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用于纺织前处理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5838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线用于纺织前处理加工系统,包括机架、导线轮及上蜡机构,该上蜡机构包括基座、推送组件及成型组件;推送组件安包括导向部及推送部;成型组件位包括熔融部、成型部以及设置于导向部与熔融部之间用于对腊条挤压的压紧部,该压紧部与导向部之间形成经纤维丝通过的上蜡空间;经上蜡后产生的蜡块经熔融部液化后进入成型部内形成腊条;通过推送部与压紧部的结构设置,使上料过程中纤维丝与腊条的紧密大面积接触,剩余的蜡块经熔融部与成型部将其熔融后再形成腊条,结合推送部上料部的特殊机构设置,实现腊条的多次再利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存在蜡块利用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A yarn processing system for Textile Pretreat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xtile prod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yarn pretreatment processing system for textile, including a frame, a wire wheel and a wax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pushing component and a forming component; a push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guiding part and a pushing part; a forming component position includes a melting part, a forming part and a pairing between the guiding part and the melting part for use in Textile Pretreatment processing. The extrusion pressing part of the wax stick forms a wax-feeding space between the pressing part and the guiding part through the fibre filament; the wax block produced after waxing is liquefied by the melting part and enters the forming part to form the wax stick; through the structure setting of the pushing part and the pressing part, the fibre filament and the wax stick are closely contacted in a large area during the feeding process, and the remaining wax block is melted and reconstructed by the melting part and the forming part. The wax bar is reused many times by combining with the special mechanism of the feeding section of the pushing part, which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low wax block utilization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用于纺织前处理加工系统
本技术涉及纺织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纱线用于纺织前处理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在纺织编织领域,纱线是一种最为重要的原材料。对于一些较细的纱线而言,在纱线从纱筒到进入织机内进行编织的过程中,纱线会因为与其他部件的摩擦等原因而使得其产生断裂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断裂现象,目前在编织纱线之前,都会对其进行上蜡处理,以在纱线的表面形成一层蜡。实现纱线在传输过程中,降低摩擦力的作用,从而大大降低纱线的断线率。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383876.9所公开的一种高效的针纺织品上蜡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放线装置,放线装置的右侧设置有调节装置,底座的内部且位于调节装置的右侧通过两个固定轴承活动安装有传动杆和驱动杆,底座的内壁底部且位于驱动杆的右侧设置有内部电机,内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杆的底部焊接,转杆的顶部贯穿驱动齿轮和底座顶部与收卷装置的底部焊接。该高效的针纺织品上蜡装置,内部电机控制固蜡装置与收卷装置反方向转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蜡与丝线相对摩擦接触实现对丝线表面的上蜡处理;然而,众所周知,蜡块质地较软,丝线经蜡块摩擦上蜡的过程中,在蜡块的表面容易形成丝线的摩擦凹痕,从而导致丝线与蜡块的接触面减少,从而影响上蜡质量;另外由于丝线较细,蜡块与丝线的接触面有限,从而导致大量蜡块的剩余;而上述技术方案未公开剩余蜡块的具体处理方案,因此上述技术方案存在蜡块利用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纱线用于纺织前处理加工系统,通过推送部与压紧部的结构设置,使上料过程中棉线与腊条的紧密大面积接触,剩余的蜡块经熔融部与成型部将其熔融后再形成腊条,结合推送部上料部的特殊机构设置,实现腊条的多次再利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存在蜡块利用率低下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纱线用于纺织前处理加工系统,包括机架及导线轮,还包括用于棉线上蜡处理的上蜡机构,所述上蜡机构包括:基座;推送组件,所述推送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其包括导向部及推送部,处于所述导向部内的腊条经所述推送部推动与棉线接触;及成型组件,所述成型组件位于所述推送组件的一端其包括熔融部、与该熔融部连通设置的成型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向部与熔融部之间用于对腊条挤压的压紧部,该压紧部与导向部之间形成经棉线通过的上蜡空间;经上蜡后产生的蜡块经所述熔融部液化后进入成型部内形成腊条。其中,所述推送部、导向部、上蜡空间、熔融部呈线性依次排布,所述成型部位于所述熔融部的下方,所述压紧部为对称的双棍结构设置,其两者之间形成剩余蜡块的传输通道。作为改进,还包括上料组件,该上料组件包括与所述导向部固定连接且处于其下方的储料部、驱动该储料部与所述导向部位置切换的控制部以及与所述推送部相连接将经所述成型部成型后的腊条转移至所述储料部内的转移部。其中,所述控制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推送部上的传动件、与该传动件间断传动连接的棘轮以及经该棘轮驱动定向旋转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带动所述储料部与所述导向部进行切换。