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63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该握持舒适度高、冷却水便于排出的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包括:采样嘴、前弯管、皮托管;所述采样嘴位于前弯管的前端,且采样嘴与前弯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皮托管设置在前弯管的一侧;所述外护管设置在皮托管与前弯管的外部,且外护管与皮托管及前弯管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冷却套管设置在外护管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冷却水排放方便快捷,不易造成积存、手部与握柄贴合度高,摩擦力大,避免意外脱落、握持舒适度高,大大减轻使用者腕部的不适感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握持舒适度高、冷却水便于排出的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
技术介绍
沥青烟排放源很广,产生原因主要有炼焦、炼油等产生沥青的工业热加工过程;加热沥青以制取沥青产品的过程;加热沥青用以铺设道路、修补房屋或作防腐涂料的过程;加热或燃烧含有沥青的沥青制品、石油、烟煤、木材、油页岩的过程等,沥青烟和粉尘可经呼吸道和皮肤污染而引起中毒,发生皮炎、视力模糊、眼结膜炎、胸闷、心悸、头痛等症状。经科学试验证明,沥青和沥青烟中所含的3,4-苯并芘是引起皮肤癌、肺癌、胃癌和食道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通过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器对排放处沥青烟的浓度进行采集检测。现有的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排放内部冷却水时需要将密封盖打开,将设备翻转进行倾倒,这样的排放方式较为不便,并且内部容易积存冷却水;2、手柄较小,握持舒适度较差,容易导致使用者腕部不适,并且未设置防滑护套,手部出汗后容易滑落。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握持舒适度高、冷却水便于排出的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排放内部冷却水时需要将密封盖打开,将设备翻转进行倾倒,这样的排放方式较为不便,并且内部容易积存冷却水;手柄较小,握持舒适度较差,容易导致使用者腕部不适,并且未设置防滑护套,手部出汗后容易滑落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该握持舒适度高、冷却水便于排出的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包括:采样嘴、前弯管、皮托管、外护管、冷却套管、进水端密封盖、出水端密封盖、握把、机体、握柄、出气口、压盖、滤筒、滤筒夹、保温夹套、保护网;所述采样嘴位于前弯管的前端,且采样嘴与前弯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皮托管设置在前弯管的一侧;所述外护管设置在皮托管与前弯管的外部,且外护管与皮托管及前弯管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冷却套管设置在外护管的外部,且冷却套管与外护管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水端密封盖设置在冷却套管的顶端,且进水端密封盖与冷却套管通过螺纹拧接相连接;所述出水端密封盖设置在冷却套管底部的一侧,且出水端密封盖与冷却套管通过螺纹拧接相连接;所述握把设置在冷却套管底部的另一侧,且握把与冷却套管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压盖设置在机体的一端,且压盖与机体通过螺纹拧接相连接;所述前弯管及皮托管的另一端与压盖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滤筒设置在机体的内部,且滤筒与机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滤筒夹设置在滤筒的外部,且滤筒夹与机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保温夹套设置在机体的内壁上,且保温夹套与机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保护网设置在滤筒的一侧,且保护网与机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出气口贯通设置在机体的另一端;所述握柄设置在机体的底部,且握柄与机体通过螺纹拧接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所述冷却套管的底部设置有剖切面呈梯形状的导流槽,且出水端密封盖位于导流槽的底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所述握把的整体外观呈圆柱状,且握把的外壁上包覆有带有防滑纹的橡胶把套。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所述握柄的一侧设置有四处弧形凹槽,且握柄的外壁上包覆有带有防滑纹的橡胶把套。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所述握柄的一侧设置有U形状护手,且护手与握柄为一体式结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冷却套管的底部设置有剖切面呈梯形状的导流槽,且出水端密封盖位于导流槽的底部的设置,对内部的冷却水具有导流的作用,便于冷却水的排放,且出水端密封盖位于导流槽的底部使冷却水的排放更为方便。2、本技术握把的整体外观呈圆柱状,且握把的外壁上包覆有带有防滑纹的橡胶把套的设置,双手操作,能够大大减轻使用者腕部的不适感,使设备的操作更为稳定。3、本技术握柄的一侧设置有四处弧形凹槽,且握柄的外壁上包覆有带有防滑纹的橡胶把套的设置,增大握柄与手部的摩擦力,避免意外脱落,弧形凹槽使手部与握柄更为贴合,提高握持舒适度。