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盖安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486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盖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待锁定件、随所述待锁定件的活动而实现向下移动的第一联动组件以及随所述第一联动组件的向下移动而实现向上移动的第二联动组件,所述第一联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联动组件之间连接有至少一联动杠杆,所述第二联动组件的下方设置有锁定时用于移位支撑所述第二联动组件的可移动的滑块,所述第二联动组件的下方在解锁时且所述滑块复位后形成有供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向下移动的移位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比已往的互锁开关更可靠、更安全,需同时操作两步才能解锁,可以防止机器在运转时盖子打开造成人体伤害或者机器异常起保护作用。

An Open Cover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open cover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comprising a first linkage component that moves downward with the activity of the lock component, and a second linkage component that moves upward with the downward movement of the first linkage component. The first linkage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at least one linkage lever between the first linkage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linkage component.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mponent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slider for shifting the support of the second linkage component when locked.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cond linkage component is unlocked and the slider is reset to form a shifting space for the downward movement of the second linkage component. The open cover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more reliable and safer than the interlocking switch in the past. It needs two steps to unlock at the same time, which can prevent the open cover of the machine from causing human injury or abnormal machine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盖安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锁具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开盖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盖体与壳体之间常采用螺纹连接或通过扣合部扣合等方式进行互锁,该互锁结构仅一步就互锁或开锁,安全性较低,机器在高速运转状态时易发生意外而盖体打开,导致用户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盖安全保护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互锁结构在机器运转时可轻易打开导致安全性低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盖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待锁定件、随所述待锁定件的活动而实现向下移动的第一联动组件以及随所述第一联动组件的向下移动而实现向上移动的第二联动组件,所述第一联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联动组件之间连接有至少一联动杠杆,所述第二联动组件的下方设置有锁定时用于移位支撑所述第二联动组件的可移动的滑块,所述第二联动组件的下方在解锁时且所述滑块复位后形成有供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向下移动的移位空间。在本技术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中,所述待锁定件上形成有用于活动过程中推动所述第一联动组件的推动凸部和用于锁住所述第二联动组件的锁定凹部;所述滑块上具有用于锁定时支撑所述第二联动组件的支撑位,所述移位空间形成在所述滑块上。在本技术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中,所述滑块配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滑块移动的驱动件。在本技术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中,所述驱动件是电磁阀;或者,所述驱动件是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与所述滑块相连接。在本技术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分别配置有用于引导移动方向的导向结构。在本技术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柱和沿着所述导向柱滑动的导向滑孔;或者,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抱轨和沿着所述抱轨滑动的滑槽。在本技术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内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向上复位的至少一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内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向下复位的第二弹性件。在本技术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的顶端与所述待锁定件的推动凸部相抵接,所述第一联动杆开设有沿所述第一联动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孔,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一弹性件,且该第一弹性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相连接,该第一弹性件的下端固定住;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包括第二联动杆,所述第二联动杆的底端在锁定时与所述滑块的支撑位相抵接,所述第二联动杆开设有沿所述第二联动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弹性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壁相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上端固定住。在本技术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联动杆与所述第二联动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联动杠杆,所述第二联动杆的顶端在锁定时伸入所述锁定凹部,在所述第一联动杆与所述第二联动杆上分别配置有至少一所述导向结构。