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隔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186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隔热装置,应用于墙体,其中,墙体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以及设置于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的容置空间,保温隔热装置包括:腔体结构,设置于容置空间内;至少一对第一进出气口结构,分别设置于内侧壁中,与腔体结构连通;至少一对第二进出气口结构,分别设置于外侧壁中,与腔体结构连通;开关结构,分别设置于每个第一进出气口结构以及第二进出气口结构内,用于关闭或者打开第一进出气口结构和第二进出气口结构。其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可起到良好的隔热、保温以及通风的效果,且无需占用额外的建筑面积。

An Insulation and Insul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at preservation and insulation device, which is applied to the wall body, in which the wall body includes the inner wall and the outer wall, as well as the space between the inner wall and the outer wall. The heat preservation and insulation device comprises a cavity structure,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space; at least one pair of first inlet and outlet structur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inner wall,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avity structure at least one pair of first inlet and outlet structures. The second inlet and outlet structure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outer wall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avity structure; the switch structure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each first inlet and outlet structure and the second inlet and outlet structure for closing or opening the first inlet and outlet structure and the second inlet and outlet structur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that it can achieve good thermal insulation, thermal insulation and ventilation effect, and does not need to occupy additional building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隔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保温隔热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墙体保温装置,通常是在墙体的外侧额外设置一保温结构,其中保温结构一般是通过聚合物砂浆、玻璃纤维网格布、阻燃型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EPS)或挤塑板(XPS)等材料复合而成。这种结构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腔体起到保温效果,但是该种保温结构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结构功能单一仅对墙体起到保温的效果,然后需要占用额外的面积放置该保温结构。因此如何解决保温结构功能单一,且需额外占用建筑面积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应用在墙体上的保温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不占用额外的建筑面积,且克服功能单一问题的隔热保温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保温隔热装置,应用于墙体,其中,所述墙体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以及设置于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之间的容置空间,所述保温隔热装置包括:腔体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至少一对第一进出气口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内侧壁中,与所述腔体结构连通;至少一对第二进出气口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外侧壁中,与所述腔体结构连通;开关结构,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第一进出气口结构以及所述第二进出气口结构内,用于关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进出气口结构和所述第二进出气口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进出气口结构包括:第一连通壳体,嵌设于所述内侧壁中;所述第一连通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和与所述第一通风口连通的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靠近所述腔体结构,与所述腔体结构连通;所述第二通风口远离所述腔体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下部。优选的,所述开关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处;所述开关结构包括;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壳体内;旋转轴,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盖板,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连通壳体的大小相匹配;驱动单元,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用以通过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以控制所述盖板关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通风口,或者调节所述第一通风口的开口大小。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下部于朝向所述开关结构的一面设置有一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用以限制所述盖板的活动行程。优选的,所述第二进出气口结构包括:第二连通壳体,嵌设于所述腔体结构的内侧壁中;所述第二连通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通风口和与所述第三通风口连通的第四通风口:所述第三通风口靠近所述腔体结构,与所述腔体结构连通;所述第四通风口相对所述第三通风口设置,且所述第四通风口的开口小于所述第三通风口的开口。优选的,所述开关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连通壳体内,且设置于所述第四通风口处;所述开关结构包括;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连通壳体内;旋转轴,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盖板,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连通壳体的大小相匹配;驱动单元,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用以通过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以控制所述盖板关闭或者打开所述第四通风口,或者调节所述第四通风口的开口大小。