另外,所述储料部与所述导向部均为水平设置的空心槽结构设置,其上开设有用于所述转移部通过的让位槽。其次,所述转移部包括滑动密封配合设置于所述成型部内的密封盘及连接该密封盘与所述推送部的连杆,该连杆经所述推送部带动沿所述让位槽往复运动。作为改进,所述熔融部为与所述导向部同轴设置的管状结构,其末端设置有用于对蜡块进行液化处理的加热件;所述成型部包括与所述密封盘套合设置的成型管及用于该成型管端部间断密封的封口件,该封口件位于所述成型部与所述储料部之间。作为改进,所述推送部包括推送件、设置于该推送件上将处于导向部内的腊条定向推送与棉线接触的推盘以及设置于所述推送件与该推盘之间用于推盘限位的限位座,所述推盘与所述推送件弹性套合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在本技术中通过推送部定向推动腊条与棉线接触对其进行上蜡处理的同时,经推送部同步驱动与成型部配合设置的密封盘移动实现成型空间的持续增大,通过成型部将经熔融部液化后的蜡液冷却形成新的腊条,从而提高腊条的利用率;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存在蜡块利用率低下的技术问题。(2)在本技术中通过熔融部与成型部的特殊结构设置,将剩余的蜡块以加热方式液化后在成型部内冷却成型,形成新的腊条,结合转移部与推送部的传动连接设置,腊条对棉线进行上蜡的同时,成型部内成型空间的持续增大,从而确保腊条形成的规则性,实现腊条性质的一致性,从而提高本技术对棉线上蜡的稳定性。(3)在本技术中通过推送部与控制部的传动连接设置,使其在复位过程中,实现腊条转移后,对导向部与储料部的位置切换,实现本技术在上蜡过程中腊条的快速更换的同时,使腊条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腊条利用率高及上蜡质量可靠等优点;尤其涉及一种纱线用于纺织前处理加工系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蜡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蜡机构正视图;图4为上蜡机构正视剖视图;图5为图4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6为上蜡机构状态示意图之一;图7为导向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9为转移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4中C处放大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三中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实施例一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2、3、4和5所示,一种纱线用于纺织前处理加工系统,包括机架1及导线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棉线上蜡处理的上蜡机构3,所述上蜡机构3包括:基座31;推送组件32,所述推送组件32安装于所述基座31上,其包括导向部321及推送部322,处于所述导向部321内的腊条30经所述推送部322推动与棉线接触;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推送部322缓慢推送腊条30定向移动与棉线接触,通过推送部322对腊条30的推送位于弥补棉线与腊条摩擦产生的摩擦凹痕,使腊条30始终与棉线紧密接触,确保棉线表面的上蜡质量;及成型组件33,所述成型组件33位于所述推送组件32的一端其包括熔融部331、与该熔融部331连通设置的成型部332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向部321与熔融部331之间用于对腊条30挤压的压紧部333,该压紧部333与导向部321之间形成经棉线通过的上蜡空间334;经上蜡后产生的蜡块经所述熔融部331液化后进入成型部332内形成腊条30。其中,如图2、3和4所示,所述推送部322、导向部321、上蜡空间334、熔融部331呈线性依次排布,所述成型部332位于所述熔融部331的下方,所述压紧部333为对称的双棍结构设置,其两者之间形成剩余蜡块的传输通道335。需要说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线用于纺织前处理加工系统,包括机架(1)及导线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纤维丝上蜡处理的上蜡机构(3),所述上蜡机构(3)包括:基座(31);推送组件(32),所述推送组件(32)安装于所述基座(31)上,其包括导向部(321)及推送部(322),处于所述导向部(321)内的腊条(30)经所述推送部(322)推动与纤维丝接触;及成型组件(33),所述成型组件(33)位于所述推送组件(32)的一端其包括熔融部(331)、与该熔融部(331)连通设置的成型部(332)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向部(321)与熔融部(331)之间用于对腊条(30)挤压的压紧部(333),该压紧部(333)与导向部(321)之间形成经纤维丝通过的上蜡空间(334);经上蜡后产生的蜡块经所述熔融部(331)液化后进入成型部(332)内形成腊条(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用于纺织前处理加工系统,包括机架(1)及导线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纤维丝上蜡处理的上蜡机构(3),所述上蜡机构(3)包括:基座(31);推送组件(32),所述推送组件(32)安装于所述基座(31)上,其包括导向部(321)及推送部(322),处于所述导向部(321)内的腊条(30)经所述推送部(322)推动与纤维丝接触;及成型组件(33),所述成型组件(33)位于所述推送组件(32)的一端其包括熔融部(331)、与该熔融部(331)连通设置的成型部(332)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向部(321)与熔融部(331)之间用于对腊条(30)挤压的压紧部(333),该压紧部(333)与导向部(321)之间形成经纤维丝通过的上蜡空间(334);经上蜡后产生的蜡块经所述熔融部(331)液化后进入成型部(332)内形成腊条(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用于纺织前处理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部(322)、导向部(321)、上蜡空间(334)、熔融部(331)呈线性依次排布,所述成型部(332)位于所述熔融部(331)的下方,所述压紧部(333)为对称的双棍结构设置,其两者之间形成剩余蜡块的传输通道(3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用于纺织前处理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组件(34),该上料组件(34)包括与所述导向部(321)固定连接且处于其下方的储料部(341)、驱动该储料部(341)与所述导向部(321)位置切换的控制部(342)以及与所述推送部(322)相连接将经所述成型部(332)成型后的腊条(30)转移至所述储料部(341)内的转移部(3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纱线用于纺织前处理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342)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纪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