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轮椅车的随动支架和随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055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轮椅车的随动支架和随动机构,该随动支架设计为型材,包括沿型材长度方向设置的上端板、容纳腔、摆动轴孔和连接轴孔;容纳腔设于上端板下方;连接轴孔设于容纳腔一侧;摆动轴孔设于容纳腔下端处;且容纳腔内沿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一个垂直加强筋板;随动支架的上端板中心处设有支承孔;垂直加强筋板上端、支承孔对应位置处设有槽口,与支承孔相通,且槽口底面形成定位面;上端板的一侧设有连接槽口,该连接槽口与连接轴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随动支架体积小、方便安放同时摆动构件和旋转构件,拆装方便。

Servo Bracket and Servo Mechanism for Wheelchair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rvo bracket and a servo mechanism for wheelchair vehicles. The servo bracket is designed for profiles, including upper end plates, accommodation chambers, swinging shaft holes and connecting shaft holes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profiles; accommodation chambers arranged under the upper end plates; connection shaft hole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accommodation chambers; swinging shaft hole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accommodation chambers; and accommodation chambers arranged at least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There is a vertical stiffening plate; the center of the upper end plate of the servo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supporting holes; the upper end of the vertical stiffening plate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supporting holes are provided with grooves,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holes, and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s forms a positioning surface; the one side of the upper en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groov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shaft holes. The servo bracket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convenient placement, simultaneous swing component and rotating component, and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轮椅车的随动支架和随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轮椅车,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轮椅车的随动装置。
技术介绍
轮椅车作为肢体伤残者和老年人的代步工具,带来了一定的方便。普通轮椅车一般由上部座椅和下部具有行走功能的底盘两部分组成。为了增加轮椅车的舒适度,对现有轮椅车进行改进,增加其自平衡功能、类似逍遥椅的摇摆功能或者座椅旋转功能等,但这类功能的实现,需要轮椅车上部座椅能够进行自由摆动和自由旋转,现有技术对旋转功能和摆动功能需要独立的构件实现,如需要功能组合的话,结构复杂,且加工、安装不方便,占有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方便同时安放摆动构件和旋转构件的随动支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轮椅车的随动支架,该随动支架设计为型材,包括沿型材长度方向设置的上端板、容纳腔、摆动轴孔和连接轴孔;容纳腔设于上端板下方;连接轴孔设于容纳腔一侧;摆动轴孔设于容纳腔下端处;且容纳腔内沿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一个垂直加强筋板;随动支架的上端板中心处设有支承孔;垂直加强筋板上端、支承孔对应位置处设有槽口,与支承孔相通,且槽口底面形成定位面;上端板的一侧设有连接槽口,该连接槽口与连接轴孔连通。