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插管器用鞘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作为医疗用器械的插管器组装体中使用的插管器用鞘。
技术介绍
在医疗领域中,实施将各种导管等经皮地导入生物体内的手术。在这种手术中,使用插管器用鞘(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其具备被经皮地导入生物体管腔的导管主体和连接于导管主体的基端侧的毂部。插管器用鞘通过将导管主体经皮地导入生物体管腔从而形成将生物体内与生物体外之间连接的访问路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122488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将上述各种导管等经皮地导入生物体内的手术(以下,称为“目标手术”)之后,插管器用鞘被拔去。在将插管器用鞘拔去后,被导入插管器用鞘的部位(以下,称为“创伤部位”)需要止血。作为止血方法,例如,广泛使用了下述方法,即,使用利用流体的注入而扩张的球囊等来压迫创伤部位从而进行止血的方法。然而,若为了将创伤部位止血而历经长时间对创伤部位进行压迫,则可能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负担。因此,需要能够减轻对需要对创伤部位进行止血的患者带来的身体上的负担的技术。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被经皮地导入生物 ...
【技术保护点】
1.插管器用鞘,其具备:导管主体,其被经皮地导入生物体管腔;毂部,其连接于所述导管主体的基端侧;和药剂部,其具有能够治疗生物体组织创伤部位的止血剂,其中,所述药剂部配置于所述导管主体的外表面的基端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01 JP 2016-1710381.插管器用鞘,其具备:导管主体,其被经皮地导入生物体管腔;毂部,其连接于所述导管主体的基端侧;和药剂部,其具有能够治疗生物体组织创伤部位的止血剂,其中,所述药剂部配置于所述导管主体的外表面的基端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管器用鞘,其进一步具备应变消除部,所述应变消除部覆盖所述毂部的前端部、且包围所述导管主体的基端侧的规定范围,所述药剂部配置于所述应变消除部所包围的所述导管主体的规定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管器用鞘,其中,所述导管主体具有第1区域和第2区域,所述第2区域配置于比所述第1区域更靠基端侧、且具有比所述第1区域的外径小的外径,所述第2区域设置于比所述应变消除部的最前端部更靠所述导管主体的基端侧,所述药剂部配置于所述第2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管器用鞘,其中,所述导管主体具有第3区域,所述第3区域配置于比所述第2区域更靠基端侧、且具有比所述第2区域的外径大的外径,所述第2区域为朝向所述导管主体的内部空间而凹陷的槽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管器用鞘,其中,在比所述应变消除部的最前端部更靠所述导管主体的基端侧、且比所述毂部的前端部更靠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侧的范围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