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排座椅扶手框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804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框支撑结构,包括设有扶手框的椅背骨架,其要点在于:所述椅背骨架在对应扶手框上下两端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均从椅背骨架的后表面向前表面凹陷,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钢丝和第二支撑钢丝,所述扶手框在位于椅背骨架后表面的一侧上设有第三支撑钢丝;椅背骨架在对应扶手框两侧位置设有支撑横梁,第一支撑钢丝、第二支撑钢丝和第三支撑钢丝均焊接在该支撑横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保证扶手框内部尺寸的稳定性,确保扶手与扶手框之间的装配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排座椅扶手框支撑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框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后排座椅通常可以乘坐两至三人,有的汽车后排座椅设有中央扶手,扶手的安装座竖直设置在椅背中间,后排座椅用作两人乘坐时,可将扶手下放作为手部支撑,当后排座椅乘坐有三人时,需要将扶手收回在椅背上,此时中间乘客的部分后背会支撑在整个扶手上,但是传统的中央扶手受安装结构的限制,通常缺乏可靠的支撑,在受乘客背部压力时扶手框上下两端的泡沫容易发生形变,即扶手框的内部尺寸因此发生改变,从而无法保证扶手与扶手框之间的装配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框支撑结构,能够保证扶手框内部尺寸的稳定性,确保扶手与扶手框之间的装配间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框支撑结构,包括设有扶手框的椅背骨架,其要点在于:所述椅背骨架在对应扶手框上下两端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均从椅背骨架的后表面向前表面凹陷,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钢丝和第二支撑钢丝,所述扶手框在位于椅背骨架后表面的一侧上设有第三支撑钢丝;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框支撑结构,包括设有扶手框(2)的椅背骨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骨架(1)在对应扶手框(2)上下两端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5)和第二安装槽(6),第一安装槽(5)和第二安装槽(6)均从椅背骨架(1)的后表面向前表面凹陷,第一安装槽(5)和第二安装槽(6)内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钢丝(8)和第二支撑钢丝(9),所述扶手框(2)在位于椅背骨架(1)后表面的一侧上设有第三支撑钢丝(7);所述椅背骨架(1)在对应扶手框(2)两侧位置设有支撑横梁(10),第一支撑钢丝(8)、第二支撑钢丝(9)和第三支撑钢丝(7)均焊接在该支撑横梁(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框支撑结构,包括设有扶手框(2)的椅背骨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骨架(1)在对应扶手框(2)上下两端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5)和第二安装槽(6),第一安装槽(5)和第二安装槽(6)均从椅背骨架(1)的后表面向前表面凹陷,第一安装槽(5)和第二安装槽(6)内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钢丝(8)和第二支撑钢丝(9),所述扶手框(2)在位于椅背骨架(1)后表面的一侧上设有第三支撑钢丝(7);所述椅背骨架(1)在对应扶手框(2)两侧位置设有支撑横梁(10),第一支撑钢丝(8)、第二支撑钢丝(9)和第三支撑钢丝(7)均焊接在该支撑横梁(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扶手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钢丝(7)包括呈矩形状的钢丝外框(7a)以及设置在钢丝外框(7a)内的加强钢丝(7b),加强钢丝(7b)阵列分布于钢丝外框(7a)的长度方向,并与钢丝外框(7a)的宽度方向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扶手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外框(7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莲王正江邓新元李彬佘骋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