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1553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包括:主体、输入管道、界面液位计;主体为圆形筒状结构;输入管道设置在主体的一侧,且输入管道与主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排气管道设置在主体的上侧,且排气管道与主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界面液位计设置在主体的内部,且界面液位计与主体通过法兰相连接;导油管设置在第一隔板的上侧,且导油管与第一隔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降液管设置在第二隔板的上侧,且降液管与第二隔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通过对现有的油水分离器的改进,该装置具有油水分离效果好、油水输入冲击小、便于油水分离、结构简单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An Oil-Water Separator for Air Compress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il-water separator for an air compressor,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an input pipeline and an interface liquid level meter; the main body is a circular cylinder structure; the input pipelin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main body, and the input pipe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by welding; the exhaust pipelin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main body, and the exhaust pipe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by welding; and the interface liquid level design is set up. Inside the main body, and the interface level gau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through flange; the oil guide pipe is locat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first baffle, and the oil guid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affle by welding; the downcomer pipe is locat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second baffle, and the downcom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baffle by welding;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xisting oil-water separator, the device has oil-water separation effec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fruit, small impact of oil-water input, easy oil-water separation and simple structure, thereby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raised in the background technology i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油水分离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分离效果好的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空压机油水分离器主要处理空压机冷凝液含油废水,污水进入油水分离器进行两级分离,主要应用于各种空压机含油废水及其他行业含油废水,将油水进行分离,以及将在雾气中的气体与油水进行分离。但是,现有的空压机油水分离器有以下几点不足:1.分离效果差,通常在进行油水分离后,排出的油水还具有混杂现象;2.油水进入分离器时,冲击较大,易造成油气水雾化混杂,不利于油水分离。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带有界面液位计及弯弧状输入管道的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分离器分离效果差,通常在进行油水分离后,排出的油水还具有混杂现象;油水进入分离器时,冲击较大,易造成油气水雾化混杂,不利于油水分离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包括:主体、输入管道、排气管道、界面液位计、第一排空管道、第二排空管道、出油管道、排水管道、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导油管、降液管、溢流板、捕雾器、高阙值监测点、低阙值监测点、底座;所述主体为圆形筒状结构;所述输入管道设置在主体的一侧,且输入管道与主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排气管道设置在主体的上侧,且排气管道与主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界面液位计设置在主体的内部,且界面液位计与主体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第一排空管道设置在主体的一侧,且第一排空管道与主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排空管道设置在主体的一侧,且第二排空管道与主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出油管道设置在主体的一侧,且出油管道与主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排水管道设置在主体的一侧,且排水管道与主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腔室设置在主体的内部,且第一腔室与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腔室设置在主体的内部,且第二腔室与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三腔室设置在主体的内部,且第三腔室与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主体的内部,且第一隔板与主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主体的内部,且第二隔板与主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导油管设置在第一隔板的上侧,且导油管与第一隔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降液管设置在第二隔板的上侧,且降液管与第二隔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溢流板置在主体的内部,且溢流板与主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捕雾器设置在第一腔室的顶部;所述高阙值监测点设置在导油管的一侧;所述低阙值监测点设置在导油管的一侧;所述底座设置在主体的下部,且底座与主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输入管道、排气管道、界面液位计及第一排空管道均连接至第一腔室,且排气管道与界面液位计设置在第一腔室的顶部,输入管道与第一排空管道设置在第一腔室的侧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第二排空管道与出油管道均连接至第二腔室,且第二排空管道位于出油管道的下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导油管贯穿第一隔板,且导油管将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降液管贯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且降液管将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连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输入管道延伸至第一腔室的内部,且输入管道内端部为弯弧形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溢流板剖视结构为矩形状,且溢流板的俯视结构为圆弧形状。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通过设置界面液位计以及具有三处腔室的分离主体,且通过导油管及降液管分别将腔室进行连通,使该装置能够精确显示油水液面,实现精准分离,提高了油水的分离效果。2、本技术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通过设置具有弯折状输入口的输入管道,使该装置的油水输入时,可使输入的油水沿顺第一腔室的侧壁流下,减少冲击力以及油水的雾化,有利于油水进行分离。3、本技术通过设置两处隔板及一处导油管、一处降液管,使该装置内部结构简单,且油水分离精确。