接。因此,当医务人员握着针外套150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管10时,柱塞110可以随针外套150一起被收回,针120的前端也可以被收回,具体下文会描述。针120是中空的,它的前端形成为尖利的,以刺穿患者的皮肤。针120的后端与柱塞110联接,以使针120能够与管210一起安全地插入患者的身体。另外,一旦管210插入患者的身体,针120随柱塞110一起被收回以使得仅有管210停留在患者身体内。另外,将要描述的是,由于针120的前端被第一壳体130和第二壳体140包围和隐匿,所以可能安全地防止医务人员或患者被针120前端刺伤。第一壳体130与柱塞110联接。更具体地,第一壳体130上形成有一个直径比柱塞110直径大的通孔,针120和柱塞110插入通孔,第一壳体130联接于柱塞110的外围。另外,齿轮孔131形成于第一壳体130的前面,以提供齿轮170插入的区域。与承插件160联接的齿轮170插入齿轮孔131内,从而使第一壳体130的前端保持在与承插件160联接的状态。因此,收回当第一壳体130时,承插件160可以随第一壳体130被医务人员很容易地从导管外套200上分离。另外,突起132形成在第一壳体130的后端。突起132的直径比第一壳体130其它部分大。而且,突起132的直径大于形成在第二壳体140前端的通孔的直径。因此,如果针外套150在被医务人员握着的情况下收回,以致第二壳体140被收回,第一壳体130上的突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管,包括:针;柱塞,所述柱塞具有与针联接的前端;联接至柱塞外围的活动棒;枢轴,所述枢轴一体地联接至活动棒的前端,并包括设置在其下部的针穿过的第一区域以及向第一区域的上部突出的第二区域;齿条,所述齿条由针支撑并位于第二区域的后端处;在第二区域的前端处与齿条联接且接合的齿轮;外套,其与枢轴的前端联接,并包括与齿轮啮合的齿;和与外套的前端联接的管。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2.24 KR 10-2014-0021618;2014.11.07 KR 10-2011.一种导管,包括:针;柱塞,所述柱塞具有与针联接的前端;联接至柱塞外围的活动棒;枢轴,所述枢轴一体地联接至活动棒的前端,并包括设置在其下部的针穿过的第一区域以及向第一区域的上部突出的第二区域;齿条,所述齿条由针支撑并位于第二区域的后端处;在第二区域的前端处与齿条联接且接合的齿轮;外套,其与枢轴的前端联接,并包括与齿轮啮合的齿;和与外套的前端联接的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中在活动棒的纵向上,柱塞在活动棒内向外收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斤植
申请(专利权)人:梅迪弗斯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