通过连接轴孔进行摆动丝杆的连接,通过摆动轴孔确定随动型材的摆动中心,从而利用随动型材实现上部座椅的自动摆动。同时通过支承孔套接座椅下方转轴上设置的转动体,实现转动功能,并通过垂直加强筋板增加随动支架整体强度同时实现转动体的定位、支撑作用。更进一步的,容纳腔内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设有垂直加强筋板,将容纳腔分隔为中容纳腔和两侧的侧容纳腔;支承孔设于两侧垂直加强筋板中间位置处,且支承孔的直径大于两道垂直加强筋板之间的间距,并向下延伸至垂直加强筋板的槽口处。进一步的,中容纳腔底部设有转轴孔。进一步的,容纳腔两侧沿长度方向对此设有上述连接轴孔。型材采用对称结构,方便加工。进一步的,容纳腔两侧沿长度方向设有成型孔并对应于连接轴孔高度的位置上。成型孔作为结构孔,既可使连接轴孔和容纳腔的壁厚基本均等、节省材料,又可增强型材的刚性。进一步的,摆动轴孔设于容纳腔下端中心位置处。进一步的,上端板上设有定位销座安装孔。通过定位销座安装孔方便进行定位销的安装。进一步的,上端板上设有两个接近开关安装孔,对称设置在支承孔两侧。通过接近开关安装孔方便安装接近开关。进一步的,容纳腔一侧下端孔壁处设有自平衡传感器安装孔。方便进行自平衡传感器的安装。进一步的,容纳腔两侧对称设有固定销孔,并穿过对应的垂直加强筋板与中容纳腔相连通。通过在固定销孔处设置固定销,实现插入容纳腔内转轴的轴向限位。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随动支架制备的随动机构,该随动机构设于轮椅车的上部座椅和下部底盘之间;还包括支撑套、摆动、连接轴、电动推杆;支撑套设于随动支架的支承孔内,座椅下方转轴上对应设置的转动体插接在支撑套内;摆动轴设于摆动轴孔内,且随动机构通过摆动轴与下部底盘铰接;连接轴设于连接轴孔内;电动推杆下端与下部底盘铰接,上端设有连接孔,通过连接孔套于连接轴上,且位于随动支架的连接槽口内。进一步的,随动支架底部设有转轴孔,位于支承孔的下方,且与支承孔贯通;随动支架的底部固定设有多芯插座或多芯插头,且位于转轴孔的下方,与伸出转轴孔的座椅下方转轴上对应设置的多芯插头或多芯插座插接进行电连接。通过多芯插头和多芯插座进行电连接,方便在进行座椅和随动机构机械拆分的同时进行快速的电连接拆分,同时避免因座椅旋转电信号线易发生绞绕的现象,使轮椅车实现可拆分的模块化设计,从而方便携带、运输和维修。进一步的,多芯插头至少由插头本体和沿插头本体轴向排列且相互绝缘的多个第一电连接端子组成;多芯插座至少由插座本体和沿插座本体轴向排列且相互绝缘的多个第二电连接端子组成,多芯插头和多芯插座相互插接时,同一轴向位置上的第一电连接端子和第二电连接端子一一对应地电连接。进一步的,随动机构还包括弹性定位销、定位销座;定位销座固定在随动支架的上端板上;弹性定位销可弹性上下移动的设于定位销座上。通过定位销实现上部座椅的静态固定。进一步的,弹性定位销由定位销、弹簧挡圈和弹簧组成,弹簧挡圈卡接在定位销上,弹簧设置在定位销座内并套接定位销,且自由端抵触于弹簧挡圈。进一步的,随动机构还包括陀螺仪;陀螺仪安装在随动支架的上端板上。通过陀螺仪检测座椅的水平状态,实现自平衡功能。进一步的,随动机构还包括接近开关,对称设于上端板上支承孔两侧。通过接近开关进行座椅前位和旋转后的后位状态判断,从而有效进行座椅行走控制。进一步的,随动机构还包括自平衡传感器,设于容纳腔一侧外孔壁处。通过安装自平衡传感器,进行座椅摆动极限位置限定。为了对伸入容纳腔内的转轴实现轴向限位,随动支架的容纳腔两侧对称设有固定销孔;随动机构还包括对称设置在下容纳腔两侧固定销孔处的两个固定销,并伸入容纳腔内,与座椅下方转轴上对应设置的卡槽插接。进一步的,固定销为插拔销,优选弹性插拔销。或通过下垫套对转轴实现轴向限位,该下垫套包括挡圈、套筒和挡板;套筒上方外周侧设有挡圈,下方内侧设有挡板形成锁槽;下垫套设于支撑套下方,并通过挡圈卡在垂直加强筋板槽口的定位面和支撑套之间;座椅下方转轴上对应设置锁板,通过锁板由下垫套的锁槽插入,至少部分锁板转动到挡板下方时,转轴被轴向锁定。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将随动支架设计为随动型材,减少了机加工量和装配工作量,减少材料消耗,从而可降低成本;同时可根据不同型号轮椅车的长度要求截取型材,适应不同型号轮椅车批量生产的需求。2、本技术随动型材的设定,方便对座椅摆动机构进行安装、同时实现座椅的摆动、转动功能,且体积小,不会过多占用轮椅车的空间。3、本技术随动机构能够有效实现座椅的摆动、转动功能,且能实现快速拆分功能,同时且所增加的功能部件均能安装在随动支架上,在增加轮椅车功能的同时,有效利用了随动支架的空间,不会额外增加轮椅车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随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随动支架的截面图;图3为图1中垂直加强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随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随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随动支架的截面图;图7为图5中垂直加强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中随动支架的