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用化纤丝表面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8810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提供了一种无纺布用化纤丝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纤维传导机构、上蜡机构及搓丝机构,上蜡机构包括切换组件、推送组件及成型组件,成型组件与切换组件之间形成经纤维丝通过的上蜡空间;搓丝机构包括回转组件、多个设置于该回转组件上且与纤维丝间断接触的搓丝组件以及设置于搓丝机构上驱动该搓丝组件运动使纤维丝旋转的传动组件,搓丝组件经回转组件带动与纤维丝同步移动;通过推送组件推送腊条与纤维丝接触进行纤维丝上蜡的同时通过搓丝机构以间断夹持方式驱动纤维丝正反转动,实现纤维丝的周面上蜡处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蜡质量低下的技术问题。

A Surface Processing Device for Chemical Fiber Used in Non-woven Fabr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用化纤丝表面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无纺布用化纤丝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纺织编织领域,纱线是一种最为重要的原材料。对于一些较细的纱线而言,在纱线从纱筒到进入织机内进行编织的过程中,纱线会因为与其他部件的摩擦等原因而使得其产生断裂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断裂现象,目前在编织纱线之前,都会对其进行上蜡处理,以在纱线的表面形成一层蜡。实现纱线在传输过程中,降低摩擦力的作用,从而大大降低纱线的断线率。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6410363所公开的一种大圆机的过蜡装置,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上设有张力装置和过蜡装置,所述的张力装置包括第一承载台,所述的第一承载台上设有螺柱,该螺柱上穿设有两个圆盘,所述的螺柱上设有相配合的螺杆,所述的螺杆穿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下端压在圆盘上,所述的过蜡装置包括第二承载台,所述的第二承载台上设有固定杆,该固定杆下端穿设有托盘,所述的托盘上方设有蜡块,该蜡块为空心状且穿设在固定杆上。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将蜡块压于纱线上,纱线在传输的同时与蜡块摩擦接触,实现纱线的上蜡处理;由于纱线与蜡块为线接触,蜡块经纱线长时间摩擦后容易形成凹痕,从而导致纱线与蜡块面减小而导致纱线上蜡效果降低;众所周知,纱线上蜡为减小纱线传输过程中的摩擦力,而上述技术方案中纱线与蜡块为单边接触,因此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上蜡质量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纺布用化纤丝表面处理装置,通过推送组件推送腊条与纤维丝接触进行纤维丝上蜡的同时通过搓丝机构以间断夹持方式驱动纤维丝正反转动,实现纤维丝的周面上蜡处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蜡质量低下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纺布用化纤丝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传导机构,纤维丝经所述纤维传导机构带动定向传输;上蜡机构,所述上蜡机构设置于所述纤维传导机构内,其包括切换组件、将处于所述切换组件内的腊条定向推动与纤维丝接触的推送组件及设置于所述切换组件的一端且远离所述推送组件的成型组件,该成型组件用于将残余的腊条熔融后制成新的腊条,所述成型组件与所述切换组件之间形成经所述纤维丝通过的上蜡空间;及搓丝机构,所述搓丝机构沿所述纤维丝的传输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上蜡机构的一侧,其包括回转组件、多个设置于该回转组件上且与纤维丝间断接触的搓丝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搓丝机构上驱动该搓丝组件运动使纤维丝旋转的传动组件,所述搓丝组件经所述回转组件带动与纤维丝同步移动。其中,所述回转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纤维传导机构一侧的支座及水平安装于该支座上且位于纤维丝上方的回转部,所述传动组件沿纤维丝的传输方向水平设置于所述支座上。作为改进,所述搓丝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回转部上,其包括固定设置的安装座、分别设置于该安装座上的夹持部和伸缩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支座上驱动所述夹持部对纤维丝进行夹持的限位部,所述伸缩部位于该夹持部的一侧,该伸缩部与所述夹持部之间形成纤维丝的穿行空间,所述伸缩部经所述传动组件驱动带动纤维丝转动。其中,所述夹持部包括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压板及设置于该压板与安装座之间驱动压板复位的弹簧A,所述压板与所述限位部间断接触设置。具体的,所述限位部为两端呈弧面过渡的凸起条形块结构设置,其沿纤维丝的传输方向延伸,所述压板经该限位部作用沿该压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伸缩部配合对纤维丝进行夹持。另外,所述伸缩部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挡板,设置于该挡板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用于驱动挡板复位的弹簧B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挡板的外侧且与所述传动组件间断接触的传动块,该传动块为倒三角形结构且其底角呈圆弧状。作为改进,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传动块的正下方,其包括用于所述传动块移动导向的导向件,该导向件的上表面呈波浪状的曲面结构,所述传动块沿该导向件的上表面移动。作为改进,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转动设置的转动块、分别开设于该转动块上下两端用于放置腊条的导向部和存储部,所述切换组件经所述推送组件驱动定向旋转。其中,所述转动块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平板结构设置,所述导向部和存储部均为水平设置的通孔结构设置。作为改进,所述推送组件包括与所述导向部配合设置进行腊条进给的推送部、设置于该推送部上且与所述成型组件配合设置用于将经成型组件成型后的腊条转移至所述存储部内的转移部以及与所述转动块传动连接的连接部。