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污渍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40448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污渍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上述抗污渍纺织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纤维68-81份、环氧丙烷丁基醚15-20份、聚乙二醇8-10份、乙基纤维素4-7份、月桂醇3-5份、褐煤蜡酸乙二酯1-3份、丝蛋白1.5-2份、桐油酸酐0.2-1.8份和碱式碳酸铝钠0.2-0.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污渍纺织材料的制备方法。

A stain-resistant textile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ain-resistant textile material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 stain-resistant textile material is composed of 68-81 parts of fibers, 15-20 parts of propylene oxide butyl ether, 8-10 parts of polyethylene glycol, 4-7 parts of ethyl cellulose, 3-5 parts of lauryl alcohol, 1-3 parts of lignite waxylate, 1.5-2 parts of silk protein, 0.2-1.8 parts of Tung oleic anhydride and 0.2-0.8 parts of basic sodium aluminium carbonate. .8 copies.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stain-resistant textil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污渍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材料领域,特别涉及抗污渍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以直接取得纤维,根据其来源分成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三类。由于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舒适度、柔韧性和透气性,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天然纤维在平常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在沾有污渍,但是这些附着的污渍往往难以除去。其中,棉纺织品的防污加工一般是通过氟素树脂整理,使纺织品具有防油性能,从而防止油污沾污到织物表面或阻止油污渗透到织物内部,以保证在穿着过程中防止污垢沾污到织物表面。但由于普通氟素树脂具有拒油性同时也有拒水性,而含棉纺织品作为贴身穿着时则对亲水性有较高要求,因而氟素树脂加工并不适合此类用途。中国专利CN101258284A中经氟素树脂整理剂处理织物以赋予防油性,这类防污纺织品在外力作用下将油脂污垢等挤压到纤维之间时,污垢附近的氟素树脂层会阻碍洗涤液到达油污所处地区,从而更加难以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特别提供了抗污渍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抗污渍纺织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纤维68-81份,环氧丙烷丁基醚15-20份,聚乙二醇8-10份,乙基纤维素4-7份,月桂醇3-5份,褐煤蜡酸乙二酯1-3份,丝蛋白1.5-2份,桐油酸酐0.2-1.8份,碱式碳酸铝钠0.2-0.8份。所述纤维选自棉纤维、麻纤维、羊毛纤维和蚕丝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纤维为经过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处理的。所述组分还包括聚丙烯腈纤维10-15重量份。一种抗污渍纺织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纤维68-81重量份、环氧丙烷丁基醚15-20重量份、乙基纤维素4-7重量份、褐煤蜡酸乙二酯1-3重量份、丝蛋白1.5-2重量份、碱式碳酸铝钠0.2-0.8重量份和聚丙烯腈纤维10-15重量份,加入剪切机中混合;(2)加入聚乙二醇8-10重量份、月桂醇3-5重量份,在80-100℃下搅拌20-40分钟,加入桐油酸酐0.2-1.8重量份,混合均匀,在密闭条件、205-215℃下熔融,纺丝,通过牵拉处理,制得抗污渍纺织材料。所述纺丝速度为1600-1800m/min。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抗污渍纺织材料通过加入褐煤蜡酸乙二酯、丝蛋白、桐油酸酐和碱式碳酸铝钠,使制得的纺织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和柔韧性,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纺织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污效果,能有效防止污渍粘附。