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11370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物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放线菌群、固氮菌群、光合菌群、硝酸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溶磷菌群以及生长菌群按照质量比13.8~14.3:8.3~8.8:15.8~16.3:7~7.5:17.7~18.2:15.8~16.3:7.5~8.0:12~13混合均匀形成微生物复合制剂;S2,将微生物复合制剂、培养基、糖、高蛋白以及水按照质量比3~4:5~6:10~11:21~25:110~120混合后装入搅拌罐装发酵3~10天,其中,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温度0~40摄氏度,得到动物营养液。

Animal nutrient solu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imal nutrient solution,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mixing actinomycetes, nitrogen fixing bacteria,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nitric acid bacteria, lactic acid bacteria, yeast bacteria, phosphorus solubilizing bacteria and growth bacteria in accordance with mass ratio of 13.8-14.3:8.3-8.8:15.8-16.3:7-7.7-18.2:15.8-16.3:7-8.5-8.0:12-13 to form microbial compound evenly. Compound preparation; S2, microbial compound preparation, culture medium, sugar, high protein and water were mixed according to the mass ratio of 3-4:5-6:10-11:21-25:110-120 and then fermented in a stirred tank for 3-10 days.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the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was controlled at 0-40 degrees Celsius to obtain animal nutrient so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物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物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畜牧养殖业参差不齐,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低,造成饲料资源潜在的浪费微生物在胃肠道壁的定殖效果不稳定、与抗生素一起使用产生拮抗、发酵菌种容易失活难以保持、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效果难以稳定、使用安全性问题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物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动物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放线菌群、固氮菌群、光合菌群、硝酸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溶磷菌群以及生长菌群按照质量比13.8~14.3:8.3~8.8:15.8~16.3:7~7.5:17.7~18.2:15.8~16.3:7.5~8.0:12~13混合均匀形成微生物复合制剂;S2,将微生物复合制剂、培养基、糖、高蛋白以及水按照质量比3~4:5~6:10~11:21~25:110~120混合后装入搅拌罐装发酵3~10天,其中,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温度0~40摄氏度,得到动物营养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动物营养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获得的动物营养液具有特殊的酸香味,对生猪、肉鸡、牛羊等畜禽动物具有较好的适口性,促生长能力强,饲料分子结构变小,易吸收。畜禽动物饲喂本产品后,其肠道功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提高了免疫效力,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具有较好的生态、社会效益。提高生猪、肉鸡等肉质品安全。另外,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灭杀动物体内的有害病菌,增强畜禽免疫系统抗病性,有效预防各类动物流行病害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生物复合制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植保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物营养液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固氮菌群最适合在PH为8.5左右的碱性条件,且温度为20~22℃的生长环境下繁殖,并产生有机氮、胺基酸等物质的生长物质。溶磷菌群最适合在PH为9.0左右的碱性条件,且温度为22~24℃的生长环境下繁殖,可溶解无效性磷使其转变成植物能利用的磷素,分泌出的多糖物质可增加土壤之优良物理特性。硝酸菌群其适合于PH6.5左右的微酸性环境下生长,且繁殖温度约在30℃,并可将有毒氨气为硝酸态氮供植物吸收。光合菌群其适合于PH6.0左右的微酸性环境下生长,且繁殖温度约在25℃,并可产生许多的活性有机物质,如维生素B族、叶酸、抗病毒物质和生长促进因子等抗病毒活性物质。