其中,所述推送部包括伸入所述导向部内的推盘及驱动该推盘往复运动的推送件;所述转移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成型组件内的密封盘及连接该密封盘与所述推盘的连杆,该连杆经分别开设于所述导向部与存储部上的让位槽移动。另外,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推送件上的齿条、与该齿条间断传动连接的棘轮以及经该棘轮驱动定向旋转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带动所述转动块定向旋转,实现所述导向部和存储部的位置切换。作为改进,所述成型组件包括与所述导向部配合设置用于纤维丝上蜡后残余蜡块液化处理的熔融部、位于该熔融部的下方且与其连通的成型部以及设置于该成型部与存储部之间用于所述成型部间断密封的密封部,所述成型部以冷却方式对其内的蜡液凝固处理,该成型部与所述存储部配合设置;所述转移部密封滑动设置于所述成型部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在本技术中通过纤维传导机构、上蜡机构及搓丝机构的特殊结构设置,腊条经推送组件推动与纤维丝接触的同时,配合搓丝机构对纤维丝的旋转搓动,使纤维丝与腊条以转动方式接触,以及搓丝组件对纤维丝的定位夹持,从而确保腊条作用于纤维丝上的作用力及纤维丝与腊条接触位置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本技术稳定性的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蜡质量低下的技术问题。(2)在本技术中通过搓丝机构设置于纤维传导机构内,通过搓丝组件以夹持方式对纤维丝进行上下搓动,使其与蜡块以转动方式接触,实现纤维丝的周面上蜡,另外由于纤维传导机构上的导线轮相距较远,处于两者之间的纤维丝容易产生摆动,结合搓丝组件的夹持方式,实现纤维丝的定位,从而确保纤维丝与蜡块的接触可靠性,进一步提高纤维丝的上蜡质量。(3)在本技术中通过推送组件定向推动腊条与纤维丝接触对其进行上蜡处理的同时,经推送部同步驱动与成型部配合设置的密封盘移动实现成型空间的持续增大,通过成型部将经熔融部液化后的蜡液冷却形成新的腊条,再经推送组件复位过程中,由密封盘将成型后的腊条转移至存储部内后,再经推送组件驱动换位组件旋转,实现腊条的自动更换,从而提高腊条利用率的同时,提高本技术的上蜡速度。线进行上蜡的同时,成型部内成型空间的持续增大,从而确保腊条形成的规则性,实现腊条性质的一致性,从而提高本技术对棉线上蜡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生产处理稳定、腊条利用率高及上蜡质量可靠等优点;尤其涉及一种无纺布用化纤丝表面处理装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蜡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搓丝机构正视图;图4为搓丝组件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搓丝组件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纺布用化纤丝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传导机构(1),纤维丝(10)经所述纤维传导机构(1)带动定向传输;上蜡机构(2),所述上蜡机构(2)设置于所述纤维传导机构(1)内,其包括切换组件(21)、将处于所述切换组件(21)内的腊条(20)定向推动与纤维丝接触的推送组件(22)及设置于所述切换组件(21)的一端且远离所述推送组件(22)的成型组件(23),该成型组件(23)用于将残余的腊条(20)熔融后制成新的腊条(20),所述成型组件(23)与所述切换组件(21)之间形成经所述纤维丝(10)通过的上蜡空间(24);及搓丝机构(3),所述搓丝机构(3)沿所述纤维丝(10)的传输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上蜡机构(2)的一侧,其包括回转组件(31)、多个设置于该回转组件(31)上且与纤维丝(10)间断接触的搓丝组件(32)以及设置于所述搓丝机构(3)上驱动该搓丝组件(32)运动使纤维丝(10)旋转的传动组件(33),所述搓丝组件(32)经所述回转组件(31)驱动与纤维丝(10)同步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用化纤丝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传导机构(1),纤维丝(10)经所述纤维传导机构(1)带动定向传输;上蜡机构(2),所述上蜡机构(2)设置于所述纤维传导机构(1)内,其包括切换组件(21)、将处于所述切换组件(21)内的腊条(20)定向推动与纤维丝接触的推送组件(22)及设置于所述切换组件(21)的一端且远离所述推送组件(22)的成型组件(23),该成型组件(23)用于将残余的腊条(20)熔融后制成新的腊条(20),所述成型组件(23)与所述切换组件(21)之间形成经所述纤维丝(10)通过的上蜡空间(24);及搓丝机构(3),所述搓丝机构(3)沿所述纤维丝(10)的传输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上蜡机构(2)的一侧,其包括回转组件(31)、多个设置于该回转组件(31)上且与纤维丝(10)间断接触的搓丝组件(32)以及设置于所述搓丝机构(3)上驱动该搓丝组件(32)运动使纤维丝(10)旋转的传动组件(33),所述搓丝组件(32)经所述回转组件(31)驱动与纤维丝(10)同步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用化纤丝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组件(31)包括位于所述纤维传导机构(1)一侧的支座(311)及水平安装于该支座(311)上且位于纤维丝(10)上方的回转部(312),所述传动组件(33)沿纤维丝(10)的传输方向水平设置于所述支座(3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用化纤丝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搓丝组件(32)间隔设置于所述回转部(312)上,其包括固定设置的安装座(321)、分别设置于该安装座(321)上的夹持部(322)和伸缩部(323)以及设置于所述支座(311)上驱动所述夹持部(322)对纤维丝(10)进行夹持的限位部(324),所述伸缩部(323)位于该夹持部(322)的一侧,该伸缩部(323)与所述夹持部(322)之间形成纤维丝(10)的穿行空间(325),所述伸缩部(323)经所述传动组件(33)驱动带动纤维丝(10)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用化纤丝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322)包括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321)上的压板(3221)及设置于该压板(3221)与安装座(321)之间驱动压板(3221)复位的弹簧A(3222),所述压板(3221)与所述限位部(324)间断接触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用化纤丝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纪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