(2)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抗污渍纺织材料使用寿命长,具有良好的透气性。(3)本专利技术的抗污渍纺织材料,其制备方法简单,且在生产过程中的原料环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1)称取棉纤维68kg、环氧丙烷丁基醚15kg、乙基纤维素4kg、褐煤蜡酸乙二酯1kg、丝蛋白1.5kg、碱式碳酸铝钠0.2kg和聚丙烯腈纤维30kg,加入剪切机中混合;(2)加入聚乙二醇8kg、月桂醇3kg,在80℃下搅拌20分钟,加入桐油酸酐0.2kg,混合均匀,在密闭条件、205℃下熔融,以1600m/min的速度纺丝,通过牵拉处理,制得抗污渍纺织材料。制得抗污渍纺织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实施例2(1)称取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处理的棉纤维68kg、环氧丙烷丁基醚15kg、乙基纤维素4kg、褐煤蜡酸乙二酯1kg、丝蛋白1.5kg、碱式碳酸铝钠0.2kg和聚丙烯腈纤维10kg,加入剪切机中混合;(2)加入聚乙二醇8kg、月桂醇3kg,在80℃下搅拌20分钟,加入桐油酸酐0.2kg,混合均匀,在密闭条件、205℃下熔融,以1600m/min的速度纺丝,通过牵拉处理,制得抗污渍纺织材料。制得抗污渍纺织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实施例3(1)称取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处理的棉纤维81kg、环氧丙烷丁基醚20kg、乙基纤维素7kg、褐煤蜡酸乙二酯1kg、丝蛋白2kg、碱式碳酸铝钠0.8kg,加入剪切机中混合;(2)加入聚乙二醇10kg、月桂醇5kg,在100℃下搅拌40分钟,加入桐油酸酐1.8kg,混合均匀,在密闭条件、215℃下熔融,以1800m/min的速度纺丝,通过牵拉处理,制得抗污渍纺织材料。制得抗污渍纺织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实施例4(1)称取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处理的棉纤维81kg、环氧丙烷丁基醚20kg、乙基纤维素7kg、褐煤蜡酸乙二酯3kg、丝蛋白2kg、碱式碳酸铝钠0.8kg,加入剪切机中混合;(2)加入聚乙二醇10kg、月桂醇5kg,在100℃下搅拌40分钟,加入桐油酸酐1.8kg,混合均匀,在密闭条件、215℃下熔融,以1800m/min的速度纺丝,通过牵拉处理,制得抗污渍纺织材料。制得抗污渍纺织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实施例5(1)称取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处理的棉纤维81kg、环氧丙烷丁基醚20kg、乙基纤维素7kg、褐煤蜡酸乙二酯3kg、丝蛋白2kg、碱式碳酸铝钠0.2kg,加入剪切机中混合;(2)加入聚乙二醇10kg、月桂醇5kg,在100℃下搅拌40分钟,加入桐油酸酐1.8kg,混合均匀,在密闭条件、215℃下熔融,以1800m/min的速度纺丝,通过牵拉处理,制得抗污渍纺织材料。制得抗污渍纺织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对比例1(1)称取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处理的棉纤维81kg、环氧丙烷丁基醚20kg、乙基纤维素7kg、丝蛋白2kg、碱式碳酸铝钠0.2kg,加入剪切机中混合;(2)加入聚乙二醇10kg、月桂醇5kg,在100℃下搅拌40分钟,加入桐油酸酐1.8kg,混合均匀,在密闭条件、215℃下熔融,以1800m/min的速度纺丝,通过牵拉处理,制得抗污渍纺织材料。制得抗污渍纺织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对比例2(1)称取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处理的棉纤维81kg、环氧丙烷丁基醚20kg、乙基纤维素7kg、褐煤蜡酸乙二酯3kg、丝蛋白2kg,加入剪切机中混合;(2)加入聚乙二醇10kg、月桂醇5kg,在100℃下搅拌40分钟,加入桐油酸酐1.8kg,混合均匀,在密闭条件、215℃下熔融,以1800m/min的速度纺丝,通过牵拉处理,制得抗污渍纺织材料。制得抗污渍纺织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将实施例1-5和对比例1-2的纺织材料上涂有口红,加入皂类洗涤剂的水溶液中,通过搅拌测其污渍去除时间。表1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污渍纺织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纤维68‑81份,环氧丙烷丁基醚15‑20份,聚乙二醇8‑10份,乙基纤维素4‑7份,月桂醇3‑5份,褐煤蜡酸乙二酯1‑3份,丝蛋白1.5‑2份,桐油酸酐0.2‑1.8份,碱式碳酸铝钠0.2‑0.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污渍纺织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纤维68-81份,环氧丙烷丁基醚15-20份,聚乙二醇8-10份,乙基纤维素4-7份,月桂醇3-5份,褐煤蜡酸乙二酯1-3份,丝蛋白1.5-2份,桐油酸酐0.2-1.8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静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荣欣毛麻制品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