乳酸菌群其适合于PH4.0左右的酸性,且生长温度约在35℃,其会分泌乳酸刹菌因子及抑菌分子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酵母菌群其适合于PH5.0左右的酸性,且生长温度约在37℃,其可分泌出促进细胞分裂的丰富的B族维生素、葡萄糖等物质。放线菌群其适合于PH7.0左右的中性环境,且生长温度约在30℃,其可分解腐烂有机物并转化为有利于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并分泌抗生素等活性抑菌物质。生长菌群其适合于中性环境,且生长温度约在26℃,其可分泌有利于动、植物生长的荷尔蒙。由于上述这8大菌群的生长环境各不相同,如果配比不当,各种菌群之间会产生相互抑制,使其难以发挥各种菌群的协同作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量的实验,复配出可用于土壤改质的微生物复合制剂,该微生物复合制剂具有制备方法简单等特点,且8大菌群之间可以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从而可以显著改善土质,从而可以用于农作物或植物肥料及生物农药。且通过微生物复合制剂制备得到的动物营养液,还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性、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具体如下。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微生物复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放线菌群、固氮菌群、光合菌群、硝酸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溶磷菌群以及生长菌群按照质量比13.8~14.3:8.3~8.8:15.8~16.3:7~7.5:17.7~18.2:15.8~16.3:7.5~8.0:12~13混合均匀形成微生物复合制剂。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1中,优选的,所述放线菌群、所述固氮菌群、所述光合菌群、所述硝酸菌群、所述乳酸菌群、所述酵母菌群、所述溶磷菌群以及所述生长菌群的质量比为:14:8.5:16:7.3:18:16:7.7:1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微生物复合制剂。实施例1-1:将放线菌群、固氮菌群、光合菌群、硝酸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溶磷菌群以及生长菌群按照质量比14:8.5:16:7.3:18:16:7.7:12.5混合均匀形成微生物复合制剂。以空心菜为试验蔬菜,进行土壤栽培,并施用该微生物复合制剂,平均培养温度为25±2℃,在空心菜苗出苗后30天时测定各处理组的植株生长情况,试验3组平行试验,取平均值。实施例1-2:将放线菌群、固氮菌群、光合菌群、硝酸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溶磷菌群以及生长菌群按照质量比13.8:8.3:15.8:7:17.7:15.8:7.5:12混合均匀形成微生物复合制剂。以空心菜为试验蔬菜,进行土壤栽培,并施用该微生物复合制剂,平均培养温度为25±2℃,在空心菜苗出苗后30天时测定各处理组的植株生长情况,试验3组平行试验,取平均值。实施例1-3:将放线菌群、固氮菌群、光合菌群、硝酸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溶磷菌群以及生长菌群按照质量比14.3:8.8:16.3:7.5:18.2:16.3:8.0:13混合均匀形成微生物复合制剂。以空心菜为试验蔬菜,进行土壤栽培,并施用该微生物复合制剂,平均培养温度为25±2℃,在空心菜苗出苗后30天时测定各处理组的植株生长情况,试验3组平行试验,取平均值。对比例1-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放线菌群的比例为13.5。对比例1-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放线菌群的比例为14.5。对比例1-3: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固氮菌群的比例为8.0。对比例1-4: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固氮菌群的比例为9.0。对比例1-5: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光合菌群的比例为15.5。对比例1-6:本对比例与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物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放线菌群、固氮菌群、光合菌群、硝酸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溶磷菌群以及生长菌群按照质量比13.8~14.3:8.3~8.8:15.8~16.3:7~7.5:17.7~18.2:15.8~16.3:7.5~8.0:12~13混合均匀形成微生物复合制剂;S2,将微生物复合制剂、培养基、糖、高蛋白以及水按照质量比3~4:5~6:10~11:21~25:110~120混合后装入搅拌罐装发酵3~10天,其中,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温度0~40摄氏度,得到动物营养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物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放线菌群、固氮菌群、光合菌群、硝酸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溶磷菌群以及生长菌群按照质量比13.8~14.3:8.3~8.8:15.8~16.3:7~7.5:17.7~18.2:15.8~16.3:7.5~8.0:12~13混合均匀形成微生物复合制剂;S2,将微生物复合制剂、培养基、糖、高蛋白以及水按照质量比3~4:5~6:10~11:21~25:110~120混合后装入搅拌罐装发酵3~10天,其中,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温度0~40摄氏度,得到动物营养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在步骤S1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建彬梁梓标林标声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正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