在本技术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联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联动杆下方的第三联动杆,所述第三联动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联动杆的底端相抵接,所述第三联动杆开设有沿所述第三联动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安装孔,在所述第三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一弹性件,且该第一弹性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孔壁相连接,该第一弹性件的下端固定住;所述第二联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联动杆上方的第四联动杆,所述第四联动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联动杆的顶端相抵接,所述第四联动杆的顶端在锁定时伸入所述锁定凹部;所述第一联动杆与所述第四联动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联动杠杆;所述第三联动杆与所述第二联动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联动杠杆;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第四联动杆上分别配置有至少一所述导向结构。实施本技术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比已往的互锁开关更可靠、更安全,需同时操作两步才能解锁,可以防止机器在运转时盖子打开造成人体伤害或者机器异常起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锁定后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解锁后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的结构和作用原理作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盖安全保护装置,其包括待锁定件1、随待锁定件1的活动而实现向下移动的第一联动组件2以及随第一联动组件2的向下移动而实现向上移动的第二联动组件3,第一联动组件2与第二联动组件3之间连接有至少一联动杠杆4,第二联动组件3的下方设置有锁定时用于移位支撑第二联动组件3的可移动的滑块5,第二联动组件3的下方在解锁时且滑块5复位后形成有供第二联动组件3向下移动的移位空间(图中未标示)。其中,待锁定件1上形成有用于活动过程中推动第一联动组件2的推动凸部11和用于锁住第二联动组件3的锁定凹部12,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待锁定件1只要在被移动或旋转等的活动过程中,可以使第一联动件2向下移动以及也可以锁住第二联动组件3的顶端的结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锁定凹部12也可以换成通孔、不需要设置推动凸部11等等。较佳实施例中,滑块5上具有用于锁定时支撑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的支撑位,移位空间也形成在滑块5上。该移位空间可以是在滑块5的一端形成的缺口,也可以是在滑块5上开设有贯空孔、凹槽等。在其它实施例中,移位空间可以仅仅是滑块5移开后所留出的空位。该滑块5还配置有微动开关(图中未标示),微动开关与电路板电连接。当滑块5的支撑位移位至第二联动组件的正下方时,滑块5会触动微动开关,微动开关会反应至电路板上,进而使显示灯亮,提示待锁定件已被锁定完成。需要说明的是,待锁定件1可以是相对壳体锁住的盖体等结构件。在较佳实施例中,滑块5配置有用于带动滑块5移动的驱动件6,且驱动件6为电磁阀,由电磁阀驱动滑块5移动进而使支撑位位于第二联动组件3的下方的位置实现支撑第二联动组件3进而锁定以及使滑块5复位进而使移位空间位于第二联动组件3的下方达到解锁目的。在其它实施例中,驱动件6也可以是简单的推动杆,推动杆与滑块5相连接,带动滑块5移位和复位。在其它实施例中,滑块5也可以不用配置驱动件6,直接由人工推动滑块5移位和复位。锁定时,待锁定件1在活动过程中,推动凸部11抵接于第一联动组件2并推动第一联动组件2向下移动,这里的活动过程可以是待锁定件1被推动沿直线移动的活动过程,也可以是待锁定件1被旋拧发生旋转的活动过程等等。第一联动组件2通过联动杠杆4带动第二联动组3件向上移动,第二联动组件3的顶端伸入锁定凹部12,同时第二联动组件3的底端由滑块5的支撑位支撑,进而将待锁定件1锁定而无法再活动。解锁时,使滑块5复位,第二联动组件3向下移动进入移位空间,同时活动待锁定件1,实现解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盖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锁定件(1)、随所述待锁定件(1)的活动而实现向下移动的第一联动组件(2)以及随所述第一联动组件(2)的向下移动而实现向上移动的第二联动组件(3),所述第一联动组件(2)与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之间连接有至少一联动杠杆(4),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的下方设置有锁定时用于移位支撑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的可移动的滑块(5),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的下方在解锁时且所述滑块(5)复位后形成有供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向下移动的移位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盖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锁定件(1)、随所述待锁定件(1)的活动而实现向下移动的第一联动组件(2)以及随所述第一联动组件(2)的向下移动而实现向上移动的第二联动组件(3),所述第一联动组件(2)与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之间连接有至少一联动杠杆(4),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的下方设置有锁定时用于移位支撑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的可移动的滑块(5),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的下方在解锁时且所述滑块(5)复位后形成有供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向下移动的移位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锁定件(1)上形成有用于活动过程中推动所述第一联动组件(2)的推动凸部(11)和用于锁住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的锁定凹部(12);所述滑块(5)上具有用于锁定时支撑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的支撑位,所述移位空间形成在所述滑块(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配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滑块(5)移动的驱动件(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6)是电磁阀;或者,所述驱动件(6)是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与所述滑块(5)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组件(2)和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分别配置有用于引导移动方向的导向结构(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7)包括导向柱(71)和沿着所述导向柱(71)滑动的导向滑孔(72);或者,所述导向结构(7)包括抱轨和沿着所述抱轨滑动的滑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组件(2)内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联动组件(2)向上复位的至少一第一弹性件(10);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内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向下复位的第二弹性件(2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盖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组件(2)包括第一联动杆(21),所述第一联动杆(21)的顶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长海王盾
申请(专利权)人:主力智业深圳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