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秸秆饲料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3484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3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秸秆饲料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活化、扩繁EM菌;二、将秸秆揉丝或粉碎后与二级发酵液混合均匀,再进行发酵得到秸秆饲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发酵启动快,有效缩短饲料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使黄曲霉素的含量降低,更有利于牲畜生长,得到的秸秆饲料PH值在5.0到5.5.饲喂更安全,不需要添加碱性配料,使饲喂更方便,富含益生菌,动物胃肠更健康,吸收率更高。

A Production Method of Crop Straw Fee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crop straw fee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activ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EM bacteria; 2. mixing straw with secondary fermentation broth evenly after crushing or crushing, and then fermenting to obtain straw fe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re: fast start-up of fermentation, effective shortening of feed production cycle, improving productivity, reducing the content of aflatoxin, and more conducive to livestock growth. The PH value of the straw feed obtained is 5.0 to 5.5. Feeding is safer, without adding alkaline ingredients, so that feeding is more convenient, rich in probiotics, animal gastrointestinal health and higher absorption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作物秸秆饲料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饲料加工
,特别提供了一种农作物秸秆饲料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农作物秸秆微生物发酵贮存技术,是农作物秸秆提高其营养价值的秸秆处理方法,为合理开发饲料资源,充分解决饲草、饲料问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发酵秸秆饲料,主要应用乳酵菌发酵,乳酸菌发酵秸秆饲料发酵启动慢,生产周期相对较长,综合生产率率低,而且黄曲霉素的含量偏高,不利于牲畜的生长,成品PH值在3.2到3.8之间,动物胃液PH值是6.饲料过酸,与动物胃液差距大,长期饲喂会导致酸中毒,一般用小苏打来中和。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农作物秸秆饲料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作物秸秆饲料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作物秸秆饲料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活化、扩繁EM菌;1)用EM原菌种1-2份、红糖13-16份和140-160份水加入到发酵罐中,将发酵罐密闭,使发酵罐内部温度维持在15℃-40℃活化两天,打开容器口闻到有酸甜味即活化成功,可以作为菌种原液扩繁使用;2)制作原液:将活化好的液体菌种和一定量的水加入二级发酵罐,再加入15%的无菌糖水、1%玉米粉、0.1-0.2%葡萄糖氧化酶,菌种二级发酵罐密闭进行发酵,使二级发酵罐温度维持在15℃-40℃发酵5-7天得到二级发酵液;葡萄糖氧化酶能快速消耗二级发酵罐中的氧气,从而达到加快发酵速度的目的,并且使EM菌处于低氧状态,提高EM菌降解黄曲霉素的效率。二、将秸秆揉丝或粉碎后,每吨秸秆用2公斤二级发酵液喷洒均匀,然后压包装袋,维持20℃-40℃的温度,五天发酵成功,秸秆饲料PH值为5.0-5.5,金黄色,酸香或酱香味。作为改进:步骤一中,将1.5公斤水加入到发酵罐中并加热至100℃,然后加入红糖,使红糖溶化,然后继续加热5分钟,加入1.5公斤的水,而后继续加热5分钟,冷却到40℃以下时加入EM菌种。作为进一步改进:步骤一中,活化好的液体菌种和水按1:20的比例加入到二级发酵罐。作为进一步改进:步骤一中,二级发酵液的PH值在4.0-5.0之间。作为进一步改进:步骤二中,粉碎的秸秆要将含水量控制在58%-6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发酵启动快,有效缩短饲料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使黄曲霉素的含量降低,更有利于牲畜生长。2.得到的秸秆饲料PH值在5.0到5.5饲喂更安全,不需要添加碱性配料,使饲喂更方便。3.富含益生菌,使牲畜胃肠更健康,吸收率更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农作物秸秆饲料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活化、扩繁EM菌1)将1.5公斤水加入到发酵罐中并加热至100℃,然后加入红糖0.15公斤,使红糖溶化,然后继续加热5分钟,加入1.5公斤的水,而后继续加热5分钟,冷却到35℃时加入10克EM菌种,将发酵罐密闭,使发酵罐内部温度维持在30℃活化两天,打开容器口闻到有酸甜味即活化成功,可以作为菌种原液扩繁使用。2)制作原液:将液体菌种和水按1:20的比例加入到二级发酵罐,再加入15%的无菌糖水、1%玉米粉、0.1%葡萄糖氧化酶,菌种二级发酵罐密闭进行发酵,使二级发酵罐温度维持在30℃发酵5天得到二级发酵液,二级发酵液的PH值为4.5;葡萄糖氧化酶能快速消耗二级发酵罐中的氧气,从而达到加快发酵速度的目的,并且使EM菌处于低氧状态,提高EM菌降解黄曲霉素的效率。二、将秸秆揉丝或粉碎后,粉碎的秸秆要将含水量控制在60%,每吨秸秆用2公斤三级液喷洒均匀,然后压包装袋,维持25℃的温度,五天发酵成功,饲料PH值为5.3,金黄色,酸香或酱香味。实施例2一、活化、扩繁EM菌:1)将1.6公斤水加入到发酵罐中并加热至100℃,然后加入红糖0.13公斤,使红糖溶化,然后继续加热5分钟,冷却到30℃时加入15克EM菌种,将发酵罐密闭,使发酵罐内部温度维持在25℃活化两天,打开容器口闻到有酸甜味即活化成功,可以作为菌种原液扩繁使用。2)制作原液:将液体菌种和水按1:20的比例加入到二级发酵罐,再加入15%的无菌糖水、1%玉米粉、0.2%葡萄糖氧化酶,菌种二级发酵罐密闭进行发酵,使二级发酵罐温度维持在30℃发酵6天得到二级发酵液,二级发酵液的PH值为5。二、将秸秆揉丝或粉碎后,粉碎的秸秆要将含水量控制在62%,每吨秸秆用2公斤二级发酵液喷洒均匀,然后压包装袋,维持30℃的温度,五天发酵成功,饲料PH值为5.4,金黄色,酸香或酱香味。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作物秸秆饲料生产 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活化、扩繁EM菌:1)用EM原菌种1‑2份、红糖13‑16份和140‑160份水加入到发酵罐中,将发酵罐密闭,使发酵罐内部温度维持在15℃‑40℃活化两天,打开容器口闻到有酸甜味即活化成功,可以作为菌种原液扩繁使用;2)制作原液:将活化好的液体菌种和一定量的水加入二级发酵罐,再加入15%的无菌糖水、1%玉米粉、0.1‑0.2%葡萄糖氧化酶,菌种二级发酵罐密闭进行发酵,使二级发酵罐温度维持在15℃‑40℃发酵5‑7天得到二级发酵液;二、将秸秆揉丝或粉碎后,每吨秸秆用2公斤二级发酵液喷洒均匀,然后压包装袋,维持20℃‑40℃的温度,五天发酵成功,秸秆饲料PH值为5.0‑5.5,金黄色,酸香或酱香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作物秸秆饲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活化、扩繁EM菌:1)用EM原菌种1-2份、红糖13-16份和140-160份水加入到发酵罐中,将发酵罐密闭,使发酵罐内部温度维持在15℃-40℃活化两天,打开容器口闻到有酸甜味即活化成功,可以作为菌种原液扩繁使用;2)制作原液:将活化好的液体菌种和一定量的水加入二级发酵罐,再加入15%的无菌糖水、1%玉米粉、0.1-0.2%葡萄糖氧化酶,菌种二级发酵罐密闭进行发酵,使二级发酵罐温度维持在15℃-40℃发酵5-7天得到二级发酵液;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才荣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牛车水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