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随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轴向剖视图;图11为图10中下垫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9中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0中多芯插头与多芯插座相互插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端板,2-容纳腔,3-摆动轴孔,4-连接轴孔,5-成型孔,6-电动推杆,7-固定销,8-转轴,9-底盘,103-支撑套,104-接近开关,105-陀螺仪,106-限位销,107-定位销座,1071-定位销,1072-弹簧挡圈,1073-压缩弹簧,108-下垫套,1081-挡圈,1082-套筒,1083-挡板,12-连接槽口,13-支承孔,21-垂直加强筋板,2101-槽口,2102-转轴孔,23-多芯插座,231-第二电连接线,232-第二电连接端子,233-弹簧,234-调节螺母,235-引线孔槽,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轮椅车的随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支架设计为型材,包括沿型材长度方向设置的上端板、容纳腔、摆动轴孔和连接轴孔;所述容纳腔设于所述上端板下方;所述连接轴孔设于所述容纳腔一侧;所述摆动轴孔设于所述容纳腔下端处;所述容纳腔内沿型材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一个垂直加强筋;所述随动支架的上端板中心处设有支承孔;所述垂直加强筋板上端、支承孔对应位置处设有槽口,与支承孔相通,且槽口底面形成定位面;所述上端板的一侧设有连接槽口,该连接槽口与所述连接轴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轮椅车的随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支架设计为型材,包括沿型材长度方向设置的上端板、容纳腔、摆动轴孔和连接轴孔;所述容纳腔设于所述上端板下方;所述连接轴孔设于所述容纳腔一侧;所述摆动轴孔设于所述容纳腔下端处;所述容纳腔内沿型材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一个垂直加强筋;所述随动支架的上端板中心处设有支承孔;所述垂直加强筋板上端、支承孔对应位置处设有槽口,与支承孔相通,且槽口底面形成定位面;所述上端板的一侧设有连接槽口,该连接槽口与所述连接轴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两侧沿型材长度方向对称设有所述垂直加强筋板,将容纳腔分隔为中容纳腔和两侧的侧容纳腔;所述支承孔设于两侧垂直加强筋板中间位置处,且支承孔的直径大于两道垂直加强筋板之间的间距,并向下延伸至垂直加强筋板的槽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容纳腔底部设有转轴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两侧沿长度方向设有成型孔并对应于所述连接轴孔高度的位置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轴孔设于所述容纳腔下端中心位置处。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随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上设有定位销座安装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上设有两个接近开关安装孔,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承孔两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随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一侧下端孔壁处设有自平衡传感器安装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随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两侧对称设有固定销孔,固定销孔穿过对应的垂直加强筋板与所述中容纳腔相连通。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随动支架制备的随动机构,该随动机构设于轮椅车的上部座椅和下部底盘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机构还包括支撑套、摆动轴、连接轴、电动推杆;所述支撑套设于所述随动支架的支承孔内,座椅下方转轴上对应设置的转动体插接在所述支撑套内;所述摆动轴设于所述摆动轴孔内,且随动机构通过摆动轴与下部底盘铰接;所述连接轴设于所述连接轴孔内;所述电动推杆下端与下部底盘铰接,上端设有连接孔,通过连接孔套于连接轴上,且位于随动支架的连接槽口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柯旭尹琨陈澔董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尼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