优选的,所述第四通风口的下部于朝向所述开关结构的一面设置有一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用以限制所述盖板的活动行程。优选的,所述腔体结构与所述外侧壁之间设置有一保温层。优选的,所述腔体结构的顶部以及底部与所述容置空间之间设置有一保温层。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发泡水泥或者聚苯乙烯泡沫。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保温隔热装置的腔体结构设置于墙体的内部,其克服了现有的保温结构需额外占用建筑面积的问题;当处于夏季时需要隔热时,使第二进出气口结构处于打开状态,在腔体结构内由于腔体结构内部上下存在的热差,使得腔体结构内部的空气形成循环流动进而起到隔热的作用;当需要通风时,可使第一、第二进出气口结构全部处于打开状态如此便可实现腔体结构与墙体内外实现连通,起到良好的通风效果;当需要起到保温效果时,可使第一、第二进出气口结构全部处于关闭状态,当墙体受到外部辐射时腔体结构内可充分的锁住热量;因此本保温隔热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保温结构功能单一且需要占用额外的建筑面积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保温隔热装置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保温隔热装置的实施例中,关于第一进出气口结构的实施例;图3为本技术一种保温隔热装置的实施例中,关于第二进出气口结构的实施例;图4为本技术一种通风装置的实施例中,关于开关结构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保温隔热装置的实施例中,关于具有保温层的保温隔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表示:1、墙体;2、腔体结构;3、第一进出气口结构;4、第二进出气口结构;5、开关结构;6、保温层;7、阻隔网;31、第一连通壳体;32、第一通风口;33、第二通风口;321、第一缺口;41、第二连通壳体;42、第三通风口;43、第四通风口;421、第二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如1所示,一种保温隔热装置的实施例,应用于墙体1,其中,墙体1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以及设置于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的容置空间,保温隔热装置包括:腔体结构2,设置于容置空间内;至少一对第一进出气口结构3,分别设置于内侧壁中,与腔体结构2连通;至少一对第二进出气口结构4,分别设置于外侧壁中,与腔体结构2连通;开关结构5,分别设置于每个第一进出气口结构3以及第二进出气口结构4内,用于关闭或者打开第一进出气口结构3和第二进出气口结构4,或者调节第一进出气口结构3和第二进出气口结构4的开口大小。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保温结构,存在的功能单一,且设置在墙体1的外侧存在的需要额外的占用建筑面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中,通过将腔体结构2设置于墙体1内,腔体结构2分别与设置于墙体1上的第一、第二进出气口结构连通;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进出气结构3可设置为一对,分别位于腔体结构2的上部以及下部,第二进出气结构4可设置为一对,分别位于腔体结构2的上部以及下部;当处于夏季时需要隔热时,通过分别操作开关结构3使一对第二进出气口结构4处于打开状态,在腔体结构2内由于腔体结构2内部上下存在热差(腔体结构的底部温度较低,腔体的顶部温度较高因此形成了热差),使得腔体结构2内部的空气形成循环流动进而起到隔热的作用;当需要通风时,可使一对第一、第二进出气口结构4全部处于打开状态如此便可实现腔体结构2与墙体1内外实现连通,起到良好的通风效果;当需要起到保温效果时,可使一对第一、第二进出气口结构4全部处于关闭状态,当墙体1受到外部热辐射时腔体结构2内可充分的锁住热量。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进出气口结构3包括:第一连通壳体31,嵌设于内侧壁中;第一连通壳体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口32和与第一通风口32连通的第二通风口33:第一通风口32靠近腔体结构2,与腔体结构2连通;第二通风口33远离腔体结构2,位于第一通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隔热装置,应用于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以及设置于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之间的容置空间,所述保温隔热装置包括:腔体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至少一对第一进出气口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内侧壁中,与所述腔体结构连通;至少一对第二进出气口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外侧壁中,与所述腔体结构连通;开关结构,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第一进出气口结构以及所述第二进出气口结构内,用于关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进出气口结构和所述第二进出气口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隔热装置,应用于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以及设置于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之间的容置空间,所述保温隔热装置包括:腔体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至少一对第一进出气口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内侧壁中,与所述腔体结构连通;至少一对第二进出气口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外侧壁中,与所述腔体结构连通;开关结构,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第一进出气口结构以及所述第二进出气口结构内,用于关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进出气口结构和所述第二进出气口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气口结构包括:第一连通壳体,嵌设于所述内侧壁中;所述第一连通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和与所述第一通风口连通的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靠近所述腔体结构,与所述腔体结构连通;所述第二通风口远离所述腔体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处;所述开关结构包括;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壳体内;旋转轴,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盖板,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连通壳体的大小相匹配;驱动单元,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用以通过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以控制所述盖板关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通风口,或者调节所述第一通风口的开口大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下部于朝向所述开关结构的一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