4、本技术通过对现有的油水分离器的改进,具有油水分离效果好、油水输入冲击小、便于油水分离、结构简单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腔室横剖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离液面控制流程原理示意图。图中:主体1、输入管道2、排气管道3、界面液位计4、第一排空管道5、第二排空管道6、出油管道7、排水管道8、第一腔室9、第二腔室10、第三腔室11、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3、导油管14、降液管15、溢流板16、捕雾器17、高阙值监测点18、低阙值监测点19、底座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包括:主体1、输入管道2、排气管道3、界面液位计4、第一排空管道5、第二排空管道6、出油管道7、排水管道8、第一腔室9、第二腔室10、第三腔室11、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3、导油管14、降液管15、溢流板16、捕雾器17、高阙值监测点18、低阙值监测点19、底座20;主体1为圆形筒状结构;输入管道2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且输入管道2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排气管道3设置在主体1的上侧,且排气管道3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界面液位计4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界面液位计4与主体1通过法兰相连接;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包括:主体(1)、输入管道(2)、排气管道(3)、界面液位计(4)、第一排空管道(5)、第二排空管道(6)、出油管道(7)、排水管道(8)、第一腔室(9)、第二腔室(10)、第三腔室(11)、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3)、导油管(14)、降液管(15)、溢流板(16)、捕雾器(17)、高阙值监测点(18)、低阙值监测点(19)、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为圆形筒状结构;所述输入管道(2)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且输入管道(2)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排气管道(3)设置在主体(1)的上侧,且排气管道(3)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界面液位计(4)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界面液位计(4)与主体(1)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第一排空管道(5)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且第一排空管道(5)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排空管道(6)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且第二排空管道(6)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出油管道(7)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且出油管道(7)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排水管道(8)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且排水管道(8)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腔室(9)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第一腔室(9)与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腔室(10)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第二腔室(10)与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三腔室(11)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第三腔室(11)与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隔板(12)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第一隔板(12)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隔板(13)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第二隔板(13)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导油管(14)设置在第一隔板(12)的上侧,且导油管(14)与第一隔板(1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降液管(15)设置在第二隔板(13)的上侧,且降液管(15)与第二隔板(1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溢流板(16)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溢流板(16)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捕雾器(17)设置在第一腔室(9)的顶部;所述高阙值监测点(18)设置在导油管(14)的一侧;所述低阙值监测点(19)设置在导油管(14)的一侧;所述底座(20)设置在主体(1)的下部,且底座(20)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包括:主体(1)、输入管道(2)、排气管道(3)、界面液位计(4)、第一排空管道(5)、第二排空管道(6)、出油管道(7)、排水管道(8)、第一腔室(9)、第二腔室(10)、第三腔室(11)、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3)、导油管(14)、降液管(15)、溢流板(16)、捕雾器(17)、高阙值监测点(18)、低阙值监测点(19)、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为圆形筒状结构;所述输入管道(2)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且输入管道(2)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排气管道(3)设置在主体(1)的上侧,且排气管道(3)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界面液位计(4)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界面液位计(4)与主体(1)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第一排空管道(5)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且第一排空管道(5)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排空管道(6)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且第二排空管道(6)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出油管道(7)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且出油管道(7)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排水管道(8)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且排水管道(8)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腔室(9)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第一腔室(9)与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腔室(10)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第二腔室(10)与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三腔室(11)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第三腔室(11)与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隔板(12)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第一隔板(12)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隔板(13)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第二隔板(13)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导油管(14)设置在第一隔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建凯周明强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畿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