4、本技术通过对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冷却水排放方便快捷,不易造成积存、手部与握柄贴合度高,摩擦力大,避免意外脱落、握持舒适度高,大大减轻使用者腕部的不适感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机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冷却套管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采样嘴1、前弯管2、皮托管3、外护管4、冷却套管5、进水端密封盖6、出水端密封盖7、握把8、机体9、握柄10、出气口11、压盖12、滤筒13、滤筒夹14、保温夹套15、保护网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该握持舒适度高、冷却水便于排出的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包括:采样嘴1、前弯管2、皮托管3、外护管4、冷却套管5、进水端密封盖6、出水端密封盖7、握把8、机体9、握柄10、出气口11、压盖12、滤筒13、滤筒夹14、保温夹套15、保护网16;采样嘴1位于前弯管2的前端,且采样嘴1与前弯管2为一体式结构;皮托管3设置在前弯管2的一侧;外护管4设置在皮托管3与前弯管2的外部,且外护管4与皮托管3及前弯管2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冷却套管5设置在外护管4的外部,且冷却套管5与外护管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其特征在于:该握持舒适度高、冷却水便于排出的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包括:采样嘴(1)、前弯管(2)、皮托管(3)、外护管(4)、冷却套管(5)、进水端密封盖(6)、出水端密封盖(7)、握把(8)、机体(9)、握柄(10)、出气口(11)、压盖(12)、滤筒(13)、滤筒夹(14)、保温夹套(15)、保护网(16);所述采样嘴(1)位于前弯管(2)的前端,且采样嘴(1)与前弯管(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皮托管(3)设置在前弯管(2)的一侧;所述外护管(4)设置在皮托管(3)与前弯管(2)的外部,且外护管(4)与皮托管(3)及前弯管(2)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冷却套管(5)设置在外护管(4)的外部,且冷却套管(5)与外护管(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水端密封盖(6)设置在冷却套管(5)的顶端,且进水端密封盖(6)与冷却套管(5)通过螺纹拧接相连接;所述出水端密封盖(7)设置在冷却套管(5)底部的一侧,且出水端密封盖(7)与冷却套管(5)通过螺纹拧接相连接;所述握把(8)设置在冷却套管(5)底部的另一侧,且握把(8)与冷却套管(5)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压盖(12)设置在机体(9)的一端,且压盖(12)与机体(9)通过螺纹拧接相连接;所述前弯管(2)及皮托管(3)的另一端与压盖(12)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滤筒(13)设置在机体(9)的内部,且滤筒(13)与机体(9)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滤筒夹(14)设置在滤筒(13)的外部,且滤筒夹(14)与机体(9)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保温夹套(15)设置在机体(9)的内壁上,且保温夹套(15)与机体(9)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保护网(16)设置在滤筒(13)的一侧,且保护网(16)与机体(9)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出气口(11)贯通设置在机体(9)的另一端;所述握柄(10)设置在机体(9)的底部,且握柄(10)与机体(9)通过螺纹拧接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其特征在于:该握持舒适度高、冷却水便于排出的烟道沥青烟排放浓度采集管;包括:采样嘴(1)、前弯管(2)、皮托管(3)、外护管(4)、冷却套管(5)、进水端密封盖(6)、出水端密封盖(7)、握把(8)、机体(9)、握柄(10)、出气口(11)、压盖(12)、滤筒(13)、滤筒夹(14)、保温夹套(15)、保护网(16);所述采样嘴(1)位于前弯管(2)的前端,且采样嘴(1)与前弯管(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皮托管(3)设置在前弯管(2)的一侧;所述外护管(4)设置在皮托管(3)与前弯管(2)的外部,且外护管(4)与皮托管(3)及前弯管(2)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冷却套管(5)设置在外护管(4)的外部,且冷却套管(5)与外护管(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水端密封盖(6)设置在冷却套管(5)的顶端,且进水端密封盖(6)与冷却套管(5)通过螺纹拧接相连接;所述出水端密封盖(7)设置在冷却套管(5)底部的一侧,且出水端密封盖(7)与冷却套管(5)通过螺纹拧接相连接;所述握把(8)设置在冷却套管(5)底部的另一侧,且握把(8)与冷却套管(5)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压盖(12)设置在机体(9)的一端,且压盖(12)与机体(9)通过螺纹拧接相连接;所述前弯管(2)及皮托管(3)的另一端与压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成